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學步

邯鄲學步怎么寫好看

邯鄲學步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比喻摹仿別人不成,反而喪失固有的技能。公龍問牟,我少學古代聖賢之道,成年後又了解仁義的宗旨,自己以為已經無所不通了。可是在聽到莊子高論之後,極覺新奇,不知是自己口才不如他,還是知識不如他。現在我都無法嘴說話了。你看怎么辦?魏牟回答時一方面以井底之蛙與東海老鱉對話極言莊子學說博大精深,不可企及。另一方面,又勸公孫龍不要盲目放棄自己學說,改學莊子。他說,你難道沒有聽說過燕國少年到趙國邯鄲向當地入學習走路的故事嗎?結果不但沒有學會趙國人走路的方式,反而失去了來走路的本,只好爬回本國去了。現在你不離開這兒,也將忘記你原先擅長的那一套本事,失去職業。公孫龍張口結舌,遠避而去。

【出典】:

《莊子·秋水》:“公孫龍問於魏牟曰:‘龍少學先王之道,長而明仁義之行:契約異,離堅白;然不然,可不可;困百家之知,窮眾口之辯;吾自以為至達已。今吾聞莊子之言,茫然異之。不知論之不及與?知之弗若與?今吾無所開吾喙,敢問其方?’公子牟隱機太息,仰天而笑曰:‘……且子獨不聞夫壽陵餘子之學行於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今子不去,將忘子之故,失子之業。’公孫龍口呿而不合,舌舉而不下,乃逸而走。”

【例句】:

東漢·班固《漢書·敘傳》上:“昔有學步於邯鄲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復失其故步,遂匍匐而歸耳。”


偏正 比喻盲目模仿(別人),而把自己原來的長處都忘掉。語本《莊子·秋水》:“且子獨不聞夫壽陵餘子之學行於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宋·姜夔《送項平甫倅池陽》:“論文要得文中天,邯鄲學步終不然。”△貶義。多用於描寫效人出醜。 →東施效顰 顰別開生面。也作“邯鄲匍匐”、“學步邯鄲”。

詞語分解

  • 邯鄲的解釋 河北省地級市。位於河北省南部京廣鐵路線上,人口萬。邯鄲是河北南部鋼鐵、紡織、電子基地。戰國時趙王城遺址在市區西南詳細解釋.古地名。今 河北省 邯鄲市 。 春秋 時, 衛 地,後屬 晉 。公元前年
  • 學步的解釋 學習走路剛會學步的孩子詳細解釋.見“ 學步邯鄲 ”。.小孩學習走步。亦比喻學習做,學習從事。 宋 陸游 《三山杜門作歌》之一:“我生學步逢喪亂,家在中原厭奔竄。” 孫中山 《建國方略·民權初步序》

歷史典故推薦:素見成事

《國語?吳語》:“夫謀,必素見成事焉,而後履之。”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邯鄲學步歷史

相關歷史

邯鄲學步_邯鄲學步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