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大溪鎮

大溪鎮

(1)在浙江溫嶺市西北部,西鄰樂清市。面積53.7平方千米。人口5.5萬。鎮人民政府駐大溪,人口5810。以溪得名。明嘉靖《太平縣誌·地輿》:“大溪、小溪,在十六都。大溪自樂清大安山發源,小溪自湖霧山發源,各流五里,將至泥橋,合流達於外河,總名雙溪。”1930年置鎮,1949年為鄉,1958年改公社,1985年復置鎮。產稻、枇杷、茶葉、楊梅、竹木等。五金電器、旅遊用品、工藝編織、製鞋業興旺。自古為溫嶺西部最大集市,溫嶺、黃岩、樂清竹木山貨多聚散於此。甬台溫高速公路、杭溫公路經此,歷稱“台州南大門”。境南方山為雁盪山風景名勝區之組成部分。宋代始築街,為侍郎王居安所築,有雙溪堂、侍郎街。(2)在福建省平和縣西南部,臨大溪。面積139平方千米。人口5萬。鎮人民政府駐科里,人口830。因境內溪流得名。1958年設大溪公社,1984年改鄉,1992年置鎮。為縣主要農業區,產稻、茶葉和菸草,並種植橡膠。產大溪鍋、豆乾著名。名勝有靈通山,是遊覽勝地。牛舊公路經此。(3)在廣東省揭西縣南部。面積36平方千米。人口2.5萬。鎮人民政府駐大溪圩,人口 1210。俗稱榕江支流南河為大溪,因處南河中上游,故名。1958年屬揭陽縣錢坑公社,1965年屬揭西縣。1980年析置大溪公社,1983年改區,1986年建鎮。四周為丘陵山地,沿河谷地為主要耕作區。產稻、花生、黃麻、甘蔗、大豆、甘薯、茶、橄欖、龍眼等。有陶瓷、服裝、抽紗和茶果加工等廠。坪錢公路經此。(4)在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東偏北。面積117平方千米。人口1.4萬。鎮人民政府駐大溪口,人口 2100。因財神溝匯入酉水處,溪口寬闊,故名。1953年置鄉,1958年改大溪公社,1980年因重名改酉水公社。1984年復酉水鄉,2000年建鎮。2001年改設大溪鎮。產稻、玉米、生漆、油桐、茶葉等。有釀酒、糧油加工等廠。酉龍公路經此。名勝有冠軍山。(5)在台灣省桃園縣中部偏東,東北鄰台北縣。面積105.1平方千米。人口約7萬。舊名大姑陷,後因陷字不吉利,改名大姑崁。清同治元年(1862年)月眉墾戶李金興出仕、李騰芳中舉,易名大嵙崁,後改名大溪。清代屬淡水縣,後改屬桃園廳。1945年光復後屬新竹縣,設大溪鎮。1950年改屬桃園縣。東南部有枕頭山、白石山等,西北部大漢溪及其支流河谷地勢低平。原為高山族平埔人聚居地。為附近山貨集散地。產有稻、茶葉、水果等。1號省道和支線鐵路經此。西部員林一帶設有中山學院和中正研究院。名勝古蹟有大溪公園、蓮座山、觀音寺、齋明寺和慈湖等。

大溪鎮字典分解

鎮國語字典 鎮 (鎮) zhèn 壓:鎮尺(用金屬、玉石等製成的尺形文具,用來壓書和紙。亦稱“鎮紙”,“壓尺”)。鎮痛。 以武力維持安定:鎮壓(用強力壓制,不許進行政治活動

不妨一看:大礱坊【歷史地名】

區片名。在安徽省蕪湖市鏡湖區東南部、青弋江北岸。範圍包括礱坊路、康復路、袁澤橋諸路間。20世紀初蕪湖米市興盛時期,青弋江糧船大部分停泊於此,為米行、礱坊碾米業集中地,習稱大礱坊。有火柴、麵粉、釀酒、製藥等廠。通多路公共汽車。

大溪鎮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