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魯郡堯祠亭上宴別杜補闕、范侍御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原文

我覺秋興逸,誰雲秋興悲。
山將落日去,水與晴空宜。
魯酒白玉壺,送行駐金羈。
歇鞍憩古木,解帶掛橫枝。
歌鼓川上亭,曲度神飆吹。
雲歸碧海夕,雁沒青天時。
相失各萬里,茫然空爾思。

詩詞問答

問:《秋日魯郡堯祠亭上宴別杜補闕、范侍御》的作者是誰?答:李白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五古
問:李白的名句有哪些?答:李白名句大全

書法欣賞

李白秋日魯郡堯祠亭上宴別杜補闕、范侍御書法作品欣賞
秋日魯郡堯祠亭上宴別杜補闕、范侍御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我覺得感懷秋日會使人放逸,誰卻說使人悲愁呢?
群山帶走斜陽落日,綠水與藍天相映成趣。
用玉壺裝上魯酒,為君送行請君暫且駐馬。
把馬停放在古樹旁,解下錦帶掛在橫出的樹枝上面。
水中堯祠亭歌鼓齊鳴,曲調悠揚遠飛雲天。
日暮時雲靄漸退向天邊,大雁消失在茫茫的青天中。
我們三人分別相距萬里,茫然之中只有愁思種種。

注釋
魯郡:即兗州,在今山東曲阜、兗州一帶。堯祠:在河南道兗州瑕丘縣(今屬山東),約在今山東兗州縣東北。《元和郡縣誌》:“堯祠,在縣東南七里,洙水之右。”杜補闕、范侍御:均李白友人,名字、生平不詳。補闕:是門下省屬官,掌管供奉、諷諫。侍御:御史台屬官殿中侍御史、監察御史之簡稱。
秋興:因秋起興。逸:安逸恬樂。
將:帶的意思。
宜:適合,協調。
駐金羈:猶停馬。金羈,用金鑲制的馬絡頭,這裡指馬。
憩古木:在古樹下休息。
橫枝:橫生的樹枝。
歌鼓:唱歌打鼓。川上亭:水上的亭子,指堯祠亭。
曲度:曲調。曹丕《典論·論文》:“譬諸音樂,曲度雖均,節奏同檢。”這裡指音樂。神飆:疾風。
碧海:綠色的大海。
沒:消逝。
相失:離散的意思。
茫然:猶惘然,惆悵貌。空爾思:徒然思念你們。爾,指杜、范二人。

詩文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詩。宴送的杜補闕、范侍御均為李白友人。
  詩一開頭緊扣題中“秋日”,抒發時令感受。自宋玉在《九辯》中以“悲哉秋之為氣也”句開篇,後來的文人墨客都是一片悲秋之聲,李白卻偏說“我覺秋興逸”,格調高昂,不同凡響。“我覺”、“誰雲”都帶有強烈的主觀抒 * 彩,富有李白的藝術個性;兩名對照鮮明,反襯出詩人的豪情逸致。一、二句定下基調,別宴的帷幕便徐徐拉開。
  三、四兩句寫別宴的具體時間和場景:傍晚,綿延的群山帶走了落日;堯祠亭上下,清澈的水流同萬里晴空相映成趣。詩人抓住群山、落日、水流、晴空等景物,賦予自己的想像,用“將”、“與”二字把它們連成一體,既使這些自然景色獲得了個性和活力,為首句的“秋興逸”作註腳,又進一步烘託了詩人歡樂的心情。接著,正面描寫別宴:席上已擺好玉壺美酒,主賓們已止步下馬,有的正在安置馬匹休息,有的解下衣帶掛在橫生的樹枝上,大家開懷暢飲,並且歌唱的歌唱,奏曲的奏曲,歡快的樂曲聲疾風似地飄蕩在堯祠亭的四周,響徹雲霄。詩人的感情同各種富有特徵的物件、動作和音響效果等交融在一起,氣氛一句比一句濃烈,感情一層比一層推進,表現出詩人和友人們異乎尋常的樂觀、曠達,一掃一般送別詩那種常見的哀婉、悲切之情,而顯得熱烈、奔放。
  宴席到這時,顯然已是高潮。時近黃昏,白雲飄向碧海,大雁從晴空飛逝。這兩句既同“山將落日去,水與晴空宜”相照應,又隱隱襯托出詩人和友人們臨別之際相依相戀的深厚情宜。宴席從高潮自然過渡到尾聲。最後,全詩以“相失各萬里,茫然空爾思”作結,酒酣席散,各奔一方,留下的是無盡的離情別緒。
  李白這首詩,既是送別,又是抒情。把主觀的情感融注到被描寫的各種對象之中,語言自然而誇張,層次分明而有節奏,增強了全詩的藝術感染力量。尤其可貴的是,詩的格調高昂、明快、豪放,讀來令人神思飛越,心胸開闊。
(趙孝思)

標籤:秋天送別豪放抒情

詩詞推薦

  • 南歌子(感舊)

    蘇軾宋代〕寸恨誰雲短,綿綿豈易裁。半年眉綠未曾開。明月好風閒處、是人猜。春雨消殘凍,溫風到冷灰。尊前一曲為誰哉
    秋日魯郡堯祠亭上宴別杜補闕、范侍御原文_秋日魯郡堯祠亭上宴別杜補闕、范侍御的賞析_古詩文
  • 春夜洛城聞笛 / 春夜洛陽城聞笛

    李白唐代〕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秋日魯郡堯祠亭上宴別杜補闕、范侍御原文_秋日魯郡堯祠亭上宴別杜補闕、范侍御的賞析_古詩文
  • 金縷曲·姜西溟言別賦此贈之

    納蘭性德清代〕誰復留君住。嘆人生、幾翻離合,便成遲暮。最憶西窗同剪燭,卻話家山夜雨。不道只、暫時相聚。袞袞長江蕭蕭
    秋日魯郡堯祠亭上宴別杜補闕、范侍御原文_秋日魯郡堯祠亭上宴別杜補闕、范侍御的賞析_古詩文
  • 黃金縷

    秦覯宋代〕妾本錢塘江上住,花落花開,不管流年度。燕子銜將春色去,紗窗幾陣黃梅雨。 斜插犀梳雲半吐,檀板輕敲,唱
  • 漢宮春·會稽蓬萊閣懷古

    辛棄疾宋代〕秦望山頭,看亂雲急雨,倒立江湖。不如雲者為雨,雨者云乎。長空萬里,被西風、變滅須臾。回首聽,月明天籟
  • 雜詩二首

    孔融兩漢〕岩岩鐘山首,赫赫炎天路。高明曜雲門,遠景灼寒素。昂昂累世士,結根在所固。呂望老匹夫,苟為因世故。管仲
  • 解語花·上元

    周邦彥宋代〕風消絳蠟,露浥紅蓮,燈市光相射。桂華流瓦。纖雲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纖腰一把。簫鼓喧,人
    秋日魯郡堯祠亭上宴別杜補闕、范侍御原文_秋日魯郡堯祠亭上宴別杜補闕、范侍御的賞析_古詩文
  •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唐代〕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
    秋日魯郡堯祠亭上宴別杜補闕、范侍御原文_秋日魯郡堯祠亭上宴別杜補闕、范侍御的賞析_古詩文
  • 石魚湖上醉歌

    元結唐代〕序:漫叟以公田米釀酒,因休暇,則載酒於湖上,時取一醉。歡醉中,據湖岸,引臂向魚取酒,使舫載之,偏飲坐
    秋日魯郡堯祠亭上宴別杜補闕、范侍御原文_秋日魯郡堯祠亭上宴別杜補闕、范侍御的賞析_古詩文
  • 初入淮河四絕句·其三

    楊萬里宋代〕兩岸舟船各背馳,波痕交涉亦難為。只余鷗鷺無拘管,北去南來自在飛。
    秋日魯郡堯祠亭上宴別杜補闕、范侍御原文_秋日魯郡堯祠亭上宴別杜補闕、范侍御的賞析_古詩文
  • 山鬼謠·問何年

    辛棄疾宋代〕雨岩有石,狀怪甚,取《離騷》《九歌》,名曰“山鬼”,因賦《摸魚兒》,改今名。問何年、此山來此?西風落
  • 贈秀才入軍

    嵇康魏晉〕鴛鴦于飛,肅肅其羽。朝游高原,夕宿蘭渚。邕邕和鳴,顧眄儔侶。俛仰慷慨,優遊容與。鴛鴦于飛,嘯侶命儔。
  • 插花吟

    邵雍宋代〕頭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身經兩世太平日,眼見四朝全盛時。況復筋骸粗康健,那堪時節正芳菲。酒涵
    秋日魯郡堯祠亭上宴別杜補闕、范侍御原文_秋日魯郡堯祠亭上宴別杜補闕、范侍御的賞析_古詩文
  • 重疊金·壬寅立秋

    黃升宋代〕西風半夜驚羅扇。蛩聲入夢傳幽怨。碧藕試初涼。露痕啼粉香。清冰凝簟竹。不許雙鴛宿。又是五更鐘。鴉啼金井
    秋日魯郡堯祠亭上宴別杜補闕、范侍御原文_秋日魯郡堯祠亭上宴別杜補闕、范侍御的賞析_古詩文
  • 浣溪沙

    周邦彥宋代〕樓上晴天碧四垂,樓前芳草接天涯。勸君莫上最高梯。新筍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聽林表杜鵑啼。
    秋日魯郡堯祠亭上宴別杜補闕、范侍御原文_秋日魯郡堯祠亭上宴別杜補闕、范侍御的賞析_古詩文
  •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 陪侍御叔華登樓歌

    李白唐代〕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
  • 武陵桃源送人

    包融唐代〕武陵川逕入幽遐,中有雞犬秦人家。先時見者為誰耶?源水今流桃復花。
  • 熱海行,送崔侍御還京

    岑參唐代〕側聞陰山胡兒語,西頭熱海水如煮。海上眾鳥不敢飛,中有鯉魚長且肥。岸傍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遙旋滅。蒸沙
    秋日魯郡堯祠亭上宴別杜補闕、范侍御原文_秋日魯郡堯祠亭上宴別杜補闕、范侍御的賞析_古詩文
  • 瑞龍吟·送梅津

    吳文英宋代〕黯分袖。腸斷去水流萍,住船系柳。吳宮嬌月嬈花,醉題恨倚,蠻江豆蔻。吐春繡。筆底麗情多少,眼波眉岫。新
  • 畫堂春·寄子由

    蘇軾宋代〕柳花飛處麥搖波,晚湖淨鑒新磨。小舟飛棹去如梭,齊唱采菱歌。平野水雲溶漾,小樓風日晴和。濟南何在暮雲多
    秋日魯郡堯祠亭上宴別杜補闕、范侍御原文_秋日魯郡堯祠亭上宴別杜補闕、范侍御的賞析_古詩文
秋日魯郡堯祠亭上宴別杜補闕、范侍御原文_秋日魯郡堯祠亭上宴別杜補闕、范侍御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