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詩五首

作者:趙翼 朝代:清代

論詩五首原文

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
預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覺陳。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隻眼須憑自主張,紛紛藝苑漫雌黃。
矮人看戲何曾見,都是隨人說短長。

少時學語苦難圓,只道工夫半未全。
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詩解窮人我未空,想因詩尚不曾工。
熊魚自笑貪心甚,既要工詩又怕窮。

詩詞問答

問:論詩五首的作者是誰?答:趙翼
問:論詩五首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論詩五首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趙翼論詩五首書法欣賞

趙翼論詩五首書法作品欣賞
論詩五首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其一
大自然和人類社會不斷的運動發展,新事物,新思想層出不窮。
即使能預支五百年的新意作,到了一千年又覺得陳舊了。

其二
李白和杜甫的篇曾經被成千上萬的人傳頌,但讀起來感覺已經沒有什麼新意了。
國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們的詩篇文章以及人氣都會流傳數百年。

其三
紛紛的藝苑裡各種說法魚龍混雜,良莠不齊,對錯互見,深淺不一,對同一問題的看法有時也五花八門。這時需要的是獨具慧眼,有自己的視角和觀點。
如果自己見識低下,就像矮人看戲似的,自己什麼也沒看見,對戲的好壞心中沒有定數,只是隨聲附和罷了。

注釋
李杜:指李白、杜甫。
江山代有才人出:國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
風騷:指《詩經》中的“國風”和屈原的《離騷》。後來把關於詩文寫作的詩叫做“風騷”。這裡指在文學上有成就的“才人”的崇高地位和深遠影響。
隻眼:獨到的見解,眼力出眾。
藝苑:藝壇,藝術領域。
雌黃:即雞冠石,黃赤色,可作顏料。古人寫字用黃紙,寫錯了用雌黃塗掉再寫。後用信口雌黃喻隨口亂說。

詩文賞析

其二

第一、二句人指出,即使是李白、杜甫這樣偉大的詩人,他們的詩篇也有歷史局限性。

第三、四句詩人呼喚創新意識,希望詩歌寫作要有時代精神和個性特點,大膽創新,反對演習守舊。

世人常常用這句詩來讚美人才輩出,或表示一代新人替換舊人,或新一代的崛起,就如滾滾長江,無法阻攔。

此反映了作者詩歌創作貴在創新的主張。他認為詩歌隨時代不斷發展,詩人在創作的時候也應求新求變,並非只有古人的作品才是最好的,每個時代都有屬於自己的風格的詩人。寫出了後人繼承前人。本詩雖語言直白,但寓意深刻。“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一句表達了文學創作隨著時代變化發展的主題思想與中心。

趙翼論詩提倡創新,反對機械模式。他通過對詩家李白、杜甫成就的回顧,以歷史發展的眼光來看,各個時代都有其標領風騷的人物,不必為古人是從。詩歌也應隨著時代不斷發展。

其三

這是一首作者表白自己的藝術主張的詩。指出文藝批評應提倡有獨到的見解,不可鸚鵡學舌,人云亦云。

作者一針見血地指出:評論詩詞的好壞優劣,應當有自己的見解和主張哪個,而不能像文壇藝苑中的某些人一樣,心口雌黃。馬克思哲學認為,要做到獨具慧眼,深刻地認識、把握事物的本質,一是必須在實踐中占有大量的感性材料;而是必須善於對感性材料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實現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飛躍和發展。

前二句點出在紛紛的藝苑裡各種說法魚龍混雜,這時 需要的是獨具慧眼,有自己的視角和觀點。當然這是相當不容易的,需要自己有深厚的學養和閱歷,成為“高人”。

後二句作一形象的比喻,用矮人看戲作比,矮人看戲時被前邊的人擋住目光,哪裡能看到戲台上的場景?戲散大家一起談起來時,只能是附和人家的說法。這就好比我們自己對“藝苑”的看法,如果自己學力淺薄,不能“獨具隻眼”,那就只能“隨人說短長”了,這種鸚鵡學舌,拾人牙慧的行為作者是堅決反對的。

這首詩繼承以詩歌體裁論詩歌的傳統,見解卓異,說理暢達。全詩看似佶手拈來、隨手而出,但卻具有極為精闢深刻的理論內涵。李白、杜甫被稱為詩中仙聖,在唐代即受到推崇,如韓愈在仕由逝世時才3歲,後來他熟讀李杜詩篇,作有《調張籍》一詩,其中有“李杜文章在,光芒萬丈長”“伊我生其後,舉頸遙相望”等語,可謂敬佩得五體投地。而後世特別是明清兩代,對李杜的崇拜更是前所未有,並且普遍地認為詩自唐以來詩道不振,一代不如一代。甚至有人還提出從《詩經》以來每況愈下、自宋元以來無詩之論,這種看法在明清詩歌理論中占有主導地位。

詩人開篇即總論概述了這一普遍現象,以李杜為代表指出了他們的詩作固然光耀千秋,流傳萬古,其崇高地位與普及程度已是臉炙人家傳戶誦。接下來卻陡然轉筆,尖銳地指出了這種情況帶來的另外的弊端:熟極而流,不僅令人覺得從內容到形式都沒有新意,而且還隱隱含有這一現象在某一程度上阻礙了後世詩人的創新之意,其見解之深刻,筆觸之辛辣,思慮之周到,足以發人深省。前兩句並非真足在貶低李杜,而是為下文略作鋪墊而已,以下即轉入主題的抒發。

標籤:勵志哲理

詩詞推薦

  • 送東陽馬生序

    宋濂明代〕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
  • 題沈君琴

    蘇軾宋代〕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
    論詩五首原文_論詩五首的賞析_古詩文
  • 有感

    蘇麟宋代〕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
    論詩五首原文_論詩五首的賞析_古詩文
  • 陳太丘與友期行

    劉義慶南北朝〕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 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
    論詩五首原文_論詩五首的賞析_古詩文
  • 棘刺雕猴

    韓非先秦〕燕王好微巧,衛人請以棘刺之端為母猴。燕王說之,養之以五乘之奉。王曰:“吾視觀客為棘刺之母猴。”客曰:
    論詩五首原文_論詩五首的賞析_古詩文
  • 孫權勸學

    司馬光宋代〕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
    論詩五首原文_論詩五首的賞析_古詩文
  • 題弟侄書堂

    杜荀鶴唐代〕何事居窮道不窮,亂時還與靜時同。家山雖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禮樂風。窗竹影搖書案上,野泉聲入硯池中。少年
    論詩五首原文_論詩五首的賞析_古詩文
  • 多歧亡羊

    列禦寇〔先秦〕楊子之鄰人亡羊,既率其黨,又請楊子之豎追之。楊子曰:“嘻!亡一羊何 追者之眾?”鄰人曰:“多歧路。”
  • 春有百花秋有月

    無門慧開禪師〔宋代〕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論詩五首原文_論詩五首的賞析_古詩文
  • 鄭人逃暑

    李昉等〔宋代〕鄭人有逃暑於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以從陰。及至暮,反席於樹下。及月流影移,復徙衽以從陰,而患露
  • 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柳宗元唐代〕二十一日,宗元白:辱書雲,欲相師。仆道不篤,業甚淺近,環顧其中,未見可師者。雖常好言論,為文章,甚不
  • 放言五首·其五

    白居易唐代〕泰山不要欺毫末,顏子無心羨老彭。松樹千年終是朽,槿花一日自為榮。何須戀世常憂死,亦莫嫌身漫厭生。生去
  • 錢若賡斷鵝

    褚人獲〔清代〕明萬曆中,錢若賡守臨江,有異政。有鄉人持一鵝入市,寄店中後他往。還,索鵝,店主賴之,云:“群鵝我鵝也
    論詩五首原文_論詩五首的賞析_古詩文
  • 行路難

    盧照鄰唐代〕君不見長安城北渭橋邊,枯木橫槎臥古田。昔日含紅復含紫,常時留霧亦留煙。春景春風花似雪,香車玉輿恆闐咽
  • 邴原泣學

    李贄明代〕邴原少孤,數歲時,過書舍而泣。師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傷,貧者易感。夫書者,凡得學者,有親
    論詩五首原文_論詩五首的賞析_古詩文
  • 雪梅

    盧鉞宋代〕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論詩五首原文_論詩五首的賞析_古詩文
  • 山中五絕句。澗中魚

    白居易唐代〕海水桑田欲變時,風濤翻覆沸天池。鯨吞蛟斗波成血,深澗游魚樂不知。
    論詩五首原文_論詩五首的賞析_古詩文
  • 詩二首

    王梵志唐代〕我有一方便, 價值百匹練。相打長伏弱, 至死不入縣。他人騎大馬, 我獨跨驢子。回顧擔柴漢, 心下較些
    論詩五首原文_論詩五首的賞析_古詩文
  • 行路難三首

    李白唐代〕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閒來
  •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 陪侍御叔華登樓歌

    李白唐代〕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
論詩五首原文_論詩五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