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典網>>歷史上的今天>> 2001年>> 7月23日

不甚完美的波恩協定誕生

2001年7月23日

世界輿論關注的波恩氣候會議,在經過艱難的談判和交易以及無數次瀕臨失敗的邊緣之後,於2001年7月23日終於達成了為各方所接受的妥協。雖然這個結果比1997年的《京都議定書》確定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後退了一步,但總算在最後關頭避免了失敗的命運,因而大體上還是受到國際社會的歡迎,《京都議定書》總算“得救”了。比利時能源大臣德魯茲說:“一個存活下來的不甚完美的協定,畢竟比根本不存在的完美的協定要好。”但是,許多環保組織對波恩協定提出了強烈批評,認為京都協定被打了折扣。
  波恩會議是聯合國氣候保護公約締約國的第六次會議。在2000年的海牙會議宣告失敗,美國宣布退出《京都議定書》之後,對於1997年各締約國確定的在2008年至2012年世界排放二氧化碳總量要比1990年減少5.2%的目標還能不能實現、氣候保護會不會流產等問題,國際社會十分關注。按照《京都議定書》的規定,該協定必須包括工業國家目前55%的排放量,並獲得55個締約國的批准之後方可生效。由於美國一家的排放量就占世界總量的1/4,它的退出便形成了對其它工業國家,尤其是所謂的“雨傘集團”中的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和俄羅斯的壓力。如果它們中的任何一國、特別是排放大戶日本追隨美國,上述目標便無法實現。而種種跡象表明,這幾個國家確實想搬出美國作藉口打退堂鼓。日本就在會議前態度曖昧,成為眾矢之的。德國總理施洛德曾在會前親自打電話給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呼籲他不要因為日本而造成波恩會議失敗。
  然而,正是由於美國的退出,日、加、澳、俄手中才增加了討價還價的籌碼。波恩會議的談判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森林和生態型的農業用地對二氧化碳的吸收作用可不可以計入減排指標;二是上述國家是否可以通過對第三世界國家環保的投資、購買減排指標等變通辦法降低自身減排的硬指標。這兩個問題也是去年海牙會議的爭論焦點。在第一個問題上,走在前列的歐盟曾堅決拒絕美、日、加三國以森林存貯溫室氣體為藉口逃避義務的企圖;在第二個問題上,歐盟主張要設定變通的界限。
  為了爭取波恩會議的成功,把日本、加拿大等國“拉上船”,歐盟在會議談判進程中放棄了原先的立場,同意把森林等納入減排指標的計算當中。在這種情況下,日本等國終於就自身的減排數量作出了承諾,從而為達到55個國家批准的界限開闢了道路。
  波恩會議的缺陷也有兩個方面。其一,如許多環保組織批評的那樣,折扣打得太大,減排就變成了“姿態”。據匡算,按照上述妥協的結果,到2008年至2012年,世界溫室氣體的實際減排量僅能達到1.8%,而不是《京都議定書》規定的5.2%。其二,這次會議未就監督和懲罰機制達成協定。歐盟主張要建立這種機制,日本、加拿大等國卻持反對態度,顯然這是與其千方百計試圖逃避義務的立場一脈相承的。
  宣稱《京都議定書》“無用”、“有錯誤”的美國也出席了這次會議。美國代表團負責人一面堅持對《京都議定書》的拒絕態度,一面又咄咄逼人地表示,如果關係到美國的利益,它就要干預。美國的無理態度在會場內外受到許多團體的批評和嘲諷,它顯得非常孤立。
  波恩會議的一個引人注目之處是,在美國反對、不參與的情況下,178個國家中的絕大多數能就一個全球性問題達成妥協,是具有突出的國際政治意義的。《法蘭克福匯報》的社論說,沒有美國這個惟一超級大國的參與也能達成協定,這絕不是一件無足輕重的邊緣現象。《柏林日報》的社論指出,國際社會第一次顯示出,有時候沒有美國事情也幹得不錯。波恩會議發出的信息是,國際社會、尤其是歐盟表現出了勇氣,證明了他們的自主。歐盟不僅應該在氣候問題上,而且也應該在實際政治中,顯示其“新型的外交舞台上的帶頭作用”。

7月23日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