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室人

作者:江淹 朝代:南北朝

悼室人原文

秋至搗羅紈,淚滿未能開。
風光肅入戶,月華為誰來?
結眉向蛛網,瀝思視青苔。
鬢局將成葆,帶減不須摧。
我心若涵煙,葐蒀滿中懷。

詩詞問答

問:悼室人的作者是誰?答:江淹
問:悼室人寫於哪個朝代?答:南北朝
問:江淹的名句有哪些?答:江淹名句大全

詩文賞析

“秋至搗羅紈,淚滿未能開”,秋天到了,天氣轉涼,照例要另添新衣了。羅、紈都是絲織品,在製衣前先要將其展開放在砧上用杵搗,然後才能製衣。在古代詩歌作品中,搗衣常常用來表現婦女對遠行在外的親人的思念,可是這首詩中,詩人卻因搗衣無人而引起了和妻子生死永訣的巨大悲哀。搗衣、製衣都是婦女的工作,妻子如果在世,此時肯定要忙碌起來了,可如今到了這個時節,妻子卻已永離人世了。面對成疊的羅紈,詩人不覺又潸然淚下。那帛匹上已沾滿了淚水,詩人還在悵然佇立。“未能”二字,見出詩人的內心已由酸痛而至於麻木,他無力也不忍打開那帛匹了。這二句由事及人,由人及情,包含了作者深切的情思。

“風光肅入戶,月華為誰來?”秋風急急地闖進庭院門戶,這才驚動了獨自出神的詩人。皎潔的月光也偏在這個時候不速而至。“月華”暗點詩人一直佇立到夜黑,語似淺而實深。月華本是無情物,可此時詩人卻認定它是有情的,是理解人間的歡樂與悲愁的。那么,如今妻子不在了,它卻照樣把清輝灑向人間,詩人不由得要責問它為誰而來。在他看來,妻子既已不在人世,月華乃至一切,都變得多餘了、毫無意義了。語似不合常理,情意卻異常真切。

“結眉向蛛網,瀝思視青苔”,室中全是蛛網,院內爬滿青苔,一派荒蕪淒涼。這一切,既見得妻子死後,家務無人操持;又見得愛妻一失,詩人已百無聊賴,萬事都不關心。同時,“蛛網”、“青苔”,在這裡又有象徵意義。詩人對妻子的思念之情,亦正如這蛛網一樣纏繞心頭,剪不斷,理還亂,這密布的青苔所顯示的淒涼衰敗,也恰是他此刻心理狀態的形象寫照。這兩句把有形的蛛網、青苔和無形的心理活動巧妙地組合在一起,構成了深邃的意境。“結眉”意即緊鎖眉頭,“結”字正好和蛛網相關聯,構思很巧妙;而“瀝思”一詞更為形象生動,表明那不盡的哀思是從詩人心靈深處一點一滴流滴出來的,是凝結著深切的、全部的愛的。兩句用筆奇巧而渾然無跡,體現了江淹的卓越才思。

“鬢局將成葆,帶減不須摧”,鬢髮猶如雜草般屈曲蓬亂,形體也日見消瘦,以致衣帶顯得寬緩了許多,而詩人也無心去收緊。詩人在這兩句中描繪了自己的形象,讀者仿佛看到了他那形容憔悴、哀毀骨立的模樣。失去親人的痛苦使他無心顧及自己的儀容甚至健康,可見內心的痛苦有多么深重。

“我心若涵煙,葐蒀滿中懷”,葐蒀,煙氣氤氳貌。詩人只覺得心懷中像是包涵了一腔煙氣,那煙在胸中屈曲盤折、流動不定、四處撞擊、無時或止。這兩句用葐蒀煙氣來形容詩人哀思的 * 婉轉和觸處皆是,手法極其精妙,可使人產生無窮聯想。全詩語氣平穩,沒有什麼波瀾,但讀後仍然強烈地感受到作者充滿胸懷的哀傷之情。江淹詩歌中的抒情多數如此,沒有激烈慷慨的噴發,卻有含蓄深沉、持久蘊藉的感染力。

標籤:悼亡思念

詩詞推薦

  • 偶成

    李清照宋代〕十五年前花月底,相從曾賦賞花詩。今看花月渾相似,安得情懷似往時!
    悼室人原文_悼室人的賞析_古詩文
  • 寄歐陽詹

    太原妓唐代〕自從別後減容光,半是思郎半恨郎。欲識舊來雲髻樣,為奴開取縷金箱。
    悼室人原文_悼室人的賞析_古詩文
  • 兩同心

    晏幾道宋代〕楚鄉春晚,似入仙源。拾翠處、閒隨流水,踏青路、暗惹香塵。心心在,柳外青簾,花下朱門。對景且醉芳尊。莫
    悼室人原文_悼室人的賞析_古詩文
  • 南歌子·倭墮低梳髻

    溫庭筠唐代〕倭墮低梳髻,連娟細掃眉。終日兩相思。為君憔悴盡,百花時。
    悼室人原文_悼室人的賞析_古詩文
  • 霜葉飛 重九

    吳文英宋代〕斷煙離緒。關心事,斜陽紅隱霜樹。半壺秋水薦黃花,香噀[1]西風雨。縱玉勒,輕飛迅羽。淒涼誰吊荒台古?
  • 南樓中望所遲客

    謝靈運南北朝〕杳杳日西頹,漫漫長路迫。登樓為誰思?臨江遲來客。與我別所期,期在三五夕。圓景早已滿,佳人猶未適。即事
  • 夜遊宮·葉下斜陽照水

    周邦彥宋代〕葉下斜陽照水。卷輕浪、沈沈千里。橋上酸風射眸子。立多時,看黃昏,燈火市。古屋寒窗底。聽幾片、井桐飛墜
    悼室人原文_悼室人的賞析_古詩文
  • 蘭陵王 春恨

    張元乾宋代〕卷珠箔,朝雨輕陰乍閣。闌乾外、煙柳弄晴,芳草侵階映紅藥。東風妒花惡,吹落梢頭嫩萼。屏山掩、沉水倦熏,
    悼室人原文_悼室人的賞析_古詩文
  • 李白墓

    白居易唐代〕採石江邊李白墳,繞田無限草連雲。可憐荒壟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但是詩人多薄命,就中淪落不過君。
    悼室人原文_悼室人的賞析_古詩文
  • 臨江仙·鬥草階前初見

    晏幾道宋代〕鬥草階前初見,穿針樓上曾逢。羅裙香露玉釵風。靚妝眉沁綠,羞臉粉生紅。流水便隨春遠,行雲終與誰同。酒醒
    悼室人原文_悼室人的賞析_古詩文
  • 華下

    司空圖唐代〕故國春歸未有涯,小欄高檻別人家。五更惆悵回孤枕,猶自殘燈照落花。
    悼室人原文_悼室人的賞析_古詩文
  • 更漏子

    溫庭筠唐代〕相見稀,相憶久,眉淺澹煙如柳。垂翠幕,結同心,待郎熏繡衾。城上月,白如雪,蟬鬢美人愁絕。宮樹暗,鵲橋
    悼室人原文_悼室人的賞析_古詩文
  • 定風波·自春來

    柳永宋代〕自春來、慘綠愁紅,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鶯穿柳帶,猶壓香衾臥。暖酥消、膩雲嚲,終日厭厭倦梳裹。無那
  • 南鄉子·搗衣

    顧貞觀清代〕嘹唳夜鴻驚,葉滿階除欲二更。一派西風吹不斷,秋聲,中有深閨萬里情。片石冷於冰,雨袖霜華旋欲凝。今夜戍
    悼室人原文_悼室人的賞析_古詩文
  • 東風齊著力·電急流光

    納蘭性德清代〕電急流光,天生薄命,有淚如潮。勉為歡謔,到底總無聊。欲譜頻年離恨,言已盡、恨未曾消。憑誰把,一天愁緒
    悼室人原文_悼室人的賞析_古詩文
  • 飲馬長城窟行

    佚名兩漢〕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遠道不可思,宿昔夢見之。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他鄉。他鄉各異縣,輾轉不相見。枯桑
    悼室人原文_悼室人的賞析_古詩文
  • 竹枝

    劉禹錫唐代〕日出三竿春霧消,江頭蜀客駐蘭橈。憑寄狂夫書一紙,住在成都萬里橋。
    悼室人原文_悼室人的賞析_古詩文
  • 蘇幕遮

    范仲淹宋代〕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黯鄉魂,[1]追旅思,[
    悼室人原文_悼室人的賞析_古詩文
  • 子夜四時歌·自從別歡後

    南朝民歌南北朝〕自從別歡後,嘆音不絕響。黃檗向春生,苦心隨日長。
  • 晝夜樂·冬

    趙顯宏元代〕風送梅花過小橋,飄飄。飄飄地亂舞瓊瑤,水面上流將去了。覷絕似落英無消耗,似那人水遠山遙,怎不焦?今日
悼室人原文_悼室人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