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典網>>歷史上的今天>> 1904年>> 1月16日

中國報刊主編、國際問題評論家、作家劉思慕出生

1904年1月16日

劉思慕(1904~1985)

 

中國報刊主編﹑國際問題評論家﹑作家。原名劉燧元,筆名劉穆、尹穆、劉君木、居山、小默,化名劉希哲,廣東新會會城鎮人。

 

【個人簡歷】

 

辛亥革命後隨家遷居廣州,先後入廣州勤業國小、新會縣立中學、 廣州南武中學讀書。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參加抵制日貨的愛國行動, 擔任廣州市學生聯合會學藝部長,與同學籌款出版《猛進》刊物。

 

1923年,劉思慕考入嶺南大學讀文科,課餘到附中兼課,又與同學甘乃光、 梁宗岱等發起組織廣州文學研究會(後成為全國性的新文學團體文學研究會的廣州分會),編輯出版《文學旬刊》, 更積極地投身新文化運動。

 

1925年初,劉思慕加入中國國民黨,6月,參加學校職工罷工和“六·二三”沙基慘案示威遊行。

 

1926 年離開嶺南大學,先後任海軍政治部宣傳科科員、中國國民黨廣東省黨部宣傳部秘書(部長是甘乃光),同時兼任省立女子師範學校教員。11月間,經國民黨政治顧問鮑羅廷介紹,前往蘇聯進入莫斯科中山大學第五班學習,對中國留學生中“左”派與“右”派的鬥爭沒有介入。

 

大革命失敗後,劉思慕離蘇回國,從此脫離國民黨,與進步文化人士交往,先後在北京北新書局、上海遠東圖書公司任編輯,以及在北平今是中學、上海大陸大學、華南大學任教。

 

1932年春,劉思慕自費赴歐,先就讀於法蘭克福德國左派社會民主黨辦的社會科學學院,在柏林參加中國留學生進步組織“旅德華僑反帝國盟”舉辦的讀書會、工人夜校活動, 還參與學校德共支部發起的反法西斯示威遊行,半年後,學校被封, 劉思慕轉往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經濟系學習。

 

1933年秋,劉思慕回國,在上海得到友人介紹,進入共產國際遠東情報局從事地下革命工作,先後在上海、武漢、南京打入國民政府的機關,蒐集情報,譯成英文,提供給第三國際情報局和中共有關部門。

 

1935年4月後,因交通員被捕叛變,劉被特務追捕。但他早已和家人離開武漢,奔逃於蘇、魯、晉各省之間, 最後到了泰山,得到一位在馮玉祥部下任職的朋友向馮伸說, 才得到馮玉祥的掩護,於1936年春逃往日本。他在東京曾翻譯《歌德自傳-詩與真》和撰寫《亡國者的悲哀》等作品發表。

 

1937年“七·七”事變後,他從日本回到上海, 在國際宣傳委員會工作,後被馮玉祥邀往武漢,做講演、宣傳工作。

 

1938 年秋,南下香港, 在胡愈之等創辦的國際新聞社香港分社擔任國際問題專欄作者,同時被選為中國青年新聞記者學會香港分會理事, 並在該會創辦的中國新聞學院講授國際新聞課。

 

1940年夏,赴印度尼西亞,在雅加達華僑辦的《天聲日報》工作。太平洋戰爭爆發後, 他歷盡艱辛回到昆明, 以後在抗日後方歷任滇軍第一旅第二團政治顧問、衡陽《力報》主筆、《廣西日報》主筆、昆明美國新聞處心理作戰部編輯。

 

抗日戰爭勝利後,他先在廣州美國新聞處工作。

 

1945年底, 任香港《華商報》總編輯, 兼中國新聞學院院長, 主講社會研究。

 

1949年9月,他以印尼華僑代表被邀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10月1日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

 

新中國成立後,他先後任上海《新聞日報》總編輯(後兼副社長)和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長、 參加日內瓦會議的中國記者代表團團務委員、北京國際關係研究所副所長兼世界知識出版社社長、總編輯。

 

1957年調任上海《新聞日報》社長、《解放日報》副總編輯。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60年5月,任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

 

1962年後,先後出席第一屆非洲史學會議、 北京國際學術討論會、第二屆亞非會議的專家會議。

 

“文化大革命”期間,劉思慕受到極“左”勢力的迫害, 心身受到摧殘。當他被解除隔離後,將補發的工資9000 元交給黨組織,並闡明作黨費4000元,其餘5000元則認為自己被隔離期間沒有工作,不應得工資,交回組織處理。

 

1979年,他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所長,1980 年任中國史學家代表團副團長出席第十五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

 

劉思慕曾被選為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一、五、六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常務委員。

 

劉思慕於1985年2月21日逝世,終年81歲。

1月16日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