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花慢·席上送張仲

作者:辛棄疾 朝代:宋代

木蘭花慢·席上送張仲原文

漢中開漢業,問此地、是耶非。想劍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戰東歸。追亡事、今不見,但山川滿目淚沾衣。落日胡塵未斷,西風塞馬空肥。
一編書是帝王師。小試去征西。更草草離筵,匆匆去路,愁滿旌旗。君思我、回首處,正江涵秋影雁初飛。安得車輪四角,不堪帶減腰圍。

詩詞問答

問:木蘭花慢·席上送張仲的作者是誰?答:辛棄疾
問:木蘭花慢·席上送張仲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辛棄疾的名句有哪些?答:辛棄疾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漢中是漢朝開創帝業的地方,問:這個地方是否就是當時的漢中?想當年攻占三秦土地,高祖劉邦乘勝東進,去爭奪天下與項羽一決雌雄。追回逃跑的韓信拜他為大將這樣尊重人才的事,現在難以見到,只有那滿眼破碎的山河令人淚下沾衣。落日中,任憑西方金人侵擾不止,秋天朝廷邊塞的戰馬白白地體壯膘肥。
您就像那得了書的張良可以成為帝王的老師,如今去西方興元不過是小試身手。我備下這簡單的餞行酒,你就要匆忙上路,儀仗隊里的旌旗飄滿了離愁。你想念我的時候,回頭看,秋江上天光水影征雁啁啾次第飛。怎么能夠讓車輪長出四隻角把行人強留,禁不起相思別恨衣帶漸寬人漸瘦。

注釋
漢中開漢業:指劉邦以漢中為基礎,開創了漢王朝的帝業。
今不見:諷刺南宋統治者不重用抗金愛國人才。
山川滿目淚沾衣:初唐詩人李嶠《汾陰行》詩:“山川滿目淚沾衣,富貴榮華能幾時。不見祗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飛。”
胡塵:金人的軍馬揚起的塵土。
西風:秋風。塞馬:邊馬。
一編書:《史記·留候世家》:良嘗閒從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頃,父亦來,喜曰:“當如是。”出一編書,曰:“讀此則為王者師矣。後十年興,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谷城山下黃石即我矣。”遂去,無他言,不復見。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良因異之,常習誦讀之。
小試:略試才能。征西:指西去帥興元。
草草離筵(yán):杯盤草草,表示酒席不豐盛。
旌(jīng)旗:指張仲固的隨行儀仗。
江涵秋影雁初飛:語出杜牧《九日齊山登高》詩“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涵:沉浸。
車輪四角:陸龜蒙《古意》:“君心莫淡薄,妾意正棲托。願得雙車輪,一夜生四角。”盼望車子開不動把行人留下來的意思。
帶減腰圍:因為思念友人,身體逐漸消瘦,腰圍漸細,衣帶日寬。《古詩》“相去日以遠,衣帶日以緩”之意。

詩文賞析

張仲固名堅,鎮江人,於公元1180年(宋孝宗淳熙七年)秋受命知興元府(治所在今陝西漢中)兼利州東路安撫使,當時作者任知潭州(今湖南長沙)兼荊湖南路安撫使,雖已接受改任知隆興府(今江西南昌)兼江南西路安撫使之命,但尚未赴任。此詞是在張仲固卸江西轉運判官任後,取道湖南赴任時,作者設宴相送席間作的。

作者一生致力於光復故土,洗血民族恥辱。因他餞送的人要去漢中,而從漢中到關中的地區,正是李綱等人主張建立行都,出擊金軍之地,作者很自然地聯想到漢朝基業的建立,正是從這裡開始的,就以“漢中開漢業,問此地,是耶非?”為此詞的起筆。接著追憶了劉邦當年從漢中率軍出發,直指關中,把踞守關中的秦的三將章邯、司馬欣和董翳相繼擊潰的往事。那是多么高明的戰略決策,多么令人羨慕的戰果,而那又全都是多謀善戰的漢初三傑的貢獻。無奈“追亡事,今不見”即便有韓信那樣的戰將,也不可能為時所用,以致出現了文恬武嬉、萎靡不振的局面。綠水青山,枉自如故;壯志難酬,宏才不展。南宋政府養那么多兵馬,卻經常使敵騎猶如入無人之境,恣意馳騁,那怎能不長使英雄淚滿襟呢!

因被餞送者為張姓,故下闋用張良受書為帝王師的故事,讚頌張仲固這次出帥興元,只是小試其才。此下全部轉入抒發離別之情。其中需要稍加解釋的是:當作者餞別張仲固時,他本人也已奉調江西並即將赴任。當張仲固抵達任所,回首思念餞送者時,他已到了“襟三江而帶五湖”的南昌故郡了,所以有“君思我,回首處,正江涵秋影雁初飛”之句。“車輪四角”是化用了陸龜蒙《古意》詩“君心莫淡薄,妾意正棲托。願得雙車輪,一夜生四角”的句意,表明作者也幻想車輪在一夜之間能生出四角,使張仲固無法即刻乘車離去,而再住幾時,但這又怎么可能呢!滿懷離愁,無法消解,離別之後又因為想念而致使身體消瘦,“帶減腰圍”了。

這首詞中的“山川滿目淚沾衣”(李嶠《汾陰行》),“江涵秋影雁初飛”(杜牧《九日齊山登高》),均借用了古人的原詩句卻顯得自然,毫無斧鑿痕跡。作者精湛的藝術手法在這首詞中表現的極為典型。

標籤:豪放送別

詩詞推薦

  • 念奴嬌·登多景樓

    陳亮宋代〕危樓還望,嘆此意、今古幾人曾會?鬼設神施,渾認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橫陳,連崗三面,做出爭雄勢。六朝
    木蘭花慢·席上送張仲原文_木蘭花慢·席上送張仲的賞析_古詩文
  • 水調歌頭·舟次揚州和

    辛棄疾宋代〕落日塞塵起,胡騎獵清秋。漢家組練十萬,列監聳高樓。誰道投鞭飛渡,憶昔鳴髇血污,風雨佛狸愁。季子正年
  • 惜黃花慢·送客吳皋

    吳文英宋代〕送客吳皋。正試霜夜冷,楓落長橋。望天不盡,背城漸杳,離亭黯黯,恨水迢迢。翠香零落紅衣老,暮愁鎖、殘柳
    木蘭花慢·席上送張仲原文_木蘭花慢·席上送張仲的賞析_古詩文
  • 一剪梅·詠柳

    夏完淳明代〕無限傷心夕照中,故國淒涼,剩粉余紅。金溝御水日西東。昨歲陳宮,今歲隋宮。往事思量一餉空,飛絮無情,依
  • 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二首

    李白唐代〕何處可為別,長安青綺門。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樽。臨當上馬時,我獨與君言。風吹芳蘭折,日沒鳥雀喧。舉手
    木蘭花慢·席上送張仲原文_木蘭花慢·席上送張仲的賞析_古詩文
  • 送盧主簿

    王勃唐代〕窮途非所恨,虛室自相依。城闕居年滿,琴尊俗事稀。開襟方未已,分袂忽多違。東岩富松竹,歲暮幸同歸。
    木蘭花慢·席上送張仲原文_木蘭花慢·席上送張仲的賞析_古詩文
  • 浣溪沙(送葉淳花)

    蘇軾宋代〕陽羨姑蘇已買田。相逢誰信是前緣。莫教便唱水如天。我作洞霄君作守,白頭相對故依然。西湖知有幾同年。
    木蘭花慢·席上送張仲原文_木蘭花慢·席上送張仲的賞析_古詩文
  • 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黨學官

    蘇軾宋代〕門外東風雪灑裾,山頭回首望三吳。不應彈鋏為無魚。上黨從來天下脊,先生元是古之儒。時平不用魯連書。
  • 送天台陳庭學序

    宋濂明代〕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萬里,陸有劍閣棧道之險,水有瞿塘、灩澦之虞。跨馬行,則篁竹間山高者,累
  • 送朱大入秦

    孟浩然唐代〕遊人武陵去,寶劍值千金。分手脫相贈,平生一片心。
    木蘭花慢·席上送張仲原文_木蘭花慢·席上送張仲的賞析_古詩文
  • 滿江紅·拂拭殘碑

    文徵明明代〕拂拭殘碑,敕飛字,依稀堪讀。慨當初,倚飛何重,後來何酷。豈是功成身合死,可憐事去言難贖。最無辜,堪恨
  • 休洗紅

    李賀唐代〕休洗紅,洗多紅色淺。卿卿騁少年,昨日殷橋見。封侯早歸來,莫作弦上箭。
    木蘭花慢·席上送張仲原文_木蘭花慢·席上送張仲的賞析_古詩文
  • 送薛存義序

    柳宗元唐代〕河東薛存義將行,柳子載肉於俎,崇酒於觴,追而送之江滸,飲食之。且告曰:“凡吏於土者,若知其職乎?蓋民
  • 柳枝

    朱敦儒宋代〕江南岸,江北岸。折送行人無盡時。恨分離。酒一杯,淚雙垂。君到長安百事違。幾時歸。
    木蘭花慢·席上送張仲原文_木蘭花慢·席上送張仲的賞析_古詩文
  • 水龍吟 送焦和之赴西夏行省

    王惲元代〕當年紫禁菸花,相逢恨不知音早。秋風倦客,一杯情話,為君傾倒。回首燕山,月明庭樹,兩枝烏繞。正情馳魏闕
  • 五松山送殷淑

    李白唐代〕秀色發江左,風流奈若何。仲文了不還,獨立揚清波。載酒五松山,頹然白雲歌。中天度落月,萬里遙相過。撫酒
  • 調笑令·邊草

    戴叔倫唐代〕邊草,邊草,邊草盡來共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萬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聲愁絕。
    木蘭花慢·席上送張仲原文_木蘭花慢·席上送張仲的賞析_古詩文
  • 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

    高適唐代〕嗟君此別意何如?駐馬銜杯問謫居。巫峽啼猿數行淚,衡陽歸雁幾封書。青楓江上秋帆遠,白帝城邊古木疏。新地
    木蘭花慢·席上送張仲原文_木蘭花慢·席上送張仲的賞析_古詩文
  • 送魏八

    高適唐代〕更沽淇上酒,還泛驛前舟。為惜故人去,復憐嘶馬愁。雲山行處合,風雨興中秋。此路無知己,明珠莫暗投。
  • 木蘭花慢 滁州送范倅

    辛棄疾宋代〕老來情味減,對別酒,怯流年。況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圓。無情水,都不管,共西風只管送歸船。秋晚蓴
木蘭花慢·席上送張仲原文_木蘭花慢·席上送張仲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