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

歷史字典解釋

比喻卑小的事物。 唐元稹《再酬復言》詩詩、 “顧我不才同培��, 知君險斗敵都盧。 ” ●《左傳·襄公二十四年》: “太叔曰: ‘不然,部婁無松柏。’ ”部婁: 一作“培��”, 小山丘。 大: 通 “太”。 春秋魯襄公時,晉平公向鄭國求取御者,人派宛射犬前往。臨行前,子太叔以小山上沒有松柏作譬,告誡他鄭國太小,不可與大國的人分庭抗禮。

歷史典故推薦:人神共憤

舊時形容民憤之大,達於極點。《舊唐書.於崸( ㄉㄧˊ í 滌)傳》:“崸頃擁節旄,肆行暴虐,人神共憤,法令不容。” 主謂 人和神都很憤怒。形容民憤極大。語本《北齊書·高乾傳》:“今社稷阽危,人神憤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培??歷史

相關歷史

培??_培??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