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保太監下西洋

歷史字典解釋

明初大規模的遠洋航行。三保太監,即宦官鄭和(1371-1435年),本姓馬,名文和,小字三保,回族,雲南人,其祖與父都到過 * 教聖地麥加,所以他幼時就對外洋情況有所了解。明初入宮做宦官,從燕王朱棣起兵有功,賜姓,任內官監太監,故稱三保太監。朱棣即位後,欲招諭各國,便於永樂三、年(1405年)派遣鄭和與副使王景弘部27800餘人,乘“寶船”62艘,遠航西洋(當時稱汶萊以西的海洋為西洋)。船隊從蘇州劉家港啟航,到占城、爪哇、蘇門答臘、錫蘭等地,經印度西岸折回,至永樂五年(1407年)返國。以後的28年裡,又先後7次遠航,經30餘國和地區,最遠曾達非洲東岸、紅海和 * 教聖地麥加。所乘的船,最大艦隻長44丈4尺,闊18丈,可容1000人。鄭和每到一地,都以瓷器、絲綢、銅鐵器和金銀等物,換取當地特產,與亞非各國加強聯繫。

【出典】:

《明史》卷304《宦官列傳一·鄭和傳》7768頁:“和經事三朝,先後七奉使,所歷……凡三十餘國。所取無名寶物,不可勝計,而中國耗費亦不。自宣德以還,遠方時有至者,要不如永樂時,而和亦老且死。自和後,凡將命海表者,莫不盛稱和以夸外番,故俗傳三保太監下西洋,為明初盛事雲。”

詞語分解

  • 西洋的解釋 指西方的歐美各國所貨西洋珠。;; 明; 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三事》西洋畫家。;; 蔡元培《圖畫》西洋之圖畫詳細解釋. 南宋 始將今 南海 以西海洋及沿海各地稱為“西洋”。 明 永樂 至 宣德 鄭和

歷史典故推薦:連城寶重

比喻人才不凡。唐杜甫《送趙十七明府之縣》詩: “連城為寶董,茂宰得才新。山雉迎舟楫,江花報邑人。” 參見:○價值連城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三保太監下西洋歷史

相關歷史

三保太監下西洋_三保太監下西洋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