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予小子

作者:佚名 朝代:先秦

閔予小子原文

閔予小子,遭家不造,嬛嬛在疚。於乎皇考,永世克孝。念茲皇祖,陟降庭止。維予小子,夙夜敬止。於乎皇王,繼序思不忘。

詩詞問答

問:閔予小子的作者是誰?答:佚名
問:閔予小子寫於哪個朝代?答:先秦
問:閔予小子是什麼體裁?答:詩經·周頌·閔予小子之什
問:佚名的名句有哪些?答:佚名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可憐我這三尺童,新遭父喪真悲痛,孤獨無援憂忡忡。先父武王多英明,終身能夠孝祖宗。念我先祖興大業,任賢黜佞國運隆。我今年幼已即位,日夜勤政求成功。先王靈前發誓言,繼承遺志銘心胸。

注釋
閔:通“憫”,憐憫,鄭箋說是“悼傷之言”。予小子:成王自稱。小子,年少。對先祖也可自稱“小字”。
不造:不幸,不善。此指遭周武王之喪。
嬛(qióng)嬛:同“煢煢”,孤獨無所依靠貌。疚:憂傷。
於(wū)乎:同“嗚呼”,表感嘆。皇考:指武王。
永世:終身。克:能。
茲:此。皇祖:對已故祖父的美稱。此指周文王。
陟(zhì)降:上下,升降。庭:直。止:語氣詞。
夙(sù)夜:原意為早夜。此指朝夕,日夜,即天天、時時。敬:謹慎。止:語助詞。
皇王:這裡指先代君主,兼指文王、武王。
序:通“緒”,事業。思:語助詞。忘:忘記。

詩文賞析

《閔予小子》、《訪落》、《敬之》、《小毖》這一組詩,詩中由“閔予小子”、“維予小子”、“維予小子”到“予”述及的成王自稱,可以體現成王執政的階段性,也可看出成王政治上的成長和執政信心的逐步確立。這一組內容相關而連貫的詩,雖然不是有預先確定的創作計畫,但其連續的編排則應是由刪詩的孔子確定的。《尚書》中自《金滕》以下諸篇,敘及周公、成王,與這一組詩具有相同的時代背景,對照閱讀,可增進理解;《史記》中的《周本紀》與《魯周公世家》有關部分,也可參照閱讀。如果唯讀《詩經》的註解,雖然也能讀懂原文,但恐怕難以得到深刻的、立體化的印象。

成王繼位之時,年齡幼小,可以說,除了高貴的身份之外,他在政治上是一無所有。幼小的成王不可能明白自己的處境,而為之輔政的周公對此則有清醒的認識。因此,儘管《閔予小子》看似成王以第一人稱而作的自述,其實真正的作者應是輔政的周公。

《閔予小子》是“嗣王(即成王)朝於廟”(《毛詩序》)之詩。嗣王朝廟,通常是向祖先神靈禱告,表白心跡,祈求保佑,同時也有對臣民的宣導作用。鑒於成王的特殊境遇,這篇告廟之辭應有特殊的設計。

開頭三句,將成王的艱難處境如實敘述,和盤托出,並強調其“嬛嬛在疚”,無依無靠。國君需要群臣,嗣王更需要群臣的支持,成王這樣年幼的嗣王則尤其需要群臣的全力輔佐。強調成王的孤獨無援,於示弱示困示艱難之中,隱含了驅使、鞭策群臣效力嗣王的底蘊,這一點在下面即逐步顯示出來。

第四句的“皇考”指周武王。武王一生業績輝煌卓著,詩中卻一字不提,只說他“永世克孝”。為人子當盡孝;為人臣則當盡忠,其理一致,為什麼不直陳其言呢?蓋因在危難、困窘之際尋求援助,明令不如感化,當時周王室群臣均為武王舊臣,點出武王克盡孝道,感化之效即生。

第六句的“皇祖”指周文王,而“陟降”一語,當重在“陟”,因為成王嗣位時在朝的文王舊臣,都是文王擢拔的賢能之士,他們在文王去世之後,輔佐武王成就了滅商的偉業,此時又該輔佐成王來繼業守成了。

周公是經歷文、武、成三世的老臣,“自文王在時,旦為子孝,篤仁,異於群子”,又“佐武王,作《牧誓》,破殷”(《史記·魯周公世家》),一些三世老臣如姜尚等,都長期與他共事,上述對文王、武王讚頌之語,出自他口中,自有非同尋常的號召與約束力量,穆王時太僕正伯冏作《冏命》,所說“昔在文武,聰明齊聖,小大之臣,鹹懷忠良”,正可見周公的威嚴。

周公在其子伯禽受封於魯後曾訓戒伯禽要尊賢,說:“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下亦不賤矣。然我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史記·魯周公世家》)他知道自己的身份“不賤”,當然知道成王的身份更為高貴。成王為文王之孫,武王之子,血統至尊,這也幾乎就是他繼位時全部的政治資本,周公對此不能不充分地加以利用,以期對文王、武王感恩戴德的群臣對成王也俯首聽命。因此“繼序”一語出現於《閔予小子》的末句,絕非偶然,它強調成王繼承的是文王、武王開創的大業,而“思不忘”對成王固然是必須兌現的誓言,對於文王、武王的舊臣,則是理所當然應盡的天職。

《閔予小子》隱含著對文王、武王舊臣效忠嗣王的要求,而在這方面,周公又是以身作則、堪稱楷模的。他並沒有忘記對兒子伯禽的教育與指導,用今天的話說是公私兼顧的,可他的主要精力一直集中於輔佐成王,他的主要政治業績也在於此。這方面,《詩經》、《尚書》中的許多篇章留下了可信的記錄,孔子也一再表示對他的尊崇與景仰。周公與成王雖然一為臣一為君,一為輔相一為天子,但是,要了解成王時政事,卻往往先要了解周公。《六經》皆史,讀此篇亦可窺周初政事之一斑。

標籤:詩經

詩詞推薦

  • 鳲鳩

    佚名先秦〕鳲鳩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儀一兮。其儀一兮,心如結兮。鳲鳩在桑,其子在梅。淑人君子,其帶伊絲。
  • 佚名先秦〕有來雝雝,至止肅肅。相維辟公,天子穆穆。於薦廣牡,相予肆祀。假哉皇考!綏予孝子。宣哲維人,文武維後。
  • 我行其野

    佚名先秦〕我行其野,蔽芾其樗。婚姻之故,言就爾居。爾不我畜,復我邦家。我行其野,言采其蓫。婚姻之故,言就爾宿。
  • 東門之墠

    佚名先秦〕東門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則邇,其人甚遠。東門之栗,有踐家室。豈不爾思?子不我即!
  • 敬之

    佚名先秦〕敬之敬之,天維顯思,命不易哉。無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監在茲。維予小子,不聰敬止。日就月將,學有緝
  • 採薇

    佚名先秦〕採薇採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 靡室靡家,獫狁之故。不遑啟居,獫狁之故。採薇採薇,薇亦柔止
  • 桑扈

    佚名先秦〕交交桑扈,有鶯其羽。君子樂胥,受天之祜。交交桑扈,有鶯其領。君子樂胥,萬邦之屏。之屏之翰,百闢為憲。
  • 車舝

    佚名先秦〕間關車之舝兮,思孌季女逝兮。匪飢匪渴,德音來括。雖無好友?式燕且喜。依彼平林,有集維鷮。辰彼碩女,令
  • 新台

    佚名先秦〕新台有泚,河水瀰瀰。燕婉之求,蘧篨不鮮。新台有灑,河水浼浼。燕婉之求,蘧篨不殄。魚網之設,鴻則離之。
  • 蝃蝀

    佚名先秦〕蝃蝀在東,莫之敢指。女子有行,遠父母兄弟。朝隮於西,崇朝其雨。女子有行,遠兄弟父母。乃如之人也,懷婚
  • 靜女

    佚名先秦〕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自牧歸荑,洵美且異
  • 采芑

    佚名先秦〕薄言采芑,於彼新田,呈此菑畝。方叔涖止,其車三千。師乾之試,方叔率止。乘其四騏,四騏翼翼。路車有奭,
  • 陟岵

    佚名先秦〕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無已。上慎旃哉,猶來!無止!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母曰:嗟
  • 中谷有蓷

    佚名先秦〕中谷有蓷,暵其乾矣。有女仳離,嘅其嘆矣。嘅其嘆矣,遇人之艱難矣!中谷有蓷,暵其修矣。有女仳離,條其嘯
  • 棫樸

    佚名先秦〕芃芃棫樸,薪之槱之。濟濟辟王,左右趣之。濟濟辟王,左右奉璋。奉璋峨峨,髦士攸宜。淠彼涇舟,烝徒楫之。
  • 牆有茨

    佚名先秦〕牆有茨,不可掃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醜也。牆有茨,不可襄也。中冓之言,不可詳也。所可
    閔予小子原文_閔予小子的賞析_古詩文
  • 綢繆

    佚名先秦〕綢繆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見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綢繆束芻,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見此邂逅
  • 佚名先秦〕猗與漆沮,潛有多魚。有鱣有鮪,鰷鱨鰋鯉。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 山有樞

    佚名先秦〕山有樞,隰有榆。子有衣裳,弗曳弗婁。子有車馬,弗馳弗驅。宛其死矣,他人是愉。山有栲,隰有杻。子有廷內
  • 車鄰

    佚名先秦〕有車鄰鄰,有馬白顛。未見君子,寺人之令。阪有漆,隰有栗。既見君子,並坐鼓瑟。今者不樂,逝者其耋。阪有
閔予小子原文_閔予小子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