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妃曲二首·其二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代

明妃曲二首·其二原文

明妃初嫁與胡兒,氈車百兩皆胡姬。
含情1/1欲語獨無處,傳與琵琶心自知。
黃金桿撥春風手,彈看飛鴻勸胡酒。
漢宮侍女暗垂淚,沙上行人卻回首。
漢恩自淺胡恩深,人生樂在相知心。(胡恩 一作:胡自)
可憐青冢已蕪沒,尚有哀弦留至今。

詩詞問答

問:明妃曲二首·其二的作者是誰?答:王安石
問:明妃曲二首·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明妃曲二首·其二是什麼體裁?答:詞
問:王安石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安石名句大全

王安石明妃曲二首·其二書法欣賞

王安石明妃曲二首·其二書法作品欣賞
明妃曲二首·其二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明妃當初嫁給胡人的時候,身旁上百兩的氈車上乘坐的都是胡人女子。
她多想找個人說話但無處可說,只能將自己的心語寄託於琵琶聲中。
黃金桿撥撥動琴弦,彈出美妙聲音,彈起琵琶仰望空中飛鴻勸著胡酒。
隨嫁的漢宮侍女暗中垂淚,行走在大漠上的返國者頻頻回首。
漢朝之恩實在是淺薄啊,胡人之恩還要更深,人生的歡樂在於心與心相知。
可憐王昭君的青冢已經荒蕪埋沒,還是有悲哀的樂曲流傳至今。

注釋
“氈車”句:寫匈奴派了大隊胡姬來接昭君。《詩經·召南·鵲巢》:“之子于歸,百兩御之。”寫貴族女子出 嫁,陪從很多。兩:同輛。
桿撥:彈琵琶的工具。
春風手:形容手能彈出美妙的聲音。
漢宮侍女:指陪昭君遠嫁的漢官女。
青冢:杜甫詩中有“獨留青冢向黃昏”及“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諸句,此用其意。相傳昭君墓上的草常青,故名青冢,在今呼和浩特市南。

詩文賞析

這首詩描寫王昭君入胡及其在胡中的情況與心情,並委曲深入地刻畫昭君心事,突出其民族大義,塑造了一個可悲且可敬的明妃形象。全詩語言矜煉深雅, * 婉麗,藝術手法多樣,風格鮮明獨特。作品命題新穎,遭致紛紛議論,在文學史上產生過廣泛影響。

“明妃初嫁與胡兒,氈車百兩皆胡姬。”兩句寫明妃(王昭君)嫁胡,胡人以氈車百輛相迎。《詩經》上有“之子于歸,百兩(同‘輛’)御(迎接)之”的詩句,可見胡人是以迎接王姬之禮來迎明妃。在通常情況下,禮儀之隆重,反映恩義之深厚,為下文“胡(恩)自深”作了伏筆。其中“皆胡姬”三字,又為下文“含 * 說獨無處”作伏筆。

關於明妃對此的反應,詩中寫她“含 * 說獨無處,傳與琵琶心自知”。梅堯臣《依韻和原甫昭君辭》中也說:“情語既不通,豈止腸九回?”他們意思是說明妃與胡人言語也不通,談不上“知心”,所以哀而不樂。

王安石通過在詩中突出一個細節描繪來表現明妃的“哀”情:明妃一面手彈琵琶以“勸胡”飲酒,一面眼“看飛鴻”,心向“塞南”。通過這一細節,巧妙地刻畫了明妃內心的矛盾與痛苦。接著,他又用明妃所彈的琵琶音調,感動得“漢宮侍女暗垂淚,沙上行人卻回首”,聽者被感動到這個地步,則彈者之內心痛苦自不待言。“哀弦”之哀,是從聽者的反應中寫出的。

前面是明妃入胡及其在胡中的情況與心情的描寫;末四句則是進一步加以分析、議論。這四句分為三層:

第一層是“漢恩自淺胡自深”——明妃在漢為禁閉於長門中的宮女,又被當作禮物送去“和番”,所以“漢恩”是“淺”的;胡人對她以“百輛”相迎,“恩”禮相對較“深”。這句講的是事實。

第二層講“人生樂在相知心”,這是講人之常情。如果按此常情,明妃在胡就應該樂而不哀了。然而事實卻不是這樣。

這就接入第三層:明妃在胡不樂而哀,其“哀弦”尚“留至今”,當時之哀可想而知。明妃之心之所以與常情不同,是因為她深明大義,不以個人恩怨得失改變心意,而況胡人也並非“知心”。

四句分三層,中有兩個轉折,有一個矛盾,只有把其中曲折、跳宕理清,才能看出王安石的“用意深”及其“眼孔心胸大”處(方東樹《昭昧詹言》)。南宋初,范沖“對高宗論此詩,直斥為壞人心術,無父無君”(李壁註解中的話,此據《唐宋詩舉要》轉引),完全是沒有懂得此詩。范沖是范祖禹之子,范祖禹是一貫反對新法的人,挾嫌攻擊,更不足據。其實王安石這樣描寫明妃,這樣委曲深入地刻畫明妃心事,用以突出民族大義,恰恰是可以“正人心,厚風俗”的,在當時是針對施宜生、張元之流而發的,對後人也有教育意義。

《明妃曲二首》體現出王安石注意刻畫人物的特點,從描繪人物“意態”,到解剖人物心理,有渲染,有烘托,有細節描寫,相當於是把寫小說的一些手法用入詩中。而在“用筆布置逆順”及“章法疏密伸縮裁剪”等方面,則又是把韓愈、柳宗元等古文家的技法用來寫詩。這樣,就使詩歌的藝術手法更加多樣化,詩歌的表現能力更強。由於兩者結合得較好,故雖以文為詩,而形象性並不因之減弱,此詩末四句以形象來進行議論,即其明證。王安石既以小說手法與古文筆法來寫詩,讀者也就應以讀小說、讀古文之法來讀它,才能讀懂詩。

標籤:詠史懷古懷才不遇抒情寫人

詩詞推薦

  • 西施詠

    王維唐代〕艷色天下重,西施寧久微。朝為越溪女,暮作吳宮妃。賤日豈殊眾,貴來方悟稀。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羅衣。君寵
    明妃曲二首·其二原文_明妃曲二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漁家傲·三十年來無孔竅

    黃庭堅宋代〕三十年來無孔竅,幾回得眼還迷照。一見桃花參學了。呈法要,無弦琴上單于調。摘葉尋枝虛半老,看花特地重年
    明妃曲二首·其二原文_明妃曲二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晉獻公殺世子申生

    佚名先秦〕晉獻公將殺其世子申生,公子重耳謂之曰:“子盍言子之志於公乎?”世子曰:“不可。君安驪姬,是我傷公之心
  • 乞食

    陶淵明魏晉〕飢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門拙言辭。主人解余意,遺贈豈虛來。談諧終日夕,觴至輒傾杯。情欣
  • 戀情深·玉殿春濃花爛熳

    毛文錫唐代〕玉殿春濃花爛熳,簇神仙伴。羅裙窣地縷黃金,奏清音。酒闌歌罷兩沉沉,一笑動君心。永願作鴛鴦伴,戀情深。
  • 蝶戀花·出塞

    納蘭性德清代〕今古河山無定據。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吹老丹楓樹。從前幽怨應無數。鐵馬金戈,青冢
    明妃曲二首·其二原文_明妃曲二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題桃花夫人廟

    杜牧唐代〕細腰宮裡露桃新,脈脈無言幾度春。至竟息亡緣底事?可憐金谷墮樓人。
    明妃曲二首·其二原文_明妃曲二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馬詩二十三首·其十六

    李賀唐代〕唐劍斬隋公,拳毛屬太宗。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颴風。
  • 執競

    佚名先秦〕執競武王,無競維烈。不顯成康,上帝是皇。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鐘鼓喤喤,磬莞將將,降福穰穰。
  • 賜房玄齡

    李世民唐代〕太液仙舟迥,西園引上才。未曉徵車度,雞鳴關早開。
    明妃曲二首·其二原文_明妃曲二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女冠子·春山夜靜

    李珣五代〕春山夜靜,愁聞洞天疏磬。玉堂虛,細霧垂珠佩,輕煙曳翠裾。對花情脈脈,望月步徐徐。劉阮今何處?絕來書!
    明妃曲二首·其二原文_明妃曲二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觀潮

    蘇軾宋代〕廬山煙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明妃曲二首·其二原文_明妃曲二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東還

    李商隱唐代〕自有仙才自不知,十年長夢采華芝。秋風動地黃雲暮,歸去嵩陽尋舊師。
    明妃曲二首·其二原文_明妃曲二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永遇樂·投老空山

    辛棄疾宋代〕檢校停雲新種杉松,戲作。時欲作親舊報書,紙筆偶為大風吹去,末章因及之。投老空山,萬鬆手種,政爾堪嘆。
    明妃曲二首·其二原文_明妃曲二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摸魚兒(高愛山隱居)

    張炎宋代〕愛吾廬、傍湖千頃,蒼茫一片清潤。晴嵐暖翠融融處,花影倒窺天鏡。沙浦迥。看野水涵波,隔柳橫孤艇。眠鷗未
    明妃曲二首·其二原文_明妃曲二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寄淮南友人

    李白唐代〕紅顏悲舊國,青歲歇芳洲。不待金門詔,空持寶劍游。海雲迷驛道,江月隱鄉樓。復作淮南客,因逢桂樹留。
    明妃曲二首·其二原文_明妃曲二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

    韓愈唐代〕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莫道官忙身老大,即無年少逐春心。憑君
    明妃曲二首·其二原文_明妃曲二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歲暮到家/歲末到家

    蔣士銓清代〕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 更漏子·出牆花

    晏幾道宋代〕出牆花,當路柳,借問芳心誰有。紅解笑,綠能顰,千般惱亂春。北來人,南去客,朝暮等閒攀折。憐晚秀,惜殘
    明妃曲二首·其二原文_明妃曲二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夜搗衣·收錦字

    賀鑄宋代〕收錦字,下鴛機,淨拂床砧夜搗衣。馬上少年今健否?過瓜時見雁南歸。
    明妃曲二首·其二原文_明妃曲二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明妃曲二首·其二原文_明妃曲二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