捶胸頓足

捶胸頓足怎么寫好看

捶胸頓足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捶:用拳敲打。頓足:跺腳。用拳敲打胸膛,用腳跺地。形容人悲傷或悔恨的情狀。《三國演義》五六回:“孔明說罷,觸動玄德衷腸,真箇捶胸頓足,放聲大哭。”《英烈傳》三七回:“太祖捶胸頓足,叫說:‘可惜了!’”亦作“捶胸跌腳”。元.無名氏《延安府》一折:“莫不是打官人連累,莫不是告田宅爭地土,莫不是爭差鬥毆人欺負,則管里捶胸跌腳狠憂慮。”《儒林外史》六回:“〔趙氏〕數了又哭,哭了又數,捶胸跌腳,號做一片。”亦作“捶胸頓腳”。《兒女英雄傳》一九回:“說完了,拍著那棺材捶胸頓腳,放聲大哭。”亦作“捶胸跌足”。《隋唐演義》一八回:“老嫗見公子出來,更添叫喊,捶胸跌足,呼天拍地,要討女兒。”


見“捶胸跌腳”。《三國演義》56回:“孔明說罷,觸動玄德衷腸,真箇捶胸頓足,放聲大哭。”

詞語分解

  • 捶胸的解釋 作態以示抗議如悲哀,憤怒,或自責
  • 頓足的解釋 以腳跺地。多形容情緒激昂或極其悲傷、著急。《韓非子·初見秦》:“聞戰頓足徒裼,犯 * ,蹈鑪炭,斷死於前者,皆是也。” 唐 杜甫 《兵車行》:“牽衣頓足闌道哭,哭聲直上乾雲霄。” 清 蒲松齡 《聊齋

歷史典故推薦:箕子佯狂

參見:佯狂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捶胸頓足歷史

相關歷史

捶胸頓足_捶胸頓足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