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兒媚·愁雲淡淡雨瀟瀟

作者:石孝友 朝代:宋代

眼兒媚·愁雲淡淡雨瀟瀟原文

愁雲淡淡雨瀟瀟。
暮暮復朝朝。
別來應是,眉峰翠減,腕玉香銷。
小軒獨坐相思處,情緒好無聊。
一叢萱草,幾竿修竹,數葉芭蕉。

詩詞問答

問:眼兒媚·愁雲淡淡雨瀟瀟的作者是誰?答:石孝友
問:眼兒媚·愁雲淡淡雨瀟瀟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眼兒媚·愁雲淡淡雨瀟瀟是什麼體裁?答:詞

石孝友眼兒媚·愁雲淡淡雨瀟瀟書法欣賞

石孝友眼兒媚·愁雲淡淡雨瀟瀟書法作品欣賞
眼兒媚·愁雲淡淡雨瀟瀟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愁雲淡淡,小雨淅淅瀝瀝,雨聲日日夜夜傳入耳畔,讓人生愁。分別後你對我必然如此,像春山一樣彎曲的眉毛翠色減淡,手腕上的香也淡了。
獨坐在閣樓上,相思難遣,情緒好無聊。眼前只有一叢萱草,幾竿竹子,幾葉芭蕉而已。

注釋
眼兒媚:又名“秋波媚”“小闌乾”“東風寒”等。
眉峰:源於“(卓)文君姣好,眉色如望遠山”(《西京雜記》)。後言女子眉之美好。
翠減:因為古代女子用黛畫眉,黛色青黑。
腕玉:即玉腕的倒置。
萱草:又名諼草,諼就是忘的意思。

詩文賞析

起兩句十二個字,連用四疊字:雲淡淡,知是疏雲;雨瀟瀟,應是小雨,如李清照《蝶戀花》詞:“瀟瀟微雨聞孤館”,而非“風雨瀟瀟”(《詩·鄭風·風雨》的“暴疾”(朱熹《詩集傳》)的急風驟雨。淡雲無語,細雨有聲,這淅淅瀝瀝的聲音,暮暮朝朝一直傳入人的耳畔,怎能不使人生愁,故開篇的一個字即雲“愁”。疊字的連用,又加強了烘托氣氛,渲染環境,狀物抒情的作用,“別來應是”,語氣十分肯定。由於是知己,心心相印,我既為你生愁,你對我必然如此。“眉峰”,源於“(卓)文君姣好,眉色如望遠山”(《西京雜記》)。後言女子眉之美好。康伯可《滿庭芳》“梳妝懶,脂輕粉薄,約略淡眉峰。”又,眉峰猶眉山。韓偓《生查子》詞:“繡被擁嬌寒,眉山正愁絕”。“翠減”,是因為古代女子用黛畫眉,黛色青黑。歐陽修《踏莎行》:“驀然舊事心上來,無言斂皺眉山翠”。“腕玉”即玉腕的倒置。秦觀《滿庭芳》:“玉腕不勝金斗”。三四兩句總寫人的無心打扮,懶於梳理。古云:“女為悅己者容”。《詩·衛風·伯兮》:“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西廂記》里的崔鶯鶯說得最明白:“有甚么心情將花兒、靨兒打扮的嬌嬌滴滴的媚。”這是男方構想對方“別來應是”如此,由於“心已馳神到彼”,故“詩從對面來”。柳永的“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八聲甘州》)便是。

下片專從自己方面來敘相思。軒“小”而“獨”,即使欲排遣愁也不可能,臥不安席,食不甘味,直逼出一句“情緒好無聊”。這句淺白直率,卻是一句大老實話。同是周邦彥的“最苦夢魂,今宵不到伊行”;“天便教人,霎時廝見何妨”(《風流子》);“拚今生,對花對酒為伊淚落”(《解連環》);這些寫刻骨相思的率直語言,張炎認為“一為情所役,則失其雅正之者”,“所謂成澆風也”(《詞源·雜論》)。況周頤持截然相反的態度,他說:“此等語愈朴愈厚,愈厚愈雅,至真之情,由性靈肺腑中流出,不妨說盡而愈無盡”(《蕙風詞話》卷二)。後說為是。對“情緒好無聊”亦應作如是觀,因為它表現了“至真之情”,雖“說盡而愈無盡”。結三句用筆瀟灑,語淡味濃。萱草別名很多,通常又稱鹿蔥、忘憂、宜男、川草花、金針花等等。嵇康寫進他的《養生論》:“合歡蠲憤,萱草忘憂,愚智所共知也。”《詩經》叫它諼草。《衛風·伯兮》:“焉得諼草?言樹之背。”《傳》:“諼草令人忘憂。”李時珍在《本草綱目》除重複上面的話,並引李九華《延壽考》云:“嫩苗為蔬,食之動風,令人昏然如醉,因名忘憂。”然唐宋詩人孟郊、梅堯臣等對“忘憂”都提過質疑。“一叢萱草”的本意是說:相思情切,即得萱草,也不能忘憂,暗含有劉敞(原父)詩意:“種萱不種蘭,自謂可忘憂;綠葉何萋萋,春愁更茫茫”。“兒竿修竹”,取意杜甫《佳人》詩:“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詩中的“佳人”有高節的情操,故與“多節本懷端直性,露青猶有歲寒心”(劉禹錫《酬元九侍御贈壁州鞭長句》)的竹並列。這句贊對方的品德。最後以 * 不盡的相思作結:“數葉芭蕉。”芭蕉在詩詞中一向是愁的象徵。唐人張說《戲草樹》詩:“戲問芭蕉葉,何愁心不開。”李商隱《代贈二首》其一:“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李煜《長相思》詞:“簾外芭蕉三兩窠,夜長人奈何。”萱草,修竹,芭蕉,或許“小軒獨坐”目之所見,但均有蘊意。三句皆綴以數目字,聯繫開頭的四疊字,尤覺意韻悠遠,辭情並茂。顧景芳謂小令應“風情神韻正自悠長,作者須有一唱三嘆之致。淡而艷,淺而深,近而遠,方是勝場”(田同之《西圃詞說》)。求之於此詞,信然。


這首詞傳情達物,純真自然,沒有矯柔造作之感。上片從觸景生髮開去,產生濃濃情意,下片情景交融,即使後來曲終情意仍在。寫景時海闊天空,錯綜交叉,對人的別離之恨和相思之苦作了盡情渲染;寫情時則突破空間、地域的限制,或從感情來揣摩對方,或直抒胸臆,充分表達自己的相思情,虛虛實實,交錯使用,心靈與大自然融於一體,表現了作者很高的抒情技巧。
“愁雲淡淡雨蕭蕭 ,暮暮復朝朝”,上片起調二句,不僅點出節氣,而且兼有渲染氣氛,烘托情緒的作用。“淡淡”、“蕭蕭”、“暮暮”、“朝朝”四個疊字,以聲傳情,用得自然而巧妙。“淡淡”摹陰霾的天色,“蕭蕭”狀淅瀝的雨聲,以此交織成有聲有色的慘澹畫面,為寫相思懷人布設了特定背景 。“朝朝暮暮”,寫的是愁雲苦雨,相思無聊之長久。“暮暮”、“朝朝”的風雨渲染了一種沉悶、迷濛、淒冷的氛圍。作者懷人的心曲寓於客體環境,愁雲與愁緒、雨聲與心聲交織融合,雨不斷 ,思無窮,愁不絕,彼此相生相襯。
春情漠漠,相思綿綿,作者不由發出內心的慨嘆:“別來應是,眉峰翠減,腕玉香銷。”這三句 ,是思極而生的想像虛擬之詞。作者思念遙遠的情人,推想她別後容態的變化,古人說,“女為悅己者容”,想必陷於離別痛苦中的她,獨居無伴,已無心梳妝修飾,隨著無休止的思念,一定會日漸容衰體瘦,以至“眉峰翠減 ,腕玉香銷”。作者從對方著筆,借人映己,運實於虛,筆端飽含體貼關切之情,在容態宛然但又空靈虛幻的形象中,寄託著自己的無限思念。
詞的下片,才正面寫到自己的相思的苦況 。“小軒獨坐相思處 ,情緒好無聊 。”上句描畫形影孤單,獨坐小軒,相思盈懷的情態,下句直言此時情懷。一個“獨”字,托出孤寂悒鬱的神情和四顧茫然的悵惘。獨坐相思,因相思無望而覺百無聊賴,兩句由眼前處境導出心境 ,敘事言情質實直率 。但是,究竟何等“無聊” ,卻未詳言,而於結拍處借景物曲曲傳出。
結處三句 ,作者獨取“萱草”、“修竹”、“芭蕉”三個物象,一句一景,又合成一體,含有不盡之意。“萱草”又名“諼草”,古人以為此草可以忘憂。《詩》毛傳:“諼草令人忘憂。”嵇康《養生論》亦云 :“合歡蠲忿,萱草忘憂,愚智所共知也 。”然而,作者相思心切,既得萱草,也不足以解憂,這就加倍突出憂思的綿綿無盡,難排難解。修竹、芭蕉,在此都是助愁添恨的景物。杜甫《佳人》詩中有“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之句,翠竹與美人互相映襯,而如今,只見“ 修竹 ”而不見美人,自然會觸目傷懷。李商隱《代贈二首》(其一)有“芭蕉不展丁香結 ,同向春風各自愁”的詩句,李煜《長相思》也寫道 :“簾外芭蕉三兩窠 ,夜長人奈何!”在寂寞的相思中,身邊的萱草 、修竹、芭蕉,無不關合著憂思,呈於眼前,添愁加恨。這三個物象 ,仿佛從眼前景中信手拈來,不經意地羅列,實則寓含了豐富的感情內涵。范晞文《對床夜語》卷二曾引《四虛序》云:“不以虛為虛,而以實為虛 ,化景物為情思 。”以景物來象徵情思,是我國古代詩詞中常見的寫法。此詞收尾三句,融情入景,正是一種“以實為虛”,悠然不盡的妙結。
總而言之 ,石孝友的這首《眼兒媚》,深刻誠摯地刻劃了作者在綿綿不斷的春雨中的寂寥況味中思戀情人的心情,在抒情手法上也可謂獨樹一幟。

標籤:宋詞精選,寫雲,寫人女子相思

詩詞推薦

  • 酬屈突陝

    劉長卿唐代〕落葉紛紛滿四鄰,蕭條環堵絕風塵。鄉看秋草歸無路,家對寒江病且貧。藜杖懶迎征騎客,菊花能醉去官人。憐君
    眼兒媚·愁雲淡淡雨瀟瀟原文_眼兒媚·愁雲淡淡雨瀟瀟的賞析_古詩文
  • 易水歌

    陳子龍明代〕趙北燕南之古道,水流湯湯沙浩浩。送君迢遙西入秦,天風蕭條吹白草。車騎衣冠滿路旁,驪駒一唱心茫茫。手持
  • 滿江紅 豫章滕王閣

    吳潛宋代〕萬里西風,吹我上、滕王高閣。正檻外、楚山雲漲,楚江濤作。何處征帆木末去,有時野鳥沙邊落。近簾鉤、暮雨
    眼兒媚·愁雲淡淡雨瀟瀟原文_眼兒媚·愁雲淡淡雨瀟瀟的賞析_古詩文
  • 怨歌行 長安見內人出嫁,友人令余代為之

    李白唐代〕十五入漢宮,花顏笑春紅。君王選玉色,侍寢金屏中。薦枕嬌夕月,卷衣戀春風。寧知趙飛燕,奪寵恨無窮。沉憂
  • 趙將軍歌

    岑參唐代〕九月天山風似刀,城南獵馬縮寒毛。將軍縱博場場勝,賭得單于貂鼠袍。
    眼兒媚·愁雲淡淡雨瀟瀟原文_眼兒媚·愁雲淡淡雨瀟瀟的賞析_古詩文
  • 採蓮令·月華收

    柳永宋代〕月華收,雲淡霜天曙。西征客、此時情苦。翠娥執手送臨歧,軋軋開朱戶。千嬌面、盈盈佇立,無言有淚,斷腸爭
  • 洞仙歌·冰肌玉骨

    蘇軾宋代〕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人未寢,倚枕釵橫鬢亂。起來攜素手,庭戶無
    眼兒媚·愁雲淡淡雨瀟瀟原文_眼兒媚·愁雲淡淡雨瀟瀟的賞析_古詩文
  • 子夜四時歌:夏歌

    李白唐代〕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
  • 天淨沙·夏

    白樸元代〕雲收雨過波添,樓高水冷瓜甜,綠樹陰垂畫檐。紗廚藤簟,玉人羅扇輕縑。
    眼兒媚·愁雲淡淡雨瀟瀟原文_眼兒媚·愁雲淡淡雨瀟瀟的賞析_古詩文
  • 十二月過堯民歌·別情

    王實甫元代〕自別後遙山隱隱,更那堪遠水粼粼,見楊柳飛綿滾滾,對桃花醉臉醺醺,透內閣香風陣陣,掩重門暮雨紛紛。怕黃
    眼兒媚·愁雲淡淡雨瀟瀟原文_眼兒媚·愁雲淡淡雨瀟瀟的賞析_古詩文
  • 南歌子·似帶如絲柳

    溫庭筠唐代〕似帶如絲柳,團酥握雪花。簾卷玉鉤斜。九衢塵欲暮,逐香車。
  • 寒花葬志

    歸有光明代〕  婢,魏孺人媵也。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葬虛丘。事我而不卒,命也夫!  婢初媵時,年十歲,垂雙鬟,曳
  • 與小女

    韋莊唐代〕見人初解語嘔啞,不肯歸眠戀小車。一夜嬌啼緣底事,為嫌衣少縷金華。
    眼兒媚·愁雲淡淡雨瀟瀟原文_眼兒媚·愁雲淡淡雨瀟瀟的賞析_古詩文
  • 滿江紅 送李御帶珙

    吳潛宋代〕紅玉階前,問何事、翩然引去。湖海上、一汀鷗鷺,半帆煙雨。報國無門空自怨,濟時有策從誰吐。過垂虹亭下系
    眼兒媚·愁雲淡淡雨瀟瀟原文_眼兒媚·愁雲淡淡雨瀟瀟的賞析_古詩文
  • 俠客行(一作齊梁體)

    溫庭筠唐代〕欲出鴻都門,陰雲蔽城闕。寶劍黯如水,微紅濕餘血。白馬夜頻嘶,三更霸陵雪。
    眼兒媚·愁雲淡淡雨瀟瀟原文_眼兒媚·愁雲淡淡雨瀟瀟的賞析_古詩文
  • 董嬌饒

    宋子侯兩漢〕洛陽城東路,桃李生路旁。花花自相對,葉葉自相當。春風東北起,花葉正低昂。不知誰家子,提籠行採桑。縴手
  • 采綠

    佚名先秦〕終朝采綠,不盈一匊。予發曲局,薄言歸沐。終朝采藍,不盈一襜。五日為期,六日不詹。之子於狩,言韔其弓。
  • 陌上桑

    李白唐代〕美女渭橋東,春還事蠶作。五馬如飛龍,青絲結金絡。不知誰家子,調笑來相謔。妾本秦羅敷,玉顏艷名都。綠條
  • 子夜四時歌·繡帶合歡結

    蕭衍南北朝〕繡帶合歡結,錦衣連理文。懷情入夜月,含笑出朝雲。
    眼兒媚·愁雲淡淡雨瀟瀟原文_眼兒媚·愁雲淡淡雨瀟瀟的賞析_古詩文
  • 碧城三首(其一)

    李商隱唐代〕碧城十二曲闌乾,犀辟塵埃玉辟寒。閬苑有書多附鶴,女床無樹不棲鸞。星沉海底當窗見,雨過河源隔座看。若是
眼兒媚·愁雲淡淡雨瀟瀟原文_眼兒媚·愁雲淡淡雨瀟瀟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