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偢不倸

歷史字典解釋

猶不理不睬。明 蘇復之《金印記.周氏回家》:“婦婿功名不遂回來,一家不偢不倸。”《儒林外史》第六回:“姑奶奶平日只敬重的王家哥兒兩個,把我們不偢不倸。”亦指一切事情都不注意。《古今小說.蔣興哥重會珍珠衫》:“興哥上路,心中只想著渾家,整日的不偢不倸。”


並列 不理睬。明·蘇復之《金印記·周氏回家》:“女婿功名不遂回來,一家人不偢不倸。”△多用於人的態度方面。也作“不睬不瞅”。

詞語分解

  • 不的解釋 不 ù 副詞。 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謙)。不刊(無須修改,不可磨滅)。不學無術。不速之客。 單用
  • 不倸的解釋 見“ 不採 ”。

歷史典故推薦:一路哭

宋 朱熹《五朝名臣言行錄.參政范文正公》載:宋 范仲淹為相,銳意改革吏治,取諸路監司名冊,將不稱職者姓名一筆勾去。富弼在其側云:“十二丈則是一筆,焉知一家哭矣!”仲淹回答說:“一家哭,何如一路哭耶!”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不偢不倸歷史

相關歷史

不偢不倸_不偢不倸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