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中河

中河

①即今江蘇宿遷市至淮陰市間廢黃河北岸一段運河的前身。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由河道總督靳輔主持開鑿。河身在當時黃河北岸縷、遙兩堤之間。起自宿遷市西張莊運口,經駱馬湖口,歷桃源縣(今泗陽縣),至清河縣(今淮陰市西南廢黃河北岸)西仲家莊建石閘與黃河相通為運口。三十八、九年總河于成龍棄中河桃源縣以下半段,以北堤為南堤,另筑北堤,稱新中河。後又因新中河三義壩(今泗陽縣東南)以北河身淺狹,改用舊中河,與新中河合為一河。重加修築,運道稱便。

②即今四川宣漢縣東北之中河。《清史稿·地理志》 東鄉縣:“前、中、後三江為通川江上流, 自太平入,至城東合流入達縣。”源出城口縣西廟壩鎮,西南流入宣漢縣,於普光場西與後河合流,西南流於縣城東與前河合,始稱州河。


古水名。今江蘇省宿遷市至淮安市間廢黃河北岸一段運河的前身。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由河道總督靳輔主持開鑿。河身在當時黃河北岸縷、遙兩堤之間。起自宿遷市西張莊運口,經駱馬湖口,歷桃源縣(今泗陽縣),至清河縣(今淮安市西北廢黃河北岸)西仲家莊建石閘與黃河相通為運口。又自仲家閘分中河東流經安東縣(今漣水縣),轉東北由潮河入海,名下中河;用以分泄黃水,因兼鹽運之利,故又名鹽河。二十七年正月竣工。自後南來糧船北上,出南運口後,行黃河數里,即入中河,直達張莊運口,避開了黃河一百八十里風濤之險。三十八年和三十九年總河于成龍棄中河桃源縣以下半段,以北堤為南堤,另筑北堤,稱新中河。後又因新中河三義壩(今泗陽縣東南)以北河身淺狹,改用舊中河,與新中河合為一河。重加修浚,運道稱便。

中河字典分解

中河的解釋 (1).河的中央;河中。《詩·鄘風·柏舟》:“汎彼柏舟,在彼中河。” 毛 傳:“中河,河中。”《呂氏春秋·必己》:“中河, 孟賁 瞋目而視船人,髮植、目裂、鬢指

中的解釋 中 zhōng 和四方、上下或兩端距離同等的地位:中心。當中。中原。中華。 在一定範圍內,裡面:暗中。房中。中飽。 性質或等級在兩端之間的:中輟(中途停止進行)

河的解釋 河 hé 水道的通稱:河道。河溝。河谷。河流。河灘。河沿。河鮮(供食用的新鮮河魚、河蝦等)。河港。河灣。河網。河運。內河。 特指中國黃河:河套。河防。 指“銀河

看一看:中川水【歷史地名】

又名沙溝。即今山東長清縣境沙河。《水經·濟水注》:中川水“東南出山茌縣之分水嶺,溪一源兩,分泉流半,解亦謂之分流,交半水,南出太山,入汶。半水出山茌縣,西北流,徑東太原郡南,郡治山茌。西北與賓溪水合,……謂之格馬口。其水又北徑盧縣故城東,而北流入濟,俗謂之為沙溝水”。

中河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