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淮安市

淮安市

(1)舊市名。1987年由淮安縣改置,治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2000年淮陰市(地級)改名淮安市(地級),原縣級淮安市改設楚州區。(2)今市名。簡稱淮。在江蘇省中部偏西北。面積1.09萬平方千米(市轄區3215.6平方千米)。人口519.9萬(市轄區268.1萬)。轄清河、清浦、淮陰、楚州4區和漣水、洪澤、盱眙、金湖4縣。市人民政府駐清河區。秦置淮陰縣,屬東海郡。西漢屬臨淮郡。東漢至西晉屬廣陵郡。南朝宋僑立兗州,南齊名北兗州,置東平郡。梁太清三年(549年)入東魏,改北兗州為淮州,又改東平郡為淮陰郡。隋開皇初改淮州為楚州,大業初省淮陰縣入山陽縣。唐復置淮陰縣。南宋鹹淳九年(1273年)置清河縣。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又並淮陰縣入山陽縣。明永樂十三年(1415年)陳宣重浚宋故沙河,改名清江浦,並建清江閘,清江浦鎮由此興起(今淮安市區)。清河縣曾多次遷治,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河縣遷治清江浦鎮,屬淮安府。1912年廢府留清河縣,1914年改稱淮陰縣。1914—1921年為淮揚道治。1927年直屬江蘇省。1937年江蘇省政府遷此,1939年被日軍侵占。1945年第一次解放淮陰,建清江市,為蘇皖邊區人民政府駐地。1948年第二次解放,成立兩淮市,旋廢,復稱淮陰縣,屬淮陰專區(駐沭陽縣)。1949年屬蘇北行署區。1951年復建清江市。1952年專區移駐於此。1954年清江市改省轄(地級)。1958年清江市和淮陰縣合併稱淮陰市。1964年市、縣分置,仍名清江市。1970年為淮陰地區行政公署駐地。1983年升淮陰市(地級),原淮陰地區所屬淮陰、宿遷、漣水、泗陽、沭陽、淮安、泗洪、洪澤、盱眙、金湖、灌南等縣劃入。1987年宿遷、淮安二縣改市。1996年宿遷市升設地級市,沭陽、泗陽、泗洪三縣劃歸宿遷市;灌南縣劃歸連雲港市。2000年原淮陰市改名淮安市,原縣級淮安市改置楚州區。地處黃淮平原,洪澤湖位於市境西南部。京杭運河、蘇北灌溉總渠、淮沭新河、廢黃河等流經境內。建有三河閘、高良澗進水閘和淮陰、淮安兩大水利樞紐。屬北亞熱帶-南溫帶過渡氣候。農產以稻、小麥、棉花、玉米、甘薯、油菜籽為主,並產菸草、藥材、芝麻、葡萄、花生、大豆等。水產養殖和捕撈業較發達。礦產有石油、天然氣、岩鹽等。工業有紡織、食品、機械、冶金、化工、水產加工、釀酒、建材等。新長鐵路貫穿南北。京滬高速公路、寧徐高速公路、205國道、寧連公路經此。京杭運河等通航運。名勝古蹟有韓信城遺址、韓母墓、清江大閘、清江浦樓、慈雲寺等。紀念地有周恩來童年讀書舊址、蘇皖邊區人民政府舊址。楚州區城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有鎮淮樓、周恩來紀念館。為韓信、吳承恩、周恩來等人故里。

淮安市字典分解

淮安的解釋 [Huai'an] 江蘇省淮陰市屬縣。位於省中部偏北,人口112萬。為蘇北主要水利樞紐。周恩來的故鄉

市國語字典 市 shì 做買賣或做買賣的地方:開市。菜市。市井(街,市場)。市曹。市儈(舊指買賣的中間人、唯利是圖的奸商;現泛指貪圖私利的人)。 買:市義。市恩(買好,討好

不妨一看:淮北【歷史地名】

地區名。淮水北岸地。即今安徽鳳台縣至亳州市東南一帶。《左傳》: 昭公九年(前533),“楚公子棄疾遷許於夷,實城父。取州來、淮北之田以益之”。即此。 地區名。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區。包括阜陽、宿州、淮北三市全部,以及淮南、蚌埠兩市一部分。為省內最大平原區,華東能源基地。

淮安市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