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宿石頭驛(一作石橋館)

作者:戴叔倫 朝代:唐代

原文

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
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
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
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

詩詞問答

問:《除夜宿石頭驛(一作石橋館)》的作者是誰?答:戴叔倫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五古
問:戴叔倫的名句有哪些?答:戴叔倫名句大全

書法欣賞

戴叔倫除夜宿石頭驛(一作石橋館)書法作品欣賞
除夜宿石頭驛(一作石橋館)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在這寂寞的旅店中有誰來看望慰問,只有一盞孤燈與人相伴相親。
今夜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個夜晚,我還在萬里漂泊未能歸家。
回首前塵竟是一事無成,令人感到悲涼傷心;孤獨的我只有苦笑與酸辛。
愁苦使我容顏變老,兩鬢斑白,在一片嘆息聲中又迎來了一個新春。

注釋
除夜:除夕之夜。石頭驛:在今江西省新建縣贛江西岸。《全唐詩》題 * 曰:“一作石橋館”。
寥落:稀少,冷落。此處有孤獨、寂寞之意。
支離:即分散。《全唐詩》校:“一作羈離”。
愁顏與衰鬢:《全唐詩》校:“一作衰顏與愁鬢”。
又:《全唐詩》校:“一作去”。

詩文賞析

長期飄泊,客中寂寞,又值除夕之夜,還獨自滯跡在他鄉逆旅,此情此景,更何以堪。這首詩就真切地抒寫了詩人當時的際遇,蘊蓄著無窮的感慨和淒涼之情。

此詩當作於詩人晚年任撫州(今屬江西)刺史時期。這時他正寄寓石頭驛(在今江西新建縣贛江西岸),可能要取道長江東歸故鄉金壇(今屬江蘇)。“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起句突兀,卻在情理之中。除夕之夜,萬家團聚,自己卻還是浮沉宦海,奔走旅途,孤零零地在驛館中借宿。長夜枯坐,舉目無親,又有誰來問寒問暖。人無可親,眼下就只有寒燈一盞,搖曳作伴。“誰相問”,用設問的語氣,更能突出旅人悽苦不平之情。“寒燈”,點出歲暮天寒,更襯出詩人思家的孤苦冷落的心情。

一燈相對,自然會想起眼前的難堪處境:“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出句明點題中“除夜”,對句則吐露與親人有萬里相隔之感。清人沈德潛說此句“應是萬里歸來,宿於石頭驛,未及到家也。不然,石城(“石頭城”的簡稱)與金壇相距幾何,而雲萬里乎?”(《唐詩別裁》)這固然是一種理解。但不能因石頭驛與金壇相距不遠,就不能用“萬里”。只要詩人尚未到家,就會有一種遠在天涯的感覺。“萬里”,似不應指兩地間的實際路程,而是就心理上的距離說的。這一聯,摒棄謂語,只用兩個名詞,連同前面的定語“一年將盡”、“萬里未歸”,構成對仗,把悠遠的時間性和廣漠的空間感,對照並列在一起,自有一種暗中俯仰、百感蒼茫的情思和意境,顯示出詩人高超的藝術概括力,具有深沉的形象感染力。

這一晚,多少往事湧上心頭。“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就寫出了這種沉思追憶和憶後重又回到現實時的自我嘲笑。“支離”,本指形體不全,這裡指流離多病。據記載,戴叔倫任官期間,治績斐然。晚年在撫州時曾被誣拿問,後得昭雪。詩人一生行事,抱有濟時之志,而現在不但沒能實現,反落得病骨支離,江湖飄泊,這怎能不感到可笑呢?這“笑”,含蘊著多少對不合理現實的憤慨不平,是含著辛酸眼淚的無可奈何的苦笑。

然而,前景又如何呢?“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一年伊始,萬象更新,可是詩人的愁情苦狀卻不會改變。一個“又”字,寫出詩人年年待歲,迎來的只能是越來越可憐的老境,一年不如一年的悽慘命運。這個結尾,給人以沉重的壓抑感和不盡的悽苦況味。全詩寫情切摯,寄慨深遠,一意連綿,悽惻動人,自非一般無病呻吟者可比。(徐竹心)

詩詞推薦

  • 菩薩蠻

    張元乾宋代〕微雲紅襯餘霞綺。明星碧浸銀河水。猗枕畫檐風。愁生草際蛩。雁行離塞晚。不道衡陽遠。歸恨隔重山。樓高莫憑
  • 客中除夕

    袁凱明代〕今夕為何夕,他鄉說故鄉。看人兒女大,為客歲年長。戎馬無休歇,關山正渺茫。一杯椒葉酒,未敵淚千行。
    除夜宿石頭驛(一作石橋館)原文_除夜宿石頭驛(一作石橋館)的賞析_古詩文
  • 九月九日登長城關

    石茂華〔明代〕朔風萬里入衣多,嘹嚦寒空一雁過。魚澤灘頭嘶獵馬,省嵬城畔看黃河。香醪欲醉茱萸節,壯志還為出塞歌。騁望
  • 送賈訥倅眉

    蘇軾宋代〕老翁山下玉淵回,手植青松三萬栽。父老得書知我在,小軒臨水為君開。試看一一龍蛇活,更聽蕭蕭風雨哀。便與
    除夜宿石頭驛(一作石橋館)原文_除夜宿石頭驛(一作石橋館)的賞析_古詩文
  • 行香子·七夕

    李清照宋代〕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雲階月地,關鎖千重。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星橋鵲駕,經年才
    除夜宿石頭驛(一作石橋館)原文_除夜宿石頭驛(一作石橋館)的賞析_古詩文
  • 生查子 元夕戲陳敬叟

    劉克莊宋代〕繁燈奪霽華。戲鼓侵明發。物色舊時同,情味中年別。淺畫鏡中眉,深拜樓西月。人散市聲收,漸入愁時節。
    除夜宿石頭驛(一作石橋館)原文_除夜宿石頭驛(一作石橋館)的賞析_古詩文
  • 紫騮馬

    李白唐代〕紫騮行且嘶,雙翻碧玉蹄。臨流不肯渡,似惜錦障泥。白雪關山遠,黃雲海戍迷。揮鞭萬里去,安得念春閨。
    除夜宿石頭驛(一作石橋館)原文_除夜宿石頭驛(一作石橋館)的賞析_古詩文
  • 詠懷八十二首·其一

    阮籍魏晉〕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薄帷鑒明月,清風吹我襟。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
    除夜宿石頭驛(一作石橋館)原文_除夜宿石頭驛(一作石橋館)的賞析_古詩文
  • 除夜雪

    陸游宋代〕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
    除夜宿石頭驛(一作石橋館)原文_除夜宿石頭驛(一作石橋館)的賞析_古詩文
  • 春日寄鄉友

    王僧孺南北朝〕旅心已多恨,春至尚離群。翠枝結斜影,綠水散圓文。戲魚兩相顧,游鳥半藏雲。何時不憫默,是日最思君。
    除夜宿石頭驛(一作石橋館)原文_除夜宿石頭驛(一作石橋館)的賞析_古詩文
  • 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元代〕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落燈花棋未收,嘆新豐孤館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
    除夜宿石頭驛(一作石橋館)原文_除夜宿石頭驛(一作石橋館)的賞析_古詩文
  • 靈隱寺月夜

    厲鶚清代〕夜寒香界白,澗曲寺門通。月在眾峰頂,泉流亂葉中。一燈群動息,孤磬四天空。歸路畏逢虎,況聞岩下風。
  • 望月有感

    白居易唐代〕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飢,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月有感,聊書所懷,寄上浮梁大兄、於潛七兄、烏江十五兄,
    除夜宿石頭驛(一作石橋館)原文_除夜宿石頭驛(一作石橋館)的賞析_古詩文
  • 題稚川山水

    戴叔倫唐代〕松下茅亭五月涼,汀沙雲樹晚蒼蒼。行人無限秋風思,隔水青山似故鄉。
    除夜宿石頭驛(一作石橋館)原文_除夜宿石頭驛(一作石橋館)的賞析_古詩文
  • 祝英台近·除夜立春

    吳文英宋代〕翦紅情,裁綠意,花信上釵股。殘日東風,不放歲華去。有人添燭西窗,不眠侵曉,笑聲轉、新年鶯語。舊尊俎。
  • 柳梢青·病酒心情

    黃簡宋代〕病酒心情。喚愁無限,可奈流鶯。又是一年,花驚寒食,柳認清明。天涯翠巘層層。是多少、長亭短亭。倦倚東風
  • 於中好·雁帖寒雲次第飛

    納蘭性德清代〕雁帖寒雲次第飛,向南猶自怨歸遲。誰能瘦馬關山道,又到西風撲鬢時。人杳杳,思依依,更無芳樹有烏啼。憑將
    除夜宿石頭驛(一作石橋館)原文_除夜宿石頭驛(一作石橋館)的賞析_古詩文
  • 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王勃唐代〕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除夜宿石頭驛(一作石橋館)原文_除夜宿石頭驛(一作石橋館)的賞析_古詩文
  • 有杕之杜

    佚名先秦〕有杕之杜,生於道左。彼君子兮,噬肯適我?中心好之,曷飲食之?有杕之杜,生於道周。彼君子兮,噬肯來游?
  • 郢門秋懷

    李白唐代〕郢門一為客,巴月三成弦。朔風正搖落,行子愁歸旋。杳杳山外日,茫茫江上天。人迷洞庭水,雁度瀟湘煙。清曠
    除夜宿石頭驛(一作石橋館)原文_除夜宿石頭驛(一作石橋館)的賞析_古詩文
除夜宿石頭驛(一作石橋館)原文_除夜宿石頭驛(一作石橋館)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