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典網>>歷史上的今天>> 1966年>> 10月20日

希伯來文小說家阿格農獲諾貝爾獎。

1966年10月20日

1966年10月20日希伯來文小說家阿格農獲諾貝爾獎。_歷史上的今天

阿格農

 

阿格農原名希莫爾·優素福·恰奇克斯,1888年7月16日出生在巴哈奇小鎮上的一個猶太人家庭中,巴哈奇鎮原來位於奧匈帝國加利西亞地區的東部,現屬奧地利。

 

阿格農15歲時即開始創作,自1903年到1906年,他先後用猶太德文、意的緒語和希伯來文寫了大量詩歌、傳說和民間故事,發表在當地的猶太雜誌上。1906年他18歲時,便到一家希伯來文報館工作。

十九世紀末,歐洲各國的猶太資產階級發起“猶太復國運動”,號召“猶太人從世界各地回到巴勒斯坦重建國家”。1897年,在瑞士巴塞爾舉行了首次“復國運動”大會,並成立了“世界猶太復國組織”。年輕的阿格農積極參加了猶太復國運動,於1908年經維也納到達巴勒斯坦,住在雅法城(現為以色列城市),任猶太法院第一書記,並擔任猶太村社公會的秘書。1910年搬到聖城耶路撒冷,專門從事寫作和文學研究。在此期間,他於1909年發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說《被遺棄的妻子們》(Agunot),一舉成名,他用這個篇名《Agunot》的諧音“Agnon”作為筆名,意為漂泊孤單的人。此後這個筆名成了他的正式名字。

1919年5月6日,阿格農同埃絲特-馬克斯結婚,婚後住在柏林。1924年全家返回耶路撒冷,直到他1970年2月17日與世長辭。

阿格農溫文爾雅,待人彬彬有禮,性格十分活潑,他會說流利的希伯來、日耳曼和意的緒語,語言豐富,措詞巧妙,常常引用猶太教法典上的典故和傳說。他生活簡樸,家中圖書館很大,藏書很多,有上千冊歷史書籍和有關耶路撒冷風俗習慣的書籍,其中有一些是不可多得的珍本。阿格農晚年患有心臟病,視力也不佳,但他幾乎每天都堅持寫作,還不斷修改和校訂他的早期作品。他至死都是一個虔誠的猶太教教徒,一絲不苟地遵守著祖先遺留下來的宗教習慣。

阿格農是位多產作家。一生著有六十餘篇作品,短篇、中篇、長篇小說都有,以短篇小說為主。作品的內容主要取材於十九世紀以來猶太人的生活。代表作有《新婚的華蓋》、《夜間來客》、《就在昨天》等。

阿格農被西方文學界譽為現代希伯來文學巨匠。確實,他對希伯來文作過深入的研究,除了早期有少數作品是用猶太德文和意的緒語寫的以外,絕大多數作品都是用希伯來文創作的。這同他的“復國”思想密切相關。十九世紀末,猶太復國主義者為了使猶太人具備民族意識,決定復興希伯來文,阿拉伯文學界普遍認為希伯來文的復興標誌著猶太復國主義文學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此外,他在作品中使用的語言多出自猶太教法典和俄國、波蘭的哈西德派著作,他認為神的語言和世俗語言一脈相通,不可割裂。

阿格農的作品版本繁多,其中有兩種大不相同的文集流行於世。一種是十一卷本;一種是八卷本。

他的作品已被譯成十多種文字,在世界上有一定影響。近年來,我國也己開始翻譯出版他的作品,如短篇小說《逾越節的求愛》。

阿格農除了文學上的成就之外,還是一個狂熱的猶太復國主義者,因此格外受到了以色列政府的重視。以色列政府多次給他戴上桂冠,授予獎勵,甚至在他居住的塔勒皮約特區小街入口處,豎立了一塊牌子,上面寫著醒目大字:“請安靜!阿格農在工作!”

1966年10月20日,瑞典文學院宣布授予阿格農諾貝爾文學獎。授獎的理由是“因為他的深刻而具有特色的敘事藝術,能從猶太人民的生活中汲取主題。”並認為其作品的影響超越了希伯來文的範圍。此外,瑞典文學院還認為阿格農是個現實主義作家,但在頒給他的證書上指出他的作品“始終帶有神秘主義的色彩,甚至描寫灰色的殘酷景象時,也加上不可思議的、詩一般的、神話似的金色光環。”對阿格農的授獎,阿拉伯國家表示了不同意見。在斯德哥爾摩授獎儀式上,阿拉伯國家的大使們說,這次授獎表明了“政治傾向性”。對瑞典文學院關於阿格農作品的影響超越了希伯來文的範圍一說,巴勒斯坦著名作家格桑·卡納法尼表示,這是“文學上的‘貝爾福宣言’”。阿拉伯文學界還認為,阿格農的一些作品公然為以色列侵略擴張政策辯解。如短篇小說《塔布拉》中,女主人公竟宣稱:“我祈求上帝把耶路撤冷的疆界擴大到大馬士革。”在他的長篇小說《海洋之心》中,把黎巴嫩的兩個大城市蘇爾和賽達均劃為以色列的領土。其中還有描寫以色列人逼近土耳其首都的場面。

 

10月20日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