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靈丘縣

靈丘縣

西漢置,屬代郡。治所在今山西靈丘縣東十里固城村。東漢初廢,末年復置。三國魏屬中山國。西晉廢。北魏復置靈丘縣,為靈丘郡治。治所即今靈丘縣。北周為蔚州治。隋大業初屬雁門郡,隋末廢。唐武德六年(623)復置,屬蔚州,寄治陽曲縣(今山西太原市東北十五里陽曲鎮),七年(624)寄治繁畤縣(今繁峙縣西),八年(625)寄治秀容縣北恆州城(今忻州市西北)。貞觀五年(631)還治今靈丘縣。金貞祐二年(1214)升為成州元復為靈丘縣,屬蔚州。清屬大同府。民國初屬山西雁門道。1928年直屬山西省。1949年屬察哈爾省。1952年復屬山西省。


在山西省東北部、太行山西麓,東臨河北省。屬大同市。面積 2730 平方千米。人口22.9萬。轄3鎮、9鄉。縣人民政府駐武靈鎮。《漢書·地理志》註:“應劭曰,武靈王葬此,因氏焉。”《寰宇通志》:“以東南山有趙武靈王墓,故名。”西漢置靈丘縣,屬代郡。東漢廢。故址在今縣東北魏復置靈丘縣(移今治),屬司州;太和年間改屬恆州。北齊置蔚州,北周立大昌縣。隋開皇初廢郡,又廢大昌縣入靈丘縣。隋末廢靈丘縣。唐武德六年(623年)復置靈丘縣,寄治陽曲縣(今太原市北陽曲鎮),次年寄治繁畤縣(今繁峙縣),八年寄治秀容(今忻州市);貞觀五年(631年)徙至今縣城,屬蔚州,天寶至至德年間又歷屬安邊、興唐二郡;乾元元年(758年)復屬蔚州。遼仍屬蔚州。金貞廞二年(1214年)升靈丘縣為蔚州,屬西京路。元復為靈丘縣,屬宣德府蔚州。明屬大同府蔚州。清屬大同府。1914年屬雁門道,1927年直屬山西省。1949年屬察哈爾省雁北專區。1952年屬山西省雁北專區。1958年屬晉北專區。1961年屬雁北專區,1967年改屬雁北地區。1993年屬大同市。地處晉北高原東北邊緣,太行、五台、恆山三縣之間。唐河、冉莊河、獨峪河、三樓河流經境內。屬中溫帶半乾旱氣候。農產以穀子、玉米、馬鈴薯、豆類、油料作物為主。礦產有煤、鐵、花崗石、石棉、螢石、珍珠石、銅、黑砂石、冰洲石等。工業有煤炭、冶金、建材、電力、化工、機械等。京原鐵路、108國道、大淶、靈廣公路經過縣境。名勝古蹟有遼覺山寺塔、平型關戰鬥遺址、楊莊白求恩展覽館等。

靈丘縣字典分解

靈丘的解釋 (1).神仙所居之山。《楚辭·王褒<九懷·蓄英>》:“玄鳥兮辭歸,飛翔兮靈丘。” 王逸 註:“悲鳴神山,奮羽翼也。” 三國 魏 嵇康 《贈兄秀才入軍》詩之十

縣國語字典 縣 (縣) xiàn 中國省級以下的一種行政區劃。 縣 (縣) xuán 古同“懸”。 筆畫數:7; 部首:厶; 筆順編號:2511154

多看看:靈昌津【歷史地名】

一名延津。在今河南衛輝市東古黃河畔。《水經·河水注》:“河水又東北,通謂之延津。石勒之襲劉曜,途出於此。以河冰泮為神靈之助,號是處為靈昌津。” 黃河重要渡口之一。在今河南省延津縣北。本名延津,十六國後趙石勒改名。《魏書·太宗紀》:魏泰常八年(423年)南伐,“濟自靈昌津”,即此。

靈丘縣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