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巾私第

角巾私第怎么寫好看

角巾私第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角巾:古時隱士常戴的一種有稜角的頭巾。私第:私人的住宅。去官服而居私宅,表示功成隱退。王濬(jùn)事跡見“夢喜三刀”條。武帝司馬炎鹹寧年中,王濬累次進言伐吳,武帝深以為然,鹹寧五年(公元279年),王濬受命伐吳。次年攻克武昌,順江東下,直取吳都建康(今江蘇南京市),接受皓投降,以功封撫軍大將軍。由於他功勞太大,王渾等人非常妒忌,總是給以壓制。王濬每次進見武帝,總是訴說自己的戰功,以及被人屈枉之事,有時不勝憤怒,出口不遜。武帝常常寬恕他。他的外親范通對他說:“你功勞很大,遺憾的是沒能盡善盡美。”王濬迷惑不解。范通解釋說:“你凱旋之日,就應該辭官歸隱,閉口不言平吳之事。如果有人問起,便說是由於聖主之德,群帥之力,我沒有什麼功勞,不要像戰國時的廉頗那樣居功自傲。如果這樣,王渾他又怎能壓制你呢!”

【出典】:

《晉書》卷42《王濬傳》1216頁:“通曰:‘卿旋旆之日,角巾私第,口不言平吳之事。若有問者,輒曰:‘聖主之德,群帥之力,老夫何力之有焉!’如斯,顏老之不伐,龔遂之雅對,將何以過之。藺生所以屈廉頗,王渾能無愧乎!”

【例句】: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46回:“老先生功在社稷,今日角巾私第,口不言功,真古名將風度。”


並列 穿平常衣服而居私宅。形容功名成就而隱退閒居在家。《晉書·王浚傳》:“卿旋旆之日,角巾私第,口不言平吳之事。”△多用於表示人的閒居生活方面。

詞語分解

  • 角巾的解釋 .方巾,有稜角的頭巾。為古代隱士冠飾。《晉書·王導傳》:“則如君言, 元規 若來,吾便角巾還第,復何懼哉!” 元 揭傒斯 《贈淳真子張太古》詩:“飛駟服五龍,角巾搖三花。” 清 戴名世 《一壺先生
  • 私第的解釋 指舊時官員私人所置的住所。《後漢書·賈復傳》:“ 復 為人剛毅方直,多大節。既還私第,闔門養威重。”《宋書·彭城王義康傳》:“鞠恭慄悚,若墮谿壑,有何心顏,而安斯寵,輒解所職,待罪私第。” 宋 蘇軾

歷史典故推薦:鐵面無情

見“鐵面無私”。文樂然《桃花溪》:“我從懂事起就聽說雷公的厲害和~。”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角巾私第歷史

相關歷史

角巾私第_角巾私第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