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冠子·昨夜夜半

作者:韋莊 朝代:唐代

女冠子·昨夜夜半原文

昨夜夜半,枕上分明夢見,語多時。
依舊桃花面,頻低柳葉眉。
半羞還半喜,欲去又依依。
覺來知是夢,不勝悲。

詩詞問答

問:女冠子·昨夜夜半的作者是誰?答:韋莊
問:女冠子·昨夜夜半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女冠子·昨夜夜半是什麼體裁?答:詞
問:韋莊的名句有哪些?答:韋莊名句大全

韋莊女冠子·昨夜夜半書法欣賞

韋莊女冠子·昨夜夜半書法作品欣賞
女冠子·昨夜夜半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昨天深夜裡,你在我的夢裡翩然出現了。我們說了好多好多的話,發現你依舊還是那么美麗、可愛,像從前一樣面若桃花,頻頻低垂的眼瞼,彎彎的柳葉眉。
看上去好像又有些羞澀,又有些歡喜。該走時卻又頻頻回首,依依不捨。只到醒來才知道是大夢一場,身邊依然空空,自己依然是形單影隻的一個人,心中不覺湧起難忍的悲哀。

注釋
⑴女冠子:詞牌名。
⑵桃花面:據孟棨《本事詩·情感》載:唐詩人崔護嘗於清明獨游長安城南,見一莊居,有女子獨倚小桃柯佇立,而意殊厚。來歲清明,崔又往尋之,剛門扃無人,因題詩於左扉曰:“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後遂以“桃花面”來表示所思念的美女。
⑶柳葉眉:如柳葉之細眉,這裡以“眉”借代為“面”,亦是“低面”的意思。
⑷依依:戀戀不捨的樣子。
⑸勝:盡。

詩文賞析

【評解】

這首《女冠子》,記述了一對戀人離別之後在夢中相見的情景。他倆把臂欷歔,說不盡的離愁別苦。“語多時,依舊桃花面”,特別是“頻低柳葉眉”,“欲去又依依”的神態音容,宛在眼前。然而,夜長夢短,夢醒之後,更令人不勝傷悲。此詞不似多數花間詞之濃艷,而是在清淡中意味深遠,耐得咀嚼。所謂“意婉詞直”,“似直而纖”,別具風味。

【集評】

《歷代詞人考略》稱讚韋莊詞:“能運密入疏,寓濃於淡”。《女冠子》說明了這一特色。

《介存齋論詞雜著》:端己詞清艷絕倫。他的《女冠子》足以說明。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通篇記夢境,一氣趕下。夢中言語,情態皆真切生動。

著末一句翻騰,將夢境點明,凝重而沉痛。韋詞結句多暢發盡致,與溫詞之多含蓄者不同。

這首《女冠子》,寫男子對女子的相思而成夢,夢後而悲的情況。戀人在夢中相見,他倆把臂欷歔,說不盡的離愁別苦。“語多時”,明寫千言萬語,暗扣山高水長。“依舊桃花面”,特別是“頻低柳葉眉”“欲去又依依”的神態音容,宛在眼前。然而,夜長夢短,夢醒之後,更令人不勝傷悲。此詞不似多數花間詞之濃艷,而是在清淡中意味深遠,耐得咀嚼。所謂“意婉詞直”,“似直而纖”,別具風味。

詞的上下片一般都自成段落,如上片寫相別,下片寫相思。這首詞在結構上卻較別致,打破了詞的上下片界限,沒有過片痕跡,一氣呵成。它的前七句寫夢中之歡,後兩句寫夢後之悲。

這首詞的夢境是清晰實在,溫馨甜蜜的,不像另一首《女冠子·四月十七》“空有夢相隨”那樣迷惘惆悵。頭一句點明入夢的時間是“昨夜夜半”。夢境一般虛無縹緲,此夢卻很“分明”。“分明”雖貫穿於夢中,其源卻使人想到來自實境。正由於主人公日思夜想,意中人才會音容常新,活在腦海了,出現在夢中。可見他也是一位與少女同樣痴情的有情郎。這兩句交代入夢,僅僅來開帷幕,已露出明朗的色調。

這是一個旖旎的夢,從綿綿情話開始,到依依惜別為止,恩愛 * ,充滿柔情蜜意。夢中那位少女形象,尤其顯得楚楚動人。“語多時”,明寫千言萬語相思話,暗扣山高水長闊別久。“桃花面”“柳葉眉”是舊時對婦女容貌的形容。那位少女習慣於低面斂眉,在《女冠子·四月十七》的現實中和此首的夢境中是一致的。《女冠子·四月十七》中“忍淚”十個字重在刻畫情態,此首的“依舊”十個字重在反映容貌,兩者互為補充,使少女形象形神俱備。“依舊桃花面”與《女冠子·四月十七》中的“去年今日”的藝術構思脫胎於崔護的《題都城南莊》。事實上這兩位男女主角除了在夢裡相會外,恐怕也很難再在現實中重續舊夢了,不然不會在夢醒之後覺得“不勝悲”的。“半羞半喜”,少女的嬌羞情態如繪。“欲去依依”,看來單寫少女,其實也包括男主人公。兩人難分難解,極希望留住這美好的時光。整個夢境寫得一往情深。

“覺來知是夢,不勝悲。”正當兩情繾綣之際,夢醒了,跌回到嚴酷的現實中,依舊是形單影隻,孤棲獨宿。一個“知”字品出萬般淒涼況味,原來當時並不知是在夢中!夢境作如是觀,而從前他倆花前月下的美境也未嘗不可作如是觀。這個“知”字大有頓悟之感,所以不免悲從中來,感慨萬千。煞尾兩句濃重的悲與前七句甜美的樂形成鮮明的對照,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全詞脈絡分明,層次清楚,深衷淺貌,語短情長。《歷代詞人考略》稱讚韋莊詞:“能運密入疏,寓濃於淡。”《介存齋論詞雜著》說:“端己詞清艷絕倫。”從這首《女冠子》詞中,就足見韋莊詞清淡疏朗、清艷勁直的特徵。

標籤:宋詞三百首婉約愛情離別相思

詩詞推薦

  • 鵲踏枝·叵耐靈鵲多謾語

    佚名五代〕叵耐靈鵲多謾語,送喜何曾有憑據?幾度飛來活捉取,鎖上金籠休共語。比擬好心來送喜,誰知鎖我在金籠里。欲
  • 賀明朝·憶昔花間初識面

    歐陽炯唐代〕憶昔花間初識面,紅袖半遮,妝臉輕轉。石榴裙帶,故將纖纖玉指偷捻,雙鳳金線。碧梧桐鎖深深院,誰料得兩情
  • 無題·八歲偷照鏡

    李商隱唐代〕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十歲去踏青,芙蓉作裙衩。十二學彈箏,銀甲不曾卸。十四藏六親,懸知猶未嫁。十五
    女冠子·昨夜夜半原文_女冠子·昨夜夜半的賞析_古詩文
  • 絕句送巨山

    劉子翬宋代〕二年寄跡閩山寺,一笑翻然向浙江。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還照讀書窗。
  • 菁菁者莪

    佚名先秦〕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見君子,樂且有儀。菁菁者莪,在彼中沚。既見君子,我心則喜。菁菁者莪,在彼中陵。
  • 定風波·自春來

    柳永宋代〕自春來、慘綠愁紅,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鶯穿柳帶,猶壓香衾臥。暖酥消、膩雲嚲,終日厭厭倦梳裹。無那
  • 楊柳枝壽杯詞十八首

    司空圖唐代〕樂府翻來占太平,風光無處不含情。千門萬戶喧歌吹,富貴人間只此聲。撼晚梳空不自持,與君同折上樓時。春風
  • 虞美人·風回小院庭蕪綠

    李煜唐代〕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憑闌半日獨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燭明香暗
    女冠子·昨夜夜半原文_女冠子·昨夜夜半的賞析_古詩文
  • 水調歌頭·送楊民瞻

    辛棄疾宋代〕日月如磨蟻,萬事且浮休。君看檐外江水,滾滾自東流。風雨瓢泉夜半,花草雪樓春到,老子已菟裘。歲晚問無恙
  • 憶故人·燭影搖紅

    王詵宋代〕燭影搖紅,向夜闌,乍酒醒、心情懶。尊前誰為唱《陽關》,離恨天涯遠。無奈雲沉雨散。憑闌乾、東風淚眼。海
  • 點絳唇

    姜夔宋代〕金穀人歸,綠楊低掃吹笙道。數聲啼鳥。也學相思調。月落潮生,掇送劉郎老。淮南好。甚時重到。陌上生春草。
    女冠子·昨夜夜半原文_女冠子·昨夜夜半的賞析_古詩文
  • 清平樂·平原放馬

    張炎宋代〕轡搖銜鐵。蹴踏平原雪。勇趁軍聲曾汗血。閒過昇平時節。茸茸春草天涯。涓涓野水晴沙。多少驊騮老去,至今猶
  • 漁家傲·獨木小舟煙雨濕

    程垓宋代〕獨木小舟煙雨濕。燕兒亂點春江碧。江上青山隨意覓。人寂寂。落花芳草催寒食。昨夜青樓今日客。吹愁不得東風
  • 送韋司馬別

    何遜南北朝〕送別臨曲渚,征人慕前侶。離言雖欲繁,離思終無緒。憫憫分手畢,蕭蕭行帆舉。舉帆越中流,望別上高樓。予起
  • 竹枝詞二首·其一

    劉禹錫唐代〕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踏歌聲 一作: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卻有晴 一
    女冠子·昨夜夜半原文_女冠子·昨夜夜半的賞析_古詩文
  • 浣溪沙·攏鬢新收玉步搖

    韓偓唐代〕攏鬢新收玉步搖,背燈初解繡裙腰,枕寒衾冷異香焦。深院不關春寂寂,落花和雨夜迢迢,恨情殘醉卻無聊。
  • 憶秦娥·與君別

    房舜卿宋代〕與君別。相思一夜梅花發。梅花發。淒涼南浦,斷橋斜月。盈盈微步凌波襪。東風笑倚天涯闊。天涯闊。一聲羌管
    女冠子·昨夜夜半原文_女冠子·昨夜夜半的賞析_古詩文
  • 踏莎行·碧海無波

    晏殊宋代〕碧海無波,瑤台有路。思量便合雙飛去。當時輕別意中人,山長水遠知何處。綺席凝塵,香閨掩霧。紅箋小字憑誰
    女冠子·昨夜夜半原文_女冠子·昨夜夜半的賞析_古詩文
  • 定風波·感舊

    蘇軾宋代〕莫怪鴛鴦繡帶長,腰輕不勝舞衣裳。薄倖只貪遊冶去,何處,垂楊系馬恣輕狂。花謝絮飛春又盡,堪恨。斷弦塵管
    女冠子·昨夜夜半原文_女冠子·昨夜夜半的賞析_古詩文
  • 定風波·為有書來與我

    莊棫清代〕為有書來與我期,便從蘭杜惹相思。昨夜蝶衣剛入夢,珍重,東風要到送春時。  三月正當三十日,占得,春光
女冠子·昨夜夜半原文_女冠子·昨夜夜半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