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牡丹·舟中聞雙琵琶

作者:張先 朝代:宋代

剪牡丹·舟中聞雙琵琶原文

野綠連空,天青垂水,素色溶漾都淨。
柔柳搖搖,墜輕絮無影。
汀洲日落人歸,修巾薄袂,擷香拾翠相競。
如解凌波,泊煙渚春暝。
采絛朱索新整。
宿繡屏、畫船風定。
金鳳響雙槽,彈出今古幽思誰省。
玉盤大小亂珠迸。
酒上妝面,花艷媚相併。
重聽。
盡漢妃一曲,江空月靜。

詩詞問答

問:剪牡丹·舟中聞雙琵琶的作者是誰?答:張先
問:剪牡丹·舟中聞雙琵琶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剪牡丹·舟中聞雙琵琶是什麼體裁?答:詞
問:張先的名句有哪些?答:張先名句大全

張先剪牡丹·舟中聞雙琵琶書法欣賞

張先剪牡丹·舟中聞雙琵琶書法作品欣賞
剪牡丹·舟中聞雙琵琶書法作品

詩文賞析


這首詞受白居易《琵琶行》的影響,用鋪敘的手法把春郊月夜、柳花煙渚,以及在此背景上活動的人物,描寫得形神兼備,栩栩如生。上片起首三句是環境描寫。“野綠連空”,見詞人站在船上,目光順地平線伸延,只見遼遠無際的綠色原野上接蒼穹。作者又順勢舉頭眺望遠天 ,晴空蔚藍,好像與江水相連。
著一個“垂”字把遠望中大水相接的感覺,表現得極其形象。詞人仰觀俯視,只見眼前江水“素色溶漾都淨”。“素色”即白色,指白茫茫的江水。“淨”字是形容水的明澈潔淨 。此句本自謝朓詩“ 澄江淨如練”(《晚登三山還望京邑》),以上三句,詞人以其拿手的鍊字功夫,多方面多層次地畫出了一幅江上美景,晴空與綠野相連,波光粼粼,天光雲影,映于澄江之中,景象渾茫寥闊,而又十分寂靜。在這幅圖畫中,“柳徑無人,墮絮飛無影”,正是綠野中的特寫 。這二句,顯得有些平凡。作者只是把眼前景物,率直寫出 。淡墨一痕,不求奇峭,但妙處正在這裡。
以平淡的句子 ,逗入意境 ,才見功力。特別是加了“無影”二字,整個畫面立即靈動起來,那柳絮飛舞的輕盈飄忽 ,形神俱出,而且微風吹拂,輕絮飄舞,在微暗的樹蔭中,依稀看見它們在遊蕩迴轉,而一點影子也不留在地面,真有一種飄忽無影的妙趣。
“汀洲”句推進一層。詞人在完成天光雲影、柳絮輕舞的環境描寫後,讓人物出場了。作者在船上望去,首先在遠處看到人歸之影,人影與晚霞相映,十分妍麗 。人漸走漸近 ,看得也越清楚,連“修巾薄袂”也看得出來。修長的巾帶,薄薄的衫袖,雅麗非凡,且巾長袂薄,隨風飄舉,為美人勾出了一幅飄飄欲仙的姿態。由下句“擷香拾翠相競”來看,可知這美人不是獨自一人 ,她是結伴春遊 ,在芳洲上采香草,拾翠羽。古代女子常在春季到郊外拾野鳥的各色羽毛 ,采各種香草。曹植《洛神賦》有“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之句,寫出洛水眾女神之美,此處詞人借用此意,寫汀洲女子的美色。
上片歇拍寫兩個美人登上船,並停泊洲邊,在水邊過夜。“凌波”即踩水而行,本出曹植《洛神賦》用“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在晚霞輝映下,寂靜的洲渚上 ,忽的出現了這一雙美人 ,詞人在凝望的同時,也不禁產生了美麗的幻覺,目為凌波女神。這不僅細緻地寫了洲上女子的美,而且把詞人的欣喜、驚愕,以至傾慕的心理也表現出來。這兩句一方面把一整天情節的鋪敘加以收束 ,日落春暝 ,美人回到船上,詞人也該歇息了;另一方面,又用“煙”字,為江濱洲邊刷上一層煙水淒迷的朦朧色彩,為下片抒情做好鋪墊。
過片“彩絛朱索新整”,寫美女回到船上,在一天的“擷香拾翠”之後,換妝梳洗,以更嬌麗的容顏出現。“彩絛朱索”,指五顏六色的彩帶,是女子的裝飾物,這裡使借代手法,以偏概全,泛指美人身上的衣飾。
接下來一句為“金鳳響雙槽”。“金鳳”代指琵琶 。本出樂史《楊太真外傳》:“妃子琵琶邏逤檀,寺人白季貞使蜀還獻。其木溫潤如玉,光耀可鑑。有金縷紅文,蹙成雙鳳。”故蘇軾《宋叔達家聽琵琶》詩云:“半面猶遮鳳尾槽。”“槽”是琵琶上架弦的格子,“響雙槽”,表明是兩把琵琶同時彈奏。這裡切題《舟中聞雙琵琶》。在這優美的樂聲里飽含著今古幽思 ,人物的精神境界顯得高雅深沉 。又用“誰省”一詞,反跌出只有自己是知音的深意,把自己與琵琶女的關係推進一層。
“玉盤”句由白居易《琵琶行》“大珠小珠落玉盤”句化來,視覺形象與聽覺形象並舉,形象地表現了音樂旋律的跌宕起伏,高昂處如急風暴雨,低回處如兒女私語,令人耳不暇接。人物的感情時而慷慨激昂,時而低回婉轉,皆隨樂聲起伏,曲曲傳出。樂聲已至高潮,然又戛然而止,詞人對音樂形象的描繪也暫收束。船上一片岑寂,在無聲的境界裡,接下來詞人省略了恰相逢知己,隔船相邀等細節,徑直從借酒相慰寫起。“酒上妝面”,是說琵琶女已帶醉意,面頰被酒暈得緋紅 ,故下句用“ 花艷”形容其醉態之美。借酒澆愁愁更愁,於是雙眉“相併”。“相併”意即緊鎖,表明愁懷不釋。對醉態愁容的描寫,形神兼備,極其工巧。既然愁懷未釋,欣逢知己,欲一吐為快,於是重奏一曲,詞人亦“重聽”一遍。
“ 漢妃 ”句用王昭君遠嫁匈奴,馬上彈琵琶故事。晉石崇《王明君辭序》載:“昔公主嫁烏孫,令琵琶馬上作樂,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爾也 。”“ 一曲”也兼指以昭君出塞故事譜寫的琴曲《昭君怨》。“漢妃一曲”也可以說是“今古幽思”的具體內容,其中寄託著琵琶女離鄉背井、流落江湖的身世之感 。結句“ 江空月靜”,以空廓沉靜的月夜,烘托出音樂的魅力。如泣如訴的昭君怨曲,把聽眾帶進了哀愁的境界 ,相對無言,月夜格外的沉寂,留下了無窮的餘韻,讓人回味。詞境從錢起“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化出。
這首詞是作者的代表作之一 。《古今詩話》載:“有客謂子野曰:‘人皆謂公張三中,即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也。公曰:‘何不目之為張三影?’客不曉,公曰:‘ 雲破月來花弄影 ;嬌柔懶起,簾壓卷花影 ;柳徑無人 ,墮絮飛無影:此余平生所得意也。’”(《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三十七引)。可見此詞亦為作者的得意之作。

標籤:寫景柳樹抒情

詩詞推薦

  • 過平輿懷李子先時在并州

    黃庭堅宋代〕前日幽人佐吏曹,我行堤草認青袍。心隨汝水春波動,興與並門夜月高。世上豈無千里馬,人中難得九方臯。酒船
  • 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李白唐代〕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雲邊。
    剪牡丹·舟中聞雙琵琶原文_剪牡丹·舟中聞雙琵琶的賞析_古詩文
  • 春思二首

    賈至唐代〕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東風不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長。紅粉當壚弱柳垂,金花臘酒解酴醿。笙歌
  • 明妃曲二首·其二

    王安石宋代〕明妃初嫁與胡兒,氈車百輛皆胡姬。含 * 語獨無處,傳與琵琶心自知。黃金桿撥春風手,彈看飛鴻勸胡酒。漢宮
    剪牡丹·舟中聞雙琵琶原文_剪牡丹·舟中聞雙琵琶的賞析_古詩文
  • 峴山懷古

    陳子昂唐代〕秣馬臨荒甸,登高覽舊都。猶悲墮淚碣,尚想臥龍圖。城邑遙分楚,山川半入吳。丘陵徒自出,賢聖幾凋枯!野樹
    剪牡丹·舟中聞雙琵琶原文_剪牡丹·舟中聞雙琵琶的賞析_古詩文
  • 憶梅

    李商隱唐代〕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剪牡丹·舟中聞雙琵琶原文_剪牡丹·舟中聞雙琵琶的賞析_古詩文
  •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二首·其二

    陸游宋代〕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夜闌臥聽風聽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剪牡丹·舟中聞雙琵琶原文_剪牡丹·舟中聞雙琵琶的賞析_古詩文
  • 洞庭阻風

    許棠唐代〕空江浩蕩景蕭然,盡日菰蒲泊釣船。青草浪高三月渡,綠楊花撲一溪煙。情多莫舉傷春目,愁極兼無買酒錢。猶有
    剪牡丹·舟中聞雙琵琶原文_剪牡丹·舟中聞雙琵琶的賞析_古詩文
  • 臨江仙·絲雨如塵雲著水

    納蘭性德清代〕絲雨如塵雲著水,嫣香碎拾吳宮。百花冷暖避東風,酷憐嬌易散,燕子學偎紅。人說病宜隨月減,懨懨卻與春同。
  • 菩薩蠻

    沈會宗宋代〕落花迤邐層陰少,青梅競弄枝頭小。紅色雨和煙,行人江那邊。 好花都過了,滿地空芳草。落日醉醒問,一春無
    剪牡丹·舟中聞雙琵琶原文_剪牡丹·舟中聞雙琵琶的賞析_古詩文
  • 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謝朓南北朝〕灞涘望長安,河陽視京縣。白日麗飛甍,參差皆可見。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去矣
  • 重別李評事

    王昌齡唐代〕莫道秋江離別難,舟船明日是長安。吳姬緩舞留君醉,隨意青楓白露寒。
    剪牡丹·舟中聞雙琵琶原文_剪牡丹·舟中聞雙琵琶的賞析_古詩文
  • 摸魚兒·雁丘詞 / 邁陂塘

    元好問金代〕乙丑歲赴試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獲一雁,殺之矣。其脫網者悲鳴不能去,竟自投於地而死。”予因買得之
    剪牡丹·舟中聞雙琵琶原文_剪牡丹·舟中聞雙琵琶的賞析_古詩文
  • 回心院·掃深殿

    蕭觀音遼代〕掃深殿,閉久金鋪暗。遊絲絡網塵作堆,積歲青苔厚階面。掃深殿,待君宴。
    剪牡丹·舟中聞雙琵琶原文_剪牡丹·舟中聞雙琵琶的賞析_古詩文
  • 過蘇州

    蘇舜欽宋代〕東出盤門刮眼明,蕭蕭疏雨更陰晴。綠楊白鷺俱自得,近水遠山皆有情。萬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羈苦俗人輕。無窮
    剪牡丹·舟中聞雙琵琶原文_剪牡丹·舟中聞雙琵琶的賞析_古詩文
  • 江城子·病起春盡

    陳子龍明代〕一簾病枕五更鐘,曉雲空,卷殘紅。無情春色,去矣幾時逢?添我千行清淚也,留不住,苦匆匆。楚宮吳苑草茸茸
    剪牡丹·舟中聞雙琵琶原文_剪牡丹·舟中聞雙琵琶的賞析_古詩文
  • 潼關

    譚嗣同清代〕終古高雲簇此城,秋風吹散馬蹄聲。河流大野猶嫌束,山入潼關解不平。
    剪牡丹·舟中聞雙琵琶原文_剪牡丹·舟中聞雙琵琶的賞析_古詩文
  • 南歌子

    蘇軾宋代〕帶酒沖山雨,和衣睡晚晴。不知鐘鼓報天明。夢裡栩然蝴蝶、一身輕。老去才都盡,歸來計未成。求田問舍笑豪英
  • 歸雁二首

    杜甫唐代〕萬里衡陽雁,今年又北歸。雙雙瞻客上,一一背人飛。雲里相呼疾,沙邊自宿稀。系書元浪語,愁寂故山薇。欲雪
    剪牡丹·舟中聞雙琵琶原文_剪牡丹·舟中聞雙琵琶的賞析_古詩文
  • 山花子·林下荒苔道韞家

    納蘭性德清代〕林下荒苔道韞家,生憐玉骨委塵沙。愁向風前無處說,數歸鴉。半世浮萍隨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魂是柳綿吹欲
    剪牡丹·舟中聞雙琵琶原文_剪牡丹·舟中聞雙琵琶的賞析_古詩文
剪牡丹·舟中聞雙琵琶原文_剪牡丹·舟中聞雙琵琶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