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港

北港怎么寫好看

北港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①在今浙江象山縣東北。《方輿紀要》卷92象山縣:北港“在縣東北十五里,東達大洋,西距奉化之鮚崎山”。

②一名笨港。指今台灣北港溪下游北港鎮一帶。為台灣島上漢族移民最先到達並開發的地區。連橫《台灣通史·開闢紀》載:漳、泉邊民漸來台灣,而“以北港為互市之口”。同書卷29《顏思齊鄭芝龍列傳》載: 明天啟四年(1624),漳州人顏思齊、泉州人芝龍其黨羽“至台灣,入北港,築寨以居”。是顏思齊、鄭芝龍開台時已有北港之名。故明代曾一度稱台灣為北港。《方輿紀要》卷99晉江縣“彭湖嶼”條:“北港蓋在彭湖之東南,亦謂之台灣。”


台灣省地名。始見於明。《大清一統志》作笨港。所指有三義:(1)今台灣島西南北港溪下游北港鎮一帶。本省開拓初期從大陸移來的居民多在此登入,是大陸與台灣交往的主要港灣。明天啟四年(1624年),顏思齊、鄭芝龍等入台灣即據北港。中心地今北港鎮,在康熙年間已形成河港街,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建立媽祖廟,為今日朝天宮之前身。(2)台灣本島。《明史·雞籠傳》:“雞籠山在彭湖嶼東北,故名北港,又名東番。”(3)泛指台灣中、南部地區。《順風相送》:松浦往呂宋,“丙午六更見北港、沙馬頭”。《讀史方輿紀要》:“北港即彭湖之唇齒”,“北港蓋在澎湖之東南,亦謂之台灣”。

詞語分解

  • 北的字典解釋 北 ě 方向,早晨面對太陽,左手的一邊,與“南”相對:北方。北辰(古書指北極星)。北上(古代以北為上,後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與“南下”相對)。北極星(出現在天空北部的一顆亮星,人常靠它辨別方向)。北國
  • 港的字典解釋 港 ǎ 江河的支流:港汊。 可以停泊大船的江海口岸:商港。軍港。港口。港灣。港務。 指“香港”:港府。港幣。港商。 港 ǎ 方言,指山凹或山溝(多用於地名):前頭港。上港。下港。 筆畫數:; 部首

歷史地名推薦:松平寨

亦作松坪寨。在今四川漢源縣東南皇木鎮。《方輿紀要》 卷黎州守御千戶所: 松平寨在“司東南百八十里。安撫土舍馬氏所居也。《九州志》:黎州石樓之地,多長松,不生雜木,即松坪寨矣。自炒米城抵松平寨,連線峨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北港歷史

相關歷史

北港_北港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