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易縣

易縣

①秦置,屬廣陽郡。治所在今河北雄縣西北十五里古賢村。西漢屬涿郡。東漢屬河間國。三國魏改名易城縣,屬河間郡。北魏復為易縣,屬高陽郡。移治今縣西北三十五里。北齊天保七年 (556) 廢入鄚縣

②隋開皇十六年 (596) 置,為易州治。治所即今河北易縣。以易水為名。大業初為上谷郡治。唐為易州治。元初存州廢縣,至元三年 (1266)復置。明洪武初廢入易州。1913年改易州為縣,屬直隸保定道。1928 年直屬河北省。縣東南有燕國故都之一燕下都遺址。縣西永寧山下有清西陵。


(1)古縣名。秦置,治今河北省雄縣西北古賢。屬廣陽郡。三國魏改為易城縣。北魏復名易縣,徙治今雄縣西北三十五里。北齊天保七年(556年)省。(2)今縣名。在河北省中西部。面積 2549 平方千米。屬保定市。人口54.3萬。轄8鎮、19鄉(含1滿族回族鄉)。縣人民政府駐易州鎮。戰國時為燕武陽邑,故址即今縣東南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間的燕下都遺址。秦屬廣陽郡。西漢置故安縣,治今燕下都附近,屬幽州涿郡。北魏更名固安縣,屬范陽郡。北齊天保七年(556年)廢。隋開皇元年(581年)置易州,因易水得名。《元和郡縣志》易州:“以州南十三里易水為名。”開皇十六年(596年)置易縣,縣以州名,同治易州。蒙古初易縣省入易州,至元三年(1266年)復置。明洪武初復省入易州,屬保定府。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升直隸州。1913年降州為縣,屬直隸省保定道。1928年直屬河北省,1938年屬晉察冀邊區,1948年屬察哈爾省。1949年劃歸河北省保定專區。1960年改屬保定市,1961年復屬保定專區(1968年改地區)。1994年劃歸保定市。地處太行山山地丘陵及山前平原區。拒馬河、易水流經縣境。有安格莊、龍門等水庫20餘座。屬南溫帶半濕潤氣候。農產小麥、玉米、甘薯、穀子、棉花。為省烤菸、曬煙基地縣。藥用植物資源豐富。有水泥、陶瓷、化肥、機械等工業。所產“易水硯”著名。京原鐵路經西北境,地方鐵路通高碑店。112國道、京獲公路經此。古蹟有清西陵、燕下都遺址、荊軻塔、紫荊關長城等,清西陵為世界文化遺產。建有狼牙山五勇士紀念塔。

易縣字典分解

易的解釋 易 yì 不費力,與“難”相對:容易。易與(容易對付)。易於。 和悅:平易(a.態度謙遜和藹;b.指語言文字淺顯)。 改變:易手。易地。變易。 交換:交易。貿易

縣的解釋 縣 (縣) xiàn 中國省級以下的一種行政區劃。 縣 (縣) xuán 古同“懸”。 筆畫數:7; 部首:厶; 筆順編號:2511154

順便了解:【歷史官職】

同“錫”。君王對臣子賞錫,賜予。《小臣邑斝銘》: “王易小臣邑貝十朋。”

易縣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