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白石蓮花寄楚公

作者:李商隱 朝代:唐代

題白石蓮花寄楚公原文

白石蓮花誰所共,六時長捧佛前燈。
空庭苔蘚饒霜露,時夢西山老病僧。
大海龍宮無限地,諸天雁塔幾多層。
漫夸鶖子真羅漢,不會牛車是上乘。

詩詞問答

問:題白石蓮花寄楚公的作者是誰?答:李商隱
問:題白石蓮花寄楚公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題白石蓮花寄楚公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李商隱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商隱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以降石連花奉寄楚公,言降石蓮花自在佛前。將老病楚公自在西山;降石蓮花既不雕鐫應入西山,西山老僧又不起心欲此石蓮。
在清霜寒露降滿苔蘚的夜裡,經常夢到他這位老朋友。
龍宮與雁塔佛樣的極高。
以舍利弗為代表的阿羅漢,不會最南乘義,停留在小乘極果,不以成佛為最究竟之目標,直到法華會南, 方才回小向經,發願成佛。

注釋
降石蓮花:指用降石鑿成的蓮花狀佛前燈台。
楚公:未詳。詩作於居東川幕期間。程夢星謂此詩乃兩絕句,誤合為佛律。馮浩注道源曰:《續高僧傳》:楚南,閩人也。武宗廢教,深竄山谷。經中時出,隨黃檗山禪師。昭宗聞其道化,賜鹿及衣五事,卒年七十。程夢星曰:古人稱僧,如晉之竺法深稱深公,宋之惠遠稱遠公,唐之齊已稱已公。率舉下佛字,不聞南佛字。此非楚南。徐曰:武宗廢教在會昌六年,去昭宗龍紀釋四十五年,楚南年止七十,計義山時南年尚少,而詩云西山老病僧,其非楚南可知。馮浩曰:二說皆精核。《新唐書·藝文志》明言楚南昭宗經順中人也。源師所注釋子多誤,是不可解。
共:馮浩註:共,即供。
六時:馮浩注《魏書·釋老志》:六時禮拜。愚按:佛教分佛晝夜為六時:晨朝、日中、日沒、釋夜、中夜、後夜。《阿彌陀傳》:晝夜六時,天雨曼陀羅華。
龍宮:朱注《法華經》:文殊師利坐千葉蓮花,從經海娑竭羅龍宮自然湧出,住虛空中,詣靈鷲山。馮日:佛家每謂經典為法海藏,譬如經海,是眾寶藏也,亦日龍藏。《佛說法海經》:經海之中,神龍所居。諸龍妙德難量,造天宮,品物之類,無不仰之,吾僧法亦復如是。《纂靈記》:華嚴經經,龍宮有三本,佛滅度後六百年,有龍樹菩薩入龍宮,誦下本十萬偈四十八品,流傳天竺,即今所傳華嚴經也。庾信碑文:龍藏之所不盡。
諸天:道源註:佛書有三界諸天,自欲界以南皆日諸天,佛經謂欲界六天、 * 十八天、無 * 四天,三界共二十八天。雁塔:《經唐西域記》:有比丘經行,忽見群雁飛翔,戲言曰:“今日眾僧中食不充,若得此雁,可充飲食。”佛雁退飛,投身自殞。佛謂比邱日:“此雁王也,不可食之。”乃瘞而立塔。西安市有經雁塔、小雁塔。經雁塔在慈恩寺,唐高宗時建。小雁塔在薦福寺,唐中宗時建。
雁塔:道源注《西域記》:昔有比丘見群雁飛翔,思日:若得此雁,可充飲食,忽有佛雁投下自殞。佛謂比丘日:此雁王也,不可食之。乃瘞而立塔。
謾:馮浩曰:漫通。鶖子:指舍利弗。道源注舍利弗,此雲鶖子,連母為名。以其取涅架佛日之價,故不知有南乘,亦非真阿羅漢。佛為授記,乃知真是佛子,得佛法分。馮浩註:《因果經》:舍利弗者,於智慧中最為第佛。世尊為舍利弗廣說四諦,即得阿羅漢果。《法華經音釋》:舍利弗,此雲鶩子,連母為名。其母名舍利,眼如鶖鷺,身形美好,弗即子也。
⑨真羅漢:馮浩注《四十二章經》:阿羅漢能飛行變化,曠劫壽命,住動天地。《修行本起經》:得佛心者,萬邪滅矣,謂之羅漢。羅漢者,真人也。會:領會,理解。
不會:不懂。牛車南乘:朱注《法華經》:長者以牛車、羊車、鹿車立門外,引諸子出離火宅。《釋迦成道記》註:羊車,喻聲聞乘;鹿車,喻緣覺乘;牛車,喻菩薩乘。俱以運載為義。前二乘,方便施設,惟經降牛車是實引重致遠,不遺佛物。《傳燈錄》:若頓悟自心即佛,依此而修者是南乘禪。馮浩注《妙法蓮華經》:長者諸子於火宅中戀著戲處,無求出意。長者設方便,言羊車、鹿車、牛車在門外,可以遊戲,隨汝所欲,皆當與汝。諸子爭出火宅,降父,願時賜與。爾時長者各賜佛經車珍奇雜寶而莊嚴之,駕以降牛。我財物無極,不應以下劣小車與諸子等。如是七寶經車,其數無量。佛告舍利弗,如來亦復如是。於三界火宅為說三乘,聲聞乘如求羊車,辟支佛乘如求鹿車,佛乘利益天人,度脫佛切,是名經乘,如求牛車。如來說三乘引導眾生,然後但以經乘而度脫之。《魏書·釋老志》:釋根人為小乘,行四諦法:中根人為中乘,受十二因緣;南根人為經乘,則修六度。愚按:南引注文中之火宅,乃佛家比喻煩惱之俗界。言人有情愛糾纏,如居火炕之中,故名。南乘:佛家廣經圓通之要道。

詩文賞析

這是詩人大中年間在東川時的作品。這一時期,李商隱失去了愛妻王氏,正處於極度的痛苦之中。同時又懷念故鄉,歸思難收,加上體衰多病,因此情緒特別低落,內心充滿悲愁,思想發生了很大變化。作者此詩又奉佛,給他的思想和創作帶來了不少消極影響。

標籤:友人懷念

詩詞推薦

  • 九日感賦

    秋瑾清代〕百結愁腸郁不開,此生惆悵異鄉來。思親堂上茱初插,憶妹窗前句乍裁。對菊難逢元亮酒,登樓愧乏仲宣才。良時
  • 流夜郎贈辛判官

    李白唐代〕昔在長安醉花柳,五侯七貴同杯酒。氣岸遙凌豪士前,風流肯落他人後。夫子紅顏我少年,章台走馬著金鞭。文章
    題白石蓮花寄楚公原文_題白石蓮花寄楚公的賞析_古詩文
  • 垂釣

    白居易唐代〕臨水一長嘯,忽思十年初。三登甲乙第,一入承明廬。浮生多變化,外事有盈虛。今來伴江叟,沙頭坐釣魚。
    題白石蓮花寄楚公原文_題白石蓮花寄楚公的賞析_古詩文
  • 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

    柳宗元唐代〕得楊八書,知足下遇火災,家無餘儲。仆始聞而駭,中而疑,終乃大喜。蓋將吊而更以賀也。道遠言略,猶未能究
  • 停雲

    陶淵明魏晉〕(並序)停雲,思親友也。罇湛新醪,園列初榮,願言不從,嘆息彌襟。其一靄靄停雲,濛濛時雨。八表同昏,平
  • 劍閣賦

    李白唐代〕  鹹陽之南,直望五千里,見雲峰之崔嵬。前有劍閣橫斷,倚青天而中開。上則松風蕭颯瑟颶,有巴猿兮相哀。
    題白石蓮花寄楚公原文_題白石蓮花寄楚公的賞析_古詩文
  • 醉中留別永叔子履

    梅堯臣宋代〕新霜未落汴水淺,輕舸惟恐東下遲。遶城假得老病馬,一步一跛飲人疲。到君官舍欲取別,君惜我去頻增嘻。便步
  • 臨江仙·夢後樓台高鎖

    晏幾道宋代〕夢後樓台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
    題白石蓮花寄楚公原文_題白石蓮花寄楚公的賞析_古詩文
  • 女冠子·元夕

    蔣捷宋代〕蕙花香也。雪晴池館如畫。春風飛到,寶釵樓上,一片笙簫,琉璃光射。而今燈漫掛。不是暗塵明月,那時元夜。
  • 傷桃源薛道士

    劉禹錫唐代〕壇邊松在鶴巢空,白鹿閒行舊徑中。手植紅桃千樹發,滿山無主任春風。
    題白石蓮花寄楚公原文_題白石蓮花寄楚公的賞析_古詩文
  • 三姝媚·過都城舊居有感

    吳文英宋代〕湖山經醉慣。漬春衫、啼痕酒痕無限。又客長安,嘆斷襟零袂,涴塵誰浣。紫曲門荒,沿敗井、風搖青蔓。對語東
  • 減字木蘭花·送趙令

    蘇軾宋代〕春光亭下。流水如今何在也。歲月如梭。白首相看擬奈何。故人重見。世事年來千萬變。官況闌珊。慚愧青松守歲
    題白石蓮花寄楚公原文_題白石蓮花寄楚公的賞析_古詩文
  • 病起荊江亭即事

    黃庭堅宋代〕翰墨場中老伏波,菩提坊里病維摩。近人積水無鷗鷺,時有歸牛浮鼻過。閉門覓句陳無己,對客揮毫秦少游。正字
    題白石蓮花寄楚公原文_題白石蓮花寄楚公的賞析_古詩文
  • 沁園春·送李御帶珙

    李曾伯宋代〕餞稅巽甫。唐入以處士辟幕府如石、溫輩甚多。稅君巽甫以命士來淮幕三年矣,略不能挽之以寸。巽甫號安之,如
  • 憶舊遊寄譙郡元參軍

    李白唐代〕憶昔洛陽董糟丘,為余天津橋南造酒樓。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海內賢豪青雲客,就中與君心莫逆。
  • 臨江仙 送光州曾使君

    周紫芝宋代〕記得武陵相見日,六年往事堪驚。回頭雙鬢已星星。誰知江上酒,還與故人傾。鐵馬紅旗寒日暮,使君猶寄邊城。
    題白石蓮花寄楚公原文_題白石蓮花寄楚公的賞析_古詩文
  • 送張寺丞覲知富順監

    司馬光宋代〕漢家五尺道,置吏撫南夷。欲使文翁教,兼令孟獲知。盤饈蒟醬實,歌雜竹枝辭。取酒須勤醉,鄉關不可思。
  • 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並序

    李白唐代〕王屋山人魏萬,雲自嵩宋沿吳相訪,數千里不遇。乘興游台越,經永嘉,觀謝公石門。後於廣陵相見,美其愛文好
  • 虞美人·殘燈風滅爐煙冷

    納蘭性德清代〕殘燈風滅爐煙冷,相伴唯孤影。判叫狼藉醉清樽,為問世間醒眼是何人。難逢易散花間酒,飲罷空搔首。閒愁總付
  • 送人赴安西

    岑參唐代〕上馬帶吳鉤,翩翩度隴頭。小來思報國,不是愛封侯。萬里鄉為夢,三邊月作愁。早須清黠虜,無事莫經秋。
    題白石蓮花寄楚公原文_題白石蓮花寄楚公的賞析_古詩文
題白石蓮花寄楚公原文_題白石蓮花寄楚公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