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貫而入

魚貫而入怎么寫好看

魚貫而入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為“魚貫而進”。象游魚似的一個接一個地前進或進入。鄧艾(197-264年),字士載,義陽棘陽(今河南新野東北)人。初為司馬懿掾屬,建議在兩淮屯田,廣開漕渠。後為鎮西將軍,與將姜維相拒。公元263年,與鍾會分兵滅蜀。後鍾會誣他謀反,被殺。主曹奐景元四年(263年),鄧艾與鍾會受命分道伐蜀。姜維退劍閣,鍾會攻之不克。鄧艾兵偷渡陰平,直插蜀漢心臟。行軍途中,山高谷深,道路崎嶇艱險,以致於架橋鑿山,開路前行。鄧艾常用毯子裹身,由山上滾下。士兵則手攀樹木,沿著山崖,象魚似的一個挨一個前進。

【出典】:

《三國志·魏書》《鄧艾傳》卷28第779頁:“艾自陰平道行無人之地七百餘里,鑿山通道,造作橋閣……艾以毯自裹,推轉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

【例句】:

明·丹丘《荊釵記·春科》:“左右,舉子入試者,用意搜檢,以防懷挾。著他魚貫而進。”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六十七回:“眾才女除卞、孟兩家姊妹在後,其餘都是按名魚貫而入。”


偏正 如魚頭尾相接般連續進入。賢亮《小說中國》:“唐太宗在高高的門樓上看到一個個士子魚貫而入,畢恭畢敬地‘投考’,高興得笑道:‘天下英雄盡入我彀中矣!’”△用於形容單行列隊而入。→魚貫而行←→魚貫而出 一擁而上 一哄而起

詞語分解

  • 魚貫的解釋 形容前後接連著,像魚群遊動一樣無氈衫者各用繩索束腰,攀木掛樹,魚貫而進。;;《三國演義》詳細解釋.游魚先後接續。比喻一個挨一個地依序進行。《三國志·魏志·鄧艾傳》:“山高谷深,至為艱險……將士皆攀木
  • 入的解釋 入 ù 進,由外到內:進入。入夢。 適合,恰好合適:入選。入耳。 進出 筆畫數:; 部首:入; 筆順編號:

歷史典故推薦:委靡不振

委靡:頹喪,不振作。形容精神不振作,頹喪消沉。宋.馬永卿《元城語錄》:“至於嘉祐末年,天下之事,似乎舒緩,委靡不振。”《明史.馮恩傳》:“刑部尚書王時中進退昧幾,委靡不振。”亦作“萎靡不振”。清.頤瑣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魚貫而入歷史

相關歷史

魚貫而入_魚貫而入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