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鐘山

石鐘山怎么寫好看

石鐘山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①在今江西湖口縣鄱陽湖入江之口。《寰宇記》卷111引《辯石鐘山記》稱:“《水經》雲,彭蠡之口有石鐘山。酈道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響若洪鐘,因受其稱。”《清一統志·九江府一》 謂湖口縣有二鐘山,“一在縣治南曰上鐘山,一在縣治北曰下鐘山。各距縣一里,皆高五六十丈,周十里許,其勢相向”。曾國藩《求闕齋讀書錄》曰:“上鍾岩與下鍾岩,下皆有洞,深不可窮,形如覆鍾,乃知鐘山以形言,非以聲言。”清鹹豐五年(1855)太平軍大敗曾國藩水師於此。

②在今四川巫溪縣東北十五里。《輿地紀勝》卷181大寧監:石鐘山“山有巨石如鍾,下有三足,煙火之跡宛然。父老謂爾朱仙丹爐雲”。


江西省湖口縣(雙鍾鎮)。雄峙長江之濱,鄱陽湖口。城南北兩端各有一山,倚南臨湖為上石鐘山,靠北瀕江稱下石鐘山,其勢相向,合稱雙鍾。因“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得名(《太平寰宇記》引《水經注》)。均由石灰岩構成。上石鐘山石林聳立,有瑞雲洞、觀音岩等諸勝。下石鐘山海拔70米左右,峭壁懸崖,林木繁茂。雄奇麗的景色,吸引了歷代不少文人墨客,陶淵明謝靈運、顏真卿、白居易、蘇軾、蘇轍、黃山谷、陸游、文天祥、王陽明、羅洪先、翁方綱等慕名而至,並留下了許多詩文和題記。唐李渤的《辨石鐘山記》和宋蘇軾的《石鐘山記》更是千古佳作。山控扼江湖,居高臨下,形勢險要,向有“江湖鎖鑰”之稱。清鹹豐五年(1855年),太平軍與曾國藩湘軍水師會戰於此。大敗湘軍,取得了著名的“湖口大捷”,迫使曾國藩走投無路,欲跳水 * 。唐宋以來山上即有樓台建築,今存古建築皆清鹹豐晚年所建。為旅遊勝地。

詞語分解

  • 石鐘山的解釋 在 江西省 北部 湖口縣 縣城附近。城南有 上鐘山 ,城北有 下鐘山 ,合稱“雙鍾”。下鐘山以陡壁臨 長江 ,最為險要。山皆高五、六百尺,周十里許,其勢相向,下多罅穴,水石相擊,聲如洪鐘,故名。 宋
  • 山的字典解釋 山 ā 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巒。山川。山路。山頭。山明水秀。山雨欲來風滿樓(喻衝突或戰爭爆發之前的緊張氣氛)。 形狀像山的:山牆(人字形房屋兩側的牆壁。亦稱“房山”)。 形容大聲:山響

歷史地名推薦:賽圖拉設治局

年置,屬新疆省。治所在今新疆皮山縣南喀拉喀什河西岸希的拉。年廢。 年由皮山縣賽圖拉縣佐改置,治賽圖拉今新疆皮山縣南。年撤銷,併入皮山縣。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石鐘山歷史

相關歷史

石鐘山_石鐘山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