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菊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詠菊原文

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
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詩詞問答

問:詠菊的作者是誰?答:白居易
問:詠菊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答:白居易名句大全

白居易詠菊書法欣賞

白居易詠菊書法作品欣賞
詠菊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一夜過後,初降的寒霜輕輕地附在瓦上,使得芭蕉折斷,荷葉傾倒。
耐寒的只有東邊籬笆旁的菊花,它花蕊初開,讓早晨多了一份清香。

注釋
金粟:黃色的花蕊。

詩文賞析

初降的霜輕輕的附著在瓦上,芭蕉和荷花無法耐住嚴寒,或折斷,或歪斜,惟有那東邊籬笆附近的菊花,在寒冷中傲然而立,金粟般的花蕊初開讓清晨更多了一絲清香。

夜裡寒霜襲來,本來就殘破的芭蕉和和殘荷看起來更加不堪。只有籬笆邊的菊花,金黃色的花朵在清晨的陽光下看起來更加艷麗。用霜降之時,芭蕉的新折和荷葉的殘敗來反襯東籬菊的清絕耐寒。此詩讚賞菊花凌寒的品格。

整詩是借詠菊之耐寒傲冷逸清香亮霜景,自況言志的。

標籤:詠物菊花品格

詩詞推薦

  • 賀新郎·賦琵琶

    辛棄疾宋代〕鳳尾龍香撥。自開元霓裳曲罷,幾番風月?最苦潯陽江頭客,畫舸亭亭待發。記出塞、黃雲堆雪。馬上離愁三萬里
    詠菊原文_詠菊的賞析_古詩文
  • 飲酒 其五

    陶淵明魏晉〕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
    詠菊原文_詠菊的賞析_古詩文
  • 勁草行

    王冕元代〕中原地古多勁草,節如箭竹花如稻。白露灑葉珠離離,十月霜風吹不倒。萋萋不到王孫門,青青不蓋讒佞墳。游根
  • 次韻酬吳德夫去秋送行之作

    趙蕃宋代〕湘西一杯酒,渺渺紅葉換。江東千里雲,落落黃犬嘆。人生七十稀,百里九十半。初期枉車馬,近乃遺札翰。小遲
  • 側犯·詠芍藥

    姜夔宋代〕恨春易去。甚春卻向揚州住。微雨。正繭栗梢頭弄詩句。紅橋二十四,總是行雲處。無語。漸半脫宮衣笑相顧。金
  • 獄中上樑王書

    鄒陽兩漢〕臣聞忠無不報,信不見疑,臣常以為然,徒虛語耳。昔荊軻慕燕丹之義,白虹貫日,太子畏之;衛先生為秦畫長平
  • 讀《山海經》 其五

    陶淵明魏晉〕翩翩三青鳥,毛色奇可憐。朝為王母使,暮歸三危山。我欲因此鳥,具向王母言∶在世無所須,惟酒與長年。
    詠菊原文_詠菊的賞析_古詩文
  • 水龍吟 落葉

    王沂孫宋代〕曉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國淒涼早。蕭蕭漸積,紛紛猶墜,門荒徑悄。渭水風生,洞庭波起,幾番秋杪。想重崖半沒
  • 雙雙燕·滿城社雨

    張惠言清代〕滿城社雨,又喚起無家,一年新恨。花輕柳重,隔斷紅樓芳徑。舊壘誰家曾識,更生怕、主人相問。商量多少雕檐
    詠菊原文_詠菊的賞析_古詩文
  • 望海樓

    米芾宋代〕雲間鐵瓮近青天,縹緲飛樓百尺連。三峽江聲流筆底,六朝帆影落樽前。幾番畫角催紅日,無事滄洲起白煙。忽憶
    詠菊原文_詠菊的賞析_古詩文
  • 詠虞美人花

    吳信辰〔清代〕怨粉愁香繞砌多,大風一起奈卿何。烏江夜雨天涯滿,休向花前唱楚歌。
    詠菊原文_詠菊的賞析_古詩文
  • 詠白海棠

    曹雪芹清代〕斜陽寒草帶重門,苔翠盈鋪雨後盆。玉是精神難比潔,雪為肌骨易銷魂。芳心一點嬌無力,倩影三更月有痕。莫謂
    詠菊原文_詠菊的賞析_古詩文
  • 雙雙燕·詠燕

    史達祖宋代〕過春社了,度簾幕中間,去年塵冷。差池欲住,試入舊巢相併。還相雕梁藻井,又軟語商量不定。飄然快拂花梢,
    詠菊原文_詠菊的賞析_古詩文
  • 浣溪沙·二月和風到碧城

    晏幾道宋代〕二月和風到碧城。萬條千縷綠相迎。舞煙眠雨過清明。妝鏡巧眉偷葉樣,歌樓妍曲借枝名。晚秋霜霰莫無情。
  • 詠杜鵑花

    釋擇璘宋代〕蠶老麥黃三月天,青山處處有啼鵑。斷崖幾樹深如血,照水晴花暖欲然。三嘆鶴林成夢寐,前生閬苑覓神仙。小山
  • 憶菊

    曹雪芹明代〕悵望西風抱悶思,蓼紅葦白斷腸時。空籬舊圃秋無跡,瘦月清霜夢有知。念念心隨歸雁遠,寥寥坐聽晚砧痴。誰憐
  • 臨江仙 孤雁

    納蘭性德清代〕霜冷離鴻驚失伴,有人同病相憐。擬憑尺素寄愁邊,愁多書屢易,雙淚落燈前。莫對月明思往事,也知消減年年。
    詠菊原文_詠菊的賞析_古詩文
  • 馬詩二十三首·其二

    李賀唐代〕臘月草根甜,天街雪似鹽。未知口硬軟,先擬蒺藜銜。
  • 李都尉古劍

    白居易唐代〕古劍寒黯黯,鑄來幾千秋。白光納日月,紫氣排鬥牛。有客借一觀,愛之不敢求。湛然玉匣中,秋水澄不流。至寶
    詠菊原文_詠菊的賞析_古詩文
  • 和馬郎中移白菊見示

    李商隱唐代〕陶詩只採黃金實,郢曲新傳白雪英。素色不同籬下發,繁花疑自月中生。浮杯小摘開雲母,帶露全移綴水精。偏稱
    詠菊原文_詠菊的賞析_古詩文
詠菊原文_詠菊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