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襟危坐

正襟危坐怎么寫好看

正襟危坐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正襟:整理衣襟。危坐:端正恭敬地坐著。此典指宋忠、賈誼司馬季主講解一番道理之後,隨即端正坐著,表示恭敬。後以此典比喻畢恭畢敬,嚴肅認真。 馬季主,楚(都郢,今湖北江西北南城)人。楚相司馬子期後代,遊學長安(今陝西西安西北),賣卦卜測算吉凶禍福在東市(長安城內綜合性中心市場之一)。漢中大夫(掌顧問應對)宋忠、博士(掌通古今)賈誼在一起談論古之聖人不在朝為官,而常在卜醫者行列中。於是二人來到長安東市賣卜的地方,司馬季主正與幾個弟子在講說。宋忠、賈誼二位大夫上前拜揖,司馬季主打量他們兩人模樣,好像是有知識之人,也就還禮,並叫弟子請他們入坐。坐下後,司馬季主重新解說前面講的內容,辨析天地終始和日月星辰之運行法則,區別仁義之會合,臚列吉凶禍福之符應,前後通講幾千言語,無不順理成章。宋忠、賈誼大為吃驚,頓時明白許多道理。他們重新整理帽帶,端正恭敬地坐著。此典又作“整衣危坐”、“正襟安坐”、“整襟危坐”。

【出典】:

《史記》卷127《日者列傳·司馬季主》3216頁:“二大夫(宋忠、賈誼)再拜謁(拜揖兩次,表示恭敬)。司馬季主視其狀貌,如類有知者,即禮之,使弟子延(請)之坐。坐定,司馬季主復(重新)理(解說)前語,分別天地之終始,日月星辰之紀,差(區別等次)次(按順序排列)仁義之際,列吉凶之符(符應。即天降符瑞與人事相應),語數千言,莫不順理。宋忠、賈誼瞿(jù據,驚視,引申為驚動)然而悟(醒悟;明白),獵纓(攬冠纓,即整理帽子,使之戴正,表示恭敬對方)正襟危坐。”

【例句】:

唐·令狐德棻等撰《周書·蘇綽傳》:“太祖乃起,整衣危坐。” 宋·蘇軾《前赤壁賦》:“蘇子愀然,正襟危坐。” 宋·邵伯溫《聞見前錄》卷10:“昔貶涪州,過漢江,中流船幾覆,舉舟之人皆號泣,伊川但正襟安坐,心存誠敬,已而船及岸。” 元·脫脫等撰《宋史·李道傳傳》:“道傳少莊重,稍長讀河南程氏書,玩索義理,至忘寢食,雖處暗室,整襟危坐,肅如也。” 魯迅《且介亭雜文·病後雜談》:“但看洋裝書要年富力強,正襟危坐,有嚴肅的態度。” 冰心《山中雜記》:“和人談話未必真拘束,但如同生人,大人、先生等等,正襟危坐的談起來,卻真不能說是樂事。”


並列 正、危,端正;危坐,端坐。整理好衣服,端正地坐著。形容嚴肅、恭敬或拘謹的樣子。語出《史記·日者列傳》:“宋忠、賈誼瞿然而悟,獵纓正襟危坐。”瓊瑤《我是一片雲》:“‘喔!’宛露喉嚨里像哽了一個雞蛋,她只得正襟危坐,目不斜視地看著孟太太。”△褒義。多用於舉止方面的描寫。也作“整襟危坐”、“正襟安坐”。

詞語分解

  • 正的解釋 正 è 不偏斜,與“歪”相對:正午。正中(峮 )。正襟危坐。 合於法則的:正當(刵 )。正派。正楷。正規。正大光明。正言厲色。撥亂反正。 合於道理的:正道。正確。正義。正氣。 恰好:正好。正中(恘 )
  • 危坐的解釋 古人以兩膝著地,聳起上身為“危坐”,即正身而跪,表示嚴肅恭敬。後泛指正身而坐。《管子·弟子職》:“危坐鄉師,顏色無怍。”《文選·東方朔<非有先生論>》:“ 吳王 戄然易容,捐薦去幾,危坐而聽。” 呂延

歷史典故推薦:水菽

源見“菽水承歡”。稱子女以父母歡樂為重的孝養。《後漢書.劉平趙孝等傳序》:“夫患水菽之薄,乾祿以求養者,是以恥祿親也。”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正襟危坐歷史

相關歷史

正襟危坐_正襟危坐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