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化縣

仁化縣怎么寫好看

仁化縣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南齊置,屬始興郡治所在今廣東仁化縣北城口鎮。民國呂式斌《今縣釋名》:“尉佗自王南越,築仁化城,後為仁化鄉。”因以為名。後廢。唐垂拱四年(688)復置,屬韶州。治所在今仁化縣北三里走馬坪。北宋開寶五年(972)廢入樂昌。鹹平三年(1000)復置,移治今仁化縣。元屬韶州路。明屬韶州府。民國初屬廣東嶺南道。1920年直屬廣東省


在廣東省北部,鄰接湖南江西兩省。屬韶關市。面積 1702 平方千米。人口17.5萬。轄12鎮。縣人民政府駐仁化鎮。縣名因縣境古為曲江縣仁化鄉而來。仁化一名取義於“為仁德所感化”之意。漢為曲江縣地。南越王趙佗築仁化城,後為仁化鄉。南齊析置仁化縣,治城口,屬始興。梁廢縣,併入曲江縣。唐垂拱四年(688年)復置縣,治今縣北,屬韶州。北宋開寶五年(972年)併入樂昌縣。鹹平三年(1000年)再復縣,治址遷今仁化鎮,仍屬韶州。元屬韶州路。明、清屬韶州府。1914年屬嶺南道。1920年屬廣東省。1949年屬北江臨時行政委員會。1950年屬北江專區,1952年屬粵北行政區,1956年隸韶關專區。1959年撤縣併入韶關市。1961年復置縣,仍屬韶關專區。1970年屬韶關地區,1983年屬韶關市。地處南嶺南麓、大庾嶺西部。地勢北高南低,北部萬時山(又名范子山)海拔1559米,是境內最高峰。中南部以低山丘陵和盆地為主。丹霞山一帶紅色砂、礫岩侵蝕地貌極為典型,成為丹霞地貌命名地。錦江是境內主要河流,由東北向南流,在曲江縣境注入湞江。屬中 * 帶濕潤氣候。農作物以稻為主,兼產花生、蔗、大豆、菸草和茶葉。土紙、香菇、竹筍、毛竹是主要土特產。富森林資源和鉛鋅、煤、石灰石等礦。是省重點林業縣之一。工業有水泥、農機、磚瓦、松香、木器、工藝等廠。小水電發達,為全國實現初級農村電氣化縣106國道、犁馬公路縱橫縣境。凡口有礦山鐵路支線通韶關接京廣線。雙峰寨舊址是1928年革命遺址。丹霞山是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和國家級地質公園。古蹟有唐代雲龍寺塔、澌溪寺塔、華林寺塔,還有城口古秦城、文峰塔等。

詞語分解

  • 仁化的解釋 仁慈的教化。 三國 魏 曹植 《登台賦》:“揚仁化於宇內兮,盡肅恭於上京。”《後漢書·爰延傳》:“後令 史昭 以為鄉嗇夫,仁化大行。”《南史·庾黔婁傳》:“先是縣境多猛獸暴, 黔婁 至,猛獸皆度往
  • 縣的字典解釋 縣 (縣) à 中國省級以下的一種行政區劃。 縣 (縣) á 古同“懸”。 筆畫數:; 部首:厶; 筆順編號:

歷史地名推薦:陽平亭

在今河北臨漳縣西南故鄴城西。《資治通鑑》:東漢建安九年,袁尚將兵救鄴,“尚果循西山來,東至陽平亭,去鄴十七里,臨滏水為營”。 在今河北省臨漳縣西南故鄴縣東。東漢建安九年年,曹操攻鄴。袁尚將兵救之,東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仁化縣歷史

相關歷史

仁化縣_仁化縣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