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東吳

東吳

歷史字典解釋:

①三國吳的別稱。因地處江東,故世稱東吳。《文選》左思《詠史詩》:“志若無東吳。”淵林註:“東吳,謂氏也。”

②蘇州府的別稱。明周祁《名義考》:“蘇州,東吳也。”也泛指太湖流域全境。


(1)三國吳的別稱。因吳地處江東,故稱。《文選·左思〈詠史詩〉》:“志若無東吳。”劉淵林註:“東吳,謂孫氏也。”(2)舊蘇州府或太湖流域全境的泛稱。明周祁《名義考》:“蘇州,東吳也。”(3)集鎮名。在安徽省當塗縣西北部、寧蕪鐵路東側。黃山鄉人民政府駐地。人口430。因為吳家大村東頭部分,故名。主產稻、小麥、油菜籽,盛產魚、蝦、蟹等水產品。有軋鋼、農機、磚瓦、糧油加工等廠和林場。寧蕪鐵路黃梅山車站在西北。有公路西接寧蕪公路。

詞語分解

  • 東吳的解釋 .指 三國 時 吳國 。因其地處 江 東,故名。《文選·左思<詠史>之一》:“長嘯激清風,志若無 東吳 。” 李善 註:“ 東吳 ,謂 孫 氏也。” 明 梁辰魚 《浣紗記·謀吳》:“休憂慮,料堂堂廟
  • 東的字典解釋 東 (東) ō 方向,太陽出升的一邊,與“西”相對:東方。東經(本初子午線以東的經度或經線)。東山再起(喻失勢之後,重新恢復地位)。付諸東流。 主人(古代主位在東,賓位在西):房東。股東。東道主(泛指
  • 吳的字典解釋 吳 ú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江蘇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後擴展至淮河下游一帶:吳鉤(古代吳地出產的一種 * ,後泛指鋒利的刀劍)。吳越同舟(喻過去的仇人由於當前利害一致而成為朋友)。 中國東漢末年三國之一

歷史地名推薦:資山店

即今湖北棗陽市東南七十里資山店。民國《湖北通志》 卷 《兵事》: 清同治三年 十月,捻軍 “由資山、平林店等處西犯襄陽”。

東吳_東吳介紹_歷史知識
東吳_東吳介紹_歷史知識糾錯

猜你喜歡:


東吳_東吳介紹_歷史知識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if item.fback}}
管理員回覆:{{item.fback}}
{{/if}}
{{/e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