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水頭鎮

水頭鎮

即今山西夏縣西北水頭鎮。《清一統志·解州》“曹張鎮”條下:“水頭鎮,在縣西三十五里。”


(1)在山西省交口縣中西部。縣人民政府駐地。面積221平方千米。人口2.4萬。鎮人民政府駐地在牛槽溝河與碾子溝河交匯處,人口1.1萬。1949年屬隰縣三區,1953年為交口鄉,1958年屬石口公社,1962年建交口公社,1971年始為交口縣人民政府駐地。1983年改城關公社,1984年改鎮。2001年更名水頭鎮。地處山地丘陵區。產小麥、玉米、穀子、莜麥、胡麻、山藥等,盛產中藥材。有煤礦、煉鐵、化工等廠礦。209國道、石霍公路經此。(2)在山西省夏縣西北端。面積90.3平方千米。人口4.3萬。鎮人民政府駐水頭,人口 7000。因涑水河從村北流過而得名。1949年屬四村,1953年設水頭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鎮。主產小麥、棉花。有石英製品、造紙、紙箱等廠。南同蒲鐵路、大運公路縱貫鎮境。古蹟有小晁村司馬光墓及其祖塋、忠清粹德之碑、餘慶禪院、大張村薛高墓、上牛村堆雲洞等。(3)在浙江省平陽縣西部。面積39.3平方千米。人口5.5萬。鎮人民政府駐水頭,人口2萬。原名徑口,以地處徑川(今名金溪)匯入橫陽江之口得名;後因地近鰲江北源,改今名。1949年置水頭鎮。1950年析置小南、金山鄉,1952年又析置溪心鄉。1958年金山鄉併入,後改公社。1981年復置鎮。1992年溪心、小南、江嶼鄉併入。產稻、小麥、油菜籽。為新興工業城鎮,全國規模最大的皮革加工業基地,皮衣、皮件、機械、絲織、兔毛市場著名。有皮革、皮件、皮衣、機械、印刷、羽毛球、保全器材等廠。商業繁華,為縣西北部物資主要集散地。有公路接青岱公路。(4)在福建省南安市南部。面積115平方千米。人口10.6萬。鎮人民政府駐水頭,人口1290。地處馬江之濱,鎮北有溪水流入,鎮南有海水涌托,淡、鹹水交匯成為洪潮之頭,故名。1958年屬紅專公社,1965年析置水頭公社。1984年改鄉,1985年置鎮。產稻、甘薯、甘蔗、花生、茶葉、柑橘、龍眼、杉、松等。礦產有黑土、高嶺土、石英和鎢。有製糖、金屬、皮塑、鞋帽等廠。建有蟠龍開發區。324國道經此。鄭成功墓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有隋代窯址。明末清初沈佺期於鵠嶺起義,與鄭成功會合後入台,被奉為台灣醫祖。(5)在廣東省佛岡縣中東部。面積151平方千米。人口2.8萬。鎮人民政府駐水頭,人口 1120。因處潖江發源地得名。1961年設水頭公社,1984年改區,1986年建鎮。屬低山丘陵地。主產稻、薯類、花生等,盛產茶葉、冬菇。茶葉著名。有銅、鐵、石墨、金、煤、硫黃等礦。縣屬煤礦、石墨場、碳素廠設此。有冶煉、紡織、飲料、五金、塑膠、木器等廠。潭洞竹椅、水頭棉胎有名。106國道經此。古蹟有東坑寺、清獻崔公祠等。

水頭鎮字典分解

水頭的解釋 [water head] 指水流的來勢水頭很猛

鎮國語字典 鎮 (鎮) zhèn 壓:鎮尺(用金屬、玉石等製成的尺形文具,用來壓書和紙。亦稱“鎮紙”,“壓尺”)。鎮痛。 以武力維持安定:鎮壓(用強力壓制,不許進行政治活動

多學一學:水陽江【歷史地名】

即今安徽南部青弋江支流水陽江。《輿地紀勝》卷19寧國府:水陽鎮“南唐始曰水陽渡”。以經水陽鎮, 因謂之水陽江。 長江南岸支流。亦說為青弋江支流。在安徽省東南部。上源西津河源於績溪縣北部,北流至寧國市附近匯中津河、東津河後,始稱水陽江。流至宣城市宣州區新河莊以北分為東、西兩支,經宣州、蕪湖、當塗等交界地帶,水系十分紊亂,與青弋江、固城湖、丹陽湖、石臼湖溝通。西支流至當塗縣黃池鎮以西與青弋江匯合,一

水頭鎮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