南浦

作者:孔夷 朝代:宋代

南浦原文

風悲畫角,聽單于、三弄落譙門。
投宿駸駸征騎,飛雪滿孤村。
酒市漸閒燈火,正敲窗、亂葉舞紛紛。
送數聲驚雁,下離煙水,嘹唳度寒雲。
好在半朧溪月,到如今、無處不銷魂。
故國梅花歸夢,愁損綠羅裙。
為問暗香閒艷,也相思、萬點付啼痕。
算翠屏應是,兩眉餘恨倚黃昏。

詩詞問答

問:南浦的作者是誰?答:孔夷
問:南浦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南浦是什麼體裁?答:詞
問:孔夷的名句有哪些?答:孔夷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畫角在寒風中悲鳴,《單于》曲調一聲聲落在譙門,我們的馬車匆匆趕路投宿,來到這瀰漫著飛雪的小孤村。酒市裡的燈火漸漸稀少,只有枯葉亂紛紛,敲打著窗門。空中傳來驚雁的哀鳴,從那悽戾的叫聲中,可以想像它們剛剛離開迷濛的水面,正在迅疾地穿過寒雲。
依舊是半暗半明的淡月,到如今,這一切景物卻令我落魄傷魂。夢想著返回故園,那裡的梅花該多少艷明。那位穿著綠羅裙的佳人,恐怕早已為我容顏瘦損。試問那一樹樹暗香疏影,是否也在相思,萬點紅花是否都變作了淚痕。料想那位美人一定緊鎖雙眉,滿腔幽怨悲恨,獨倚畫屏苦挨著黃昏。

注釋
南浦:詞牌名之一。原唐教坊曲名。用《楚辭·九歌》“送美人兮南浦”的句意。宋詞借舊曲另制新調。此調有北、仄兩體。雙調,上片八句,押四仄韻,五十二字;下片九句,押四仄韻,五十三字,共一百O五字,也可押平聲韻,但甚少人用。用“中呂調”。
風悲畫角:寒風中傳來號角悲涼的聲音。
《單(chán)於》、三弄落譙(qiáo)門:城樓上反覆吹奏著《單于》曲。譙門,建有瞭望樓的城門。
駸駸(qīn):馬飛跑的樣子。
嘹唳(lì):高空鳥鳴聲。
故國《梅花》歸夢:《梅花》曲引起思歸的夢想。
愁損綠羅裙:想起家裡的愛人便愁壞了。綠羅裙,指穿綠羅裙的人。
暗香:指梅花。
啼痕:淚痕。

詩文賞析

【評解】

這首詞抒寫作者的思鄉情懷。上片寫眼前的所見所聞。滿村飛雪,數聲驚雁,無不撩人鄉思。下片抒懷念故鄉、想念親人之情。結語“兩眉余恨倚黃昏”,寫到家人盼歸,更表現了詩人的思鄉情懷。全詞感情深摯,婉麗含蓄,耐人尋味。

【集評】

黃昇《花菴詞選》:詞意婉麗,似万俟雅言。
李攀龍《草堂詩餘雋》:上是旅思淒涼之景況,下是故鄉懷望之神情。
黃蓼園《蓼園詞選》:細玩詞意,似亦經靖康亂後作也。第詞旨含蓄,耐人尋味。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此詞遣詞琢句,工絕警絕,最令人愛。
“好在”二語真好筆仗。“為問”二語淋漓痛快,筆仗亦佳。
薛礪若《宋詞通論》:尤以《南浦》一詞為最婉約蘊藉,與少游《滿庭芳》諸作尤神似,即置在《淮海集》中,亦為最上乘之作,餘子更不足與並論了。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寫旅思。上片景,下片情,琢句極警峭。起寫風送角聲,次寫雪滿孤村,所聞所見,無非淒涼景象。“酒市”以下,更寫晚間燈火與雲中雁聲,境尤可悲。下片由景入情,鄉思最切。“好在”兩句,言見月銷魂。“故國”兩句,憶梅憶人。“為問”兩句,承憶梅。“翠屏”兩句,承憶人。以己之深愁難釋,故思及對方之人,亦應是余恨難消也。

本首詞寫的是在旅途中思鄉的感情。

上片通過聽覺和視覺構成各具特色的四幅畫面,即“畫角譙門”、“飛雪孤村”、“冷落酒市”和“寒夜驚雁 ”。首句“風悲”兩字刻畫風聲風勢。風中伴隨著陣陣角聲,那是譙門上有人在吹《小單于》樂曲吧。
畫角是塗有彩繪的軍中樂器 ,其聲悽厲;畫角飛聲,散入風中,又觸動無數旅人的愁思 ,“風悲”兩字極為靈活傳神。秦觀《滿庭芳》中對角聲之哀也曾有描寫 :“畫角聲斷譙門,暫停徵掉,聊共引離尊 。”一“落”字刻畫出譙樓之高,風力之勁,並且還表達出旅人心頭的沉重的心情。此角當是暮角。柳永《迷神引》云:“孤城暮角,引胡笳怨。”柳詞接楚江晚泊而言,此詞表述投宿前的心情,引出後文夜景。

“投宿”兩句寫途中飄雪 。“駸駸”形容飛馬賓士,又上承“投宿 ”,使旅人急於找個地方投宿的心情躍然紙上;下啟“飛雪 ”,點出急於投宿是因為風雪交加行進太難。“飛”字形容雪花漫天飛,而“滿”字又著力畫出孤村之小 。“酒市”三句是入村以後看到的景象。燈火闌珊,人跡稀少,可見雪下得大,積得深,也襯托出夜間旅舍獨處之淒清,所聞者唯有落葉撲窗之聲。“舞紛紛”,寫葉多和風急“駸”、“飛”、“滿 ”、“舞”都是動字;“駸駸”在句中不僅狀所見之物而且還能傳所感之情;由此可見字斟句酌 。《白雨齋詞話》極為欣賞這點 :“此詞遣詞琢句,工絕警絕,最令人愛”。

“送數聲”三句是夜坐客舍所聞。雪夜風疾,忽聞雁聲 。群雁夜間歇宿於沙渚蘆叢。遭遇外物侵襲,由守衛的雁兒報警,直撲長空 。“乍離”句即是寫這種情況 。“嘹唳”句說的是雁群受警後橫空直上青雲間,鳴聲高亢曼長。雁兒多在高空飛行,白天仰望可見,夜間鳴聲得知。杜牧《早雁》詩有雲 :“金河秋半虜弦開,雲外驚飛四散哀。”雲外,言其飛得高也。

而盧綸《 塞下曲 》寫的是雁兒夜驚:“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單于黑夜逃循,途中驚動了群雁,雁兒驚飛,鳴聲使追逐者得知單于的去向。本詞所寫的是南歸的雁兒,在夜間受驚高鳴 ,叩動著旅人的心弦,無限鄉思,油然而生,詞意至此由寫景轉入抒情。

下片另拓詩詞境,由雪夜聞雁鳴轉為月夜思家鄉,委婉地表達了相思情致。“好在”句是說風雪雖止,雲霧猶濃,朦朧中露現淡月半痕 。“好在”指月色依舊。“無處不消魂 ”,描繪客居他鄉,月色依稀,望月生情,不禁黯然消魂 。“故國”兩句,訴說故園之梅以及穿著綠羅裙之人,使他眷戀難忘,因此頻頻入夢之境 。“故國”,即“故園”,周邦彥《蘭陵王》中就有“登臨望故國”之句 。“愁損”兩字,可憐夢中伊人亦為相思所苦,語意曲折。

“為問”兩句承接“故國”句,用設問形式將梅擬人化,把枝上蓓蕾比喻為淚珠。試問那飄動著暗香的花枝,可否也為了相思而淚痕斑斑?末兩句又上承“愁損”句,構想對方,由己推人。自己在作客歸夢梅花,滿腹愁緒,想伊人在故園賞梅,淚滴枝頭,有如牛嶠《菩薩蠻》中所云 :“愁勻紅粉淚,眉剪春山翠。何處是遼陽,錦屏春晝長 。”日暮時分,她斜倚屏風思想遠方旅人;他遙憶故園,亦是余恨綿綿,難以消除吧!

標籤:宋詞精選婉約寫景

詩詞推薦

  • 登太白樓

    王世貞明代〕昔聞李供奉,長嘯獨登樓。此地一垂顧,高名百代留。白雲海色曙,明月天門秋。欲覓重來者,潺湲濟水流。
  • 泗州僧伽塔

    蘇軾宋代〕我昔南行舟擊汴,逆風三日沙吹面。舟人共勸禱靈塔,香火未收旗腳轉。回頭頃刻失長橋,卻到龜山未朝飯。至人
    南浦原文_南浦的賞析_古詩文
  • 採桑子·而今才道當時錯

    納蘭性德清代〕而今才道當時錯,心緒淒迷。紅淚偷垂,滿眼春風百事非。情知此後來無計,強說歡期。一別如斯,落盡梨花月又
    南浦原文_南浦的賞析_古詩文
  • 宿山寺

    賈島唐代〕眾岫聳寒色,精廬向此分。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雲。絕頂人來少,高松鶴不群。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聞。
  • 菩薩蠻·木棉花映叢祠

    孫光憲五代〕木棉花映叢祠小,越禽聲里春光曉。銅鼓與蠻歌,南人祈賽多。客帆風正急,茜袖偎牆立。極浦幾回頭,煙波無限
    南浦原文_南浦的賞析_古詩文
  • 幽居初夏

    陸游宋代〕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籜龍已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嘆息
  • 雲居山詠二首

    常慧〔明代〕半肩風雨半肩柴,竹杖芒鞋破碧崖。剛出嶺頭三五步,渾身都被亂雲埋。經行仿佛近諸天,月上山銜半缺圓。聽得
  •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唐代〕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
    南浦原文_南浦的賞析_古詩文
  • 記承天寺夜遊 / 記承天夜遊

    蘇軾宋代〕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
    南浦原文_南浦的賞析_古詩文
  • 黃河泛舟

    羅元琦〔清代〕洪波艤楫泛中流,鳧淑鷗汀攬勝游。數點漁舟歌欸乃,詩情恍在白苹洲。
  • 太常引·錢齊參議歸山

    劉燕哥〔〕故人送我出陽關,無計鎖雕鞍。今古別離難。兀誰畫娥眉遠山。一尊別酒,一聲杜宇,寂寞又春殘。明月小樓間,
    南浦原文_南浦的賞析_古詩文
  • 鷓鴣天·惜別

    嚴仁宋代〕一曲危弦斷客腸。津橋捩柂轉牙檣。江心雲帶蒲帆重,樓上風吹粉淚香。瑤草碧,柳芽黃。載將離恨過瀟湘。請君
  • 橫塘

    范成大宋代〕南浦春來綠一川,石橋朱塔兩依然。年年送客橫塘路,細雨垂楊系畫船。
    南浦原文_南浦的賞析_古詩文
  • 清平樂·平原放馬

    張炎宋代〕轡搖銜鐵。蹴踏平原雪。勇趁軍聲曾汗血。閒過昇平時節。茸茸春草天涯。涓涓野水晴沙。多少驊騮老去,至今猶
  • 錦纏道·燕子呢喃

    宋祁宋代〕燕子呢喃,景色乍長春晝。睹園林萬花如繡。海棠經雨胭脂透。柳展宮眉,翠拂行人首。 向郊原踏春,恣歌攜手
    南浦原文_南浦的賞析_古詩文
  • 謝亭送別

    徐渾唐代〕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
    南浦原文_南浦的賞析_古詩文
  • 錦堂春·半壁橫江矗起

    歸莊明代〕半壁橫江矗起,一舟載雨孤行。憑空怒浪兼天涌,不盡六朝聲。隔岸荒雲遠斷,繞磯小樹微明。舊時燕子還飛否?
    南浦原文_南浦的賞析_古詩文
  • 楓橋夜泊 / 夜泊楓江

    張繼唐代〕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南浦原文_南浦的賞析_古詩文
  • 鹿柴

    王維唐代〕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南浦原文_南浦的賞析_古詩文
  • 虞美人·聽雨

    蔣捷宋代〕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
    南浦原文_南浦的賞析_古詩文
南浦原文_南浦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