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山口鎮

山口鎮

①在今安徽淮南市西。《資治通鑑》:五代周顯德二年(955),“先鋒指揮使白延遇敗唐兵千餘人于山口鎮”。

②即古皖口鎮。今安徽懷寧縣東六十里山口鄉。《元史·余闕傳》:“沔陽陳友諒自上游直搗小孤山,伯顏與戰四日夜不勝,急趨安慶。賊追至山口鎮。”即此。

③北宋置,屬任城縣。在今山東嘉祥縣西二十五里酒店。金皇統中曾置嘉祥縣於此。

④民國置,即今山東泰安市東北山口鎮。清同治《泰安縣誌》卷2《里社》:“山口距城三十里。”

⑤在今湖南汝城縣南四十里。《方輿紀要》卷82桂陽縣“益將鎮”條下:山口鎮“道出廣東,亦曰長樂山口,以老虎峒為汛地”。明置巡司於此。


(1)古鎮名。(1)又作皖口鎮。即今安徽省懷寧縣東北山口鄉。元末陳友諒追胡伯顏至山口鎮,即此。(2)在今山東省嘉祥縣西。金皇統中徙嘉祥縣於此。後廢。(2)今鎮名。(1)在河北省隆堯縣中西部。面積49.5平方千米。人口 3.1 萬。鎮人民政府駐山口,人口4850。因處��山東麓山口處得名。古為兵家要地。1953年設鄉,1958年屬大霍公社,1984年復鄉,1987年改鎮。產小麥、玉米、棉花。有石料、石灰、糧食加工等廠。馮南、山柏、山任公路經此。傳為唐堯之封地,古有堯祠及眾多勝跡。(2)在浙江省青田縣東南部、四都港兩岸。面積72平方千米。人口2萬。鎮人民政府駐山口,人口3600。因地處四都港、方山坑、小平坑三溪匯合口,故名三口、谷口。1958年後改今名。1949年為竹山鄉,1952年析置山口鄉,1958年後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85年改置鎮。1992年油竹鄉併入。多僑屬。盛產油茶、柑橘。葉蠟石礦藏頗豐。“青田石雕”發祥地。有石雕和採石業。青岱、青方公路經此。有乾絲岩風景區。(3)在江西省修水縣南部。面積177平方千米。人口2.1萬。鎮人民政府駐山口新街,人口1200。宋末謝姓遷此建村,後有街市。因處大幽山之口,名山口街;後遷址重建,仍以山口命名。1949年屬火田等鄉。1959年設山口公社,1984年改鄉,1993年改設山口鎮。1995年桃坪鄉併入。產稻、豆、麥、甘薯等,為縣蠶繭、茶葉重點產區。森林資源豐富。有農機、磚瓦、造紙、陶瓷、榨油、制茶等廠。有沙帽石水電站。為縣南最大農貿集市。良復公路經此。(4)在山東省泰安市岱嶽區東北部。面積55.8平方千米。人口5.1萬。鎮人民政府駐山口,人口2.5萬。相傳西漢時建村。此地為新泰、泗水等地往返濟南出入山口,故名。1958年撤區並鄉後建立山口公社。1960年祝陽公社併入。1962年恢復祝陽公社。1984年改為山口辦事處,1985年改為山口鎮。石汶河、卸甲河流經。主產小麥、玉米,盛產花生、甘薯、板栗、蘋果、大白菜、菸葉等。其中泰山板栗為國家重點出口產品。有低壓鍋爐、衡器、造紙、印刷、針織、建材、水泥、釀造、散熱器等廠。燕黃、泰萊公路與城區相連,通往濟南。(5)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合浦縣東南部、英羅港北側,東鄰廣東省。面積123平方千米。人口6.2萬。鎮人民政府駐山口圩,人口6000。1950年設鎮,1959年改公社,1984年復設鎮。產稻、花生、香蕉、荔枝等。有農機、爆竹、水泥、五金、飲料、食品、陶器、服裝等廠。竹編品為名產。兩廣邊境重鎮。集市貿易以海產品、畜禽產品、花生、香蕉為大宗。325國道經此,並有公路通白沙及博白縣。名勝古蹟有大士閣和國家級紅樹林自然保護區。(3)集鎮名。在安徽省懷寧縣東部、八里湖北岸。屬山口鄉。人口 1410。古時為皖河江口,故原名皖口。後因三面環山,一面開口,改名山口。南宋景定年間曾為懷寧縣治。為漁業專業村,產魚苗。獅平公路經此。

山口鎮字典分解

山口的解釋 [mountain gap;mountain pass] 連綿的山嶺中間的較低處唐古拉山口

鎮國語字典 鎮 (鎮) zhèn 壓:鎮尺(用金屬、玉石等製成的尺形文具,用來壓書和紙。亦稱“鎮紙”,“壓尺”)。鎮痛。 以武力維持安定:鎮壓(用強力壓制,不許進行政治活動

也學習下:山東機器局【歷史知識】

官辦軍用企業。清光緒元年(1875)由山東巡撫丁寶楨創設於濟南,徐建寅任總辦。開辦費十八萬六千八百餘兩,分別來自全省藩庫銀、糧道庫銀和臨清關稅銀。常年經費也由省內自籌。所產火藥、銅帽、鉛丸、槍枝等軍火除按期供應本省駐軍外,還向四川調撥一部分。中日甲午戰爭後,該局加以擴充,添設造炮廠、槍子廠、翻砂廠、熟鐵廠、軋鋼廠和火藥廠等。

山口鎮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