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鎮

同心鎮怎么寫好看

同心鎮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1)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藤縣東南部。面積134平方千米。人口2.1萬。鎮人民政府駐古樓坡,人口 1000。因駐地處田垌中心,故名。原屬東風公社。1960年析置同心公社,1963年併入埌南區,1969年復置同心公社。1984年改鄉,1997年設鎮。產稻、薯、木薯、花生、柑橙、八角、玉桂等。有農機廠。公路通縣城。(2)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同心縣西南部、清水河東岸。縣人民政府駐地。面積14平方千米。人口2.9萬。鎮人民政府駐同心,人口2.5萬。以“同心同德”命名。明置操,屬靈武千戶所。清名同心城,曾設巡檢司,屬平遠縣。1936年為豫海縣回民自治政府。1938年為同心縣治。1982年由城關公社析出,置同心鎮。有農機修造、印刷、地毯、皮毛加工、食品、製鞋等廠。為西北地區髮菜主要集散地。寶中鐵路及乾銀、同豫、海同公路經此。古蹟有同心清真大寺、半個城等。

詞語分解

  • 同心的解釋 ∶思想或認識一致同心同德 ∶共一中心或核心同心圓同心度 ∶共同的心愿;心思相同神佛原有同心 ∶志同道合;情投意合昔時同心人,今日兩離分詳細解釋.齊心。《易·繫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唐
  • 鎮的字典解釋 鎮 (鎮) è 壓:鎮尺(用金屬、玉石等製成的尺形文具,用來壓書和紙。亦稱“鎮紙”,“壓尺”)。鎮痛。 以武力維持安定:鎮壓(用強力壓制,不許進行政治活動)。鎮反。鎮服。鎮懾。鎮守。 安定:鎮靜。鎮定

歷史地名推薦:石砫宣撫司

明洪武八年改石砫軍民安撫司置,屬重慶衛。治所即今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縣。《明史·四川土司傳》:“石砫,以石潼關、砫蒲關而名。”嘉靖四十二年改屬夔州衛。天啟元年升為宣慰司。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同心鎮歷史

相關歷史

同心鎮_同心鎮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