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登凌歊台感懷

作者:李之儀 朝代:宋代

臨江仙·登凌歊台感懷原文

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過三分。
江山重疊倍銷魂。
風花飛有態,煙絮醉無痕。
已是年來傷感甚,那堪舊恨仍存。
清愁滿眼共誰論。
卻應台下草,不解憶王孫。

詩詞問答

問:臨江仙·登凌歊台感懷的作者是誰?答:李之儀
問:臨江仙·登凌歊台感懷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臨江仙·登凌歊台感懷是什麼體裁?答:詞
問:李之儀的名句有哪些?答:李之儀名句大全

詩文賞析

這首詞,作於李之儀居今當塗期間的某年春天。

凌歊台,南朝宋孝武帝曾建避暑離宮於此。實際上,凌歊台並不很高(據《太平寰宇記》載僅高四十丈 ),只是因周圍平曠,才望得很遠。李之儀的這首詞就是登此台遠望之所得。目的在借景發揮,借登凌歊台以抒發內心的感慨。

“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過三分。江山重疊倍銷魂 。”起首用“偶向”二字,便透露出他平時幽居抑鬱的心情。李之儀雖身在江南,心猶念汴京和故土(李之儀的家鄉在今山東無棣 )。登高以眺遠,自難免引起萬千感觸。但詞人僅用“春光已過三分”一句概括他種種思緒,把無窮的空間感化作有限的時間感,從而收到含蓄蘊藉的審美效果。“ 銷魂”一詞,兼有極度高興和極度傷心兩方面的含義。

“風花飛有態,煙絮墜無痕 。”飛花、墜絮,本都是自然形態的東西;但經過詩人的渲染,便都變成了含情物。飛花,指他人之乘風直上,舞態翩躚,得意非常;墜絮,喻己身之遭謗被逐,墮地沾泥,了無痕跡。

下片點明題意 :“已是年來傷感甚,那堪舊恨仍存!清愁滿眼共誰論?”“傷感甚”,指以往歲月里所遭受的政治打擊。“那堪舊恨仍存”,意味著此刻、此後仍然“舊恨”綿綿。“清愁”,指所觸起的新愁。詞人在“愁”字下加用“滿眼”一詞,便使人覺得愁如春天的遊絲瀰漫空際。至於愁些什麼,詞人並未明言,因此給讀者留下了想像空間。“共誰論”,進一步表明詩人塊然獨處,竟無人可為解愁。

“卻應台下草,不解憶王孫?”卻,這裡作“豈”解,“卻應”即“豈應”。詞人目睹凌高欠台下春草叢生,很自然會聯想起淮南小山《招隱士》中“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的著名詩句。但李之儀這裡的“王孫”指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詞人把歸鄉不得的怨恨歸咎於春草的不解相憶,實乃貌似無理卻至情的說法。

紀昀《 四庫全書總目·姑溪詞提要 》謂李之儀“小令尤清婉、峭蒨,殆不減秦觀。”可謂一語中的,總括了李之儀小詞的特點。這首詞就是明證。

標籤:宋詞精選寫景抒懷

詩詞推薦

  • 漢宮春·立春日

    辛棄疾宋代〕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裊裊春幡。 無端風雨,未肯收盡余寒。 年是時燕子,料今宵夢到西園。 渾未辦黃柑
    臨江仙·登凌歊台感懷原文_臨江仙·登凌歊台感懷的賞析_古詩文
  • 詠路

    鄒浩宋代〕赤路如龍蛇,不知幾千丈。出沒出水間,一下復一上。伊予獨何為,與之同俯仰。
    臨江仙·登凌歊台感懷原文_臨江仙·登凌歊台感懷的賞析_古詩文
  • 馬詩二十三首·其十三

    李賀唐代〕寶玦誰家子,長聞俠骨香。堆金買駿骨,將送楚襄王。
  • 瘞旅文

    王守仁明代〕維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雲自京來者,不知其名氏,攜一子一仆,將之任,過龍場,投宿土苗家。予從籬落間
  • 臨平道中

    道潛宋代〕風蒲獵獵弄清柔,欲立蜻蜓不自由。五月臨平山下路,藕花無數滿汀州。
    臨江仙·登凌歊台感懷原文_臨江仙·登凌歊台感懷的賞析_古詩文
  • 花犯 苔梅

    王沂孫宋代〕古嬋娟,蒼鬟素靨,盈盈瞰流水。斷魂十里。嘆紺縷飄零,難系離思。故山歲晚誰堪寄。琅玕聊自倚。謾記我、綠
  • 憶帝京·薄衾小枕涼天氣

    柳永宋代〕薄衾小枕涼天氣,乍覺別離滋味。展轉數寒更,起了還重睡。畢竟不成眠,一夜長如歲。 也擬待、卻回征轡;又
  • 畫堂春·湔裙獨上小漁磯

    顧貞觀清代〕湔裙獨上小漁磯,襪羅微濺春泥。一篙生綠畫橋低,昨夜前溪。回首楝花風急,催歸暮雨霏霏。撲天香絮擁淒迷,
  • 揚州慢·淮左名都

    姜夔宋代〕淳熙丙申至日,予過維揚。夜雪初霽,薺麥彌望。入其城,則四顧蕭條,寒水自碧,暮色漸起,戍角悲吟。予懷愴
  • 望月懷遠 / 望月懷古

    張九齡唐代〕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臨江仙·登凌歊台感懷原文_臨江仙·登凌歊台感懷的賞析_古詩文
  • 春江花月夜二首

    楊廣隋代〕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夜露含花氣,春潭漾月暉。漢水逢游女,湘川值二妃。
    臨江仙·登凌歊台感懷原文_臨江仙·登凌歊台感懷的賞析_古詩文
  • 楚江懷古三首

    馬戴唐代〕露氣寒光集,微陽下楚丘。猿啼洞庭樹,人在木蘭舟。 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雲中君不降,竟夕自悲秋。
  • 冀州道中

    王冕元代〕我行冀州路,默想古帝都。水土或匪昔,禹貢書亦殊。城郭類村塢,雨雪苦載塗。叢薄聚凍禽,狐狸嘯枯株。寒雲
  • 柳梢青·吳中

    仲殊宋代〕岸草平沙。吳王故苑,柳裊煙斜。雨後寒輕,風前香軟,春在梨花。行人一棹天涯。酒醒處,殘陽亂鴉。門外鞦韆
    臨江仙·登凌歊台感懷原文_臨江仙·登凌歊台感懷的賞析_古詩文
  • 聲聲慢·壽魏方泉

    吳文英宋代〕鶯團橙徑,鱸躍蓴波,重來兩過中秋。酒市漁鄉,西風勝似春柔。宿春去年村墅,看黃雲、還委西疇。鳳池去,信
    臨江仙·登凌歊台感懷原文_臨江仙·登凌歊台感懷的賞析_古詩文
  • 晚次鄂州

    盧綸唐代〕雲開遠見漢陽城,猶是孤帆一日程。估客晝眠知浪靜,舟人夜語覺潮生。三湘衰鬢逢秋色,萬里歸心對月明。舊業
  • 齊天樂·新煙初試花如夢

    吳文英宋代〕新煙初試花如夢,疑收楚峰殘雨。茂苑人歸,秦樓燕宿,同惜天涯為旅。游情最苦。早柔綠迷津,亂莎荒圃。數樹
  • 春夜

    王安石宋代〕金爐香燼漏聲殘,剪剪輕風陣陣寒。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桿。
    臨江仙·登凌歊台感懷原文_臨江仙·登凌歊台感懷的賞析_古詩文
  • 人月圓·雪中游虎丘

    張可久元代〕梅花渾似真真面,留我倚闌桿。雪晴天氣,松腰玉瘦,泉眼冰寒。興亡遺恨,一丘黃土,千古青山。老僧同醉,殘
    臨江仙·登凌歊台感懷原文_臨江仙·登凌歊台感懷的賞析_古詩文
  • 泊秦淮

    杜牧唐代〕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臨江仙·登凌歊台感懷原文_臨江仙·登凌歊台感懷的賞析_古詩文
臨江仙·登凌歊台感懷原文_臨江仙·登凌歊台感懷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