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城鎮

巴城鎮怎么寫好看

巴城鎮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即今江蘇崑山市西北十八里巴城鎮。元名高墟村,置巴城巡於此。後徙縣西真義鎮(今正儀鎮)。清改名為巴城鎮。《方輿紀要》卷24蘇州府崑山縣:巴城鎮“西枕巴城湖及七鴉浦,又西南通傀儡、陽城諸湖,鹽徒往往出沒於此”。


江蘇省崑山市西北部、陽澄湖東岸。面積59平方千米。人口2.3萬。鎮人民政府駐巴城,人口1800。相傳大禹封巴王於此;吳王闔閭在陽澄湖周築城十二,巴城為其一。元置巴城巡檢司,名高墟村。清名巴城鎮。1949年為巴城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為鄉,1986年改置鎮。陽澄湖、巴城湖、鰻鯉湖、傀儡湖等環抱全鎮;河道布。產稻、小麥、油菜籽、生豬、淡水魚等,特產“陽澄湖大閘蟹”、“羅蜜香瓜”。有輕工、紡織、服裝、建材、生物製藥等廠。崑山—巴城等公路經此,通水運。

詞語分解

  • 鎮的字典解釋 鎮 (鎮) è 壓:鎮尺(用金屬、玉石等製成的尺形文具,用來壓書和紙。亦稱“鎮紙”,“壓尺”)。鎮痛。 以武力維持安定:鎮壓(用強力壓制,不許進行政治活動)。鎮反。鎮服。鎮懾。鎮守。 安定:鎮靜。鎮定

歷史地名推薦:比景郡

隋大業三年改盪州置,治所在比景縣今越南平治天省宋河下游高牢下村。轄境相當今越南廣平省、廣治省部分地。後廢。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巴城鎮歷史

相關歷史

巴城鎮_巴城鎮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