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龍門

龍門

①即禹門口。在今山西河津市西北和陝西韓城市東北。《尚書·禹貢》:“導河積石,至於龍門。”

②即伊闕。在今河南洛陽市南二十五里。以龍門山(今西山)和香山(東山)隔伊河夾峙如門, 因名。唐劉長卿《龍門八詠·闕口》:“獨見魚龍氣,長令煙雨寒。”韋應物《龍門游眺》:“鑿山導伊流,中斷若天辟。”

③在今四川重慶市南塗山前長江水中。《明一統志》卷69重慶府:塗山“在府城東八里岷江南岸。山之址有石中分,名曰龍門,其下水與江通,左右石壁有鯉魚飛躍之狀”。


(1)景點名。(1)即禹門口。在陝西省韓城市與山西省河津市之間,跨黃河東西兩岸。形勢如門闕,故名龍門。相傳夏禹導河至此,鑿以通流,即《尚書·禹貢》所謂“導河積石,至於龍門”。龍門山東西對峙,黃河奔流其間,波濤洶湧,出龍門一瀉千里。前人詠詩有“禹門三級浪,平地一聲雷”。今“禹門春浪”為“韓城八景”之一。為黃河壺口瀑布風景名勝區重要組成部分。(2)又名伊闕、伊闕山、闕口、闕塞、闕塞山。以有龍門山(西山)和香山(東山)隔伊河夾峙如門,故名。在今河南省洛陽市南,為其南面門戶。北魏迄晚唐間,在此建寺鑿窟。有香山寺、奉先寺、賓陽洞、萬佛洞及白居墓等古蹟。(3)在雲南省昆明市西南郊西山羅漢崖的峭壁上。從三清閣穿過鐫有“別有洞天”四字的狹窄石道,沿石階而上,至雲海、石林的石室平台,眼界豁然開朗。繼往南行,危崖壁立,岩間開闢一條傍山開窗隧道抵慈雲洞。室內雕觀音坐像,其門楹、香爐、藻井及各種裝飾,都是在原岩石上雕刻而成。觀音像旁立有清道光年間刻的《重修慈雲洞吳道士功行碑記》,記載了道士吳來清開鑿石室的經過。室外有方形平台及石欄,此處題詠刻石甚多。沿隧道石階上,即至刻有“龍門”二字的石坊,入內,有石室為達天閣。閣內供奉一尊魁星,提斗執筆,足踏鰲魚,形象生動,其他門楹、香爐、台案、供瓶及游龍等都是在崖石上精雕細刻而成,渾然一體。室外有月台,護以石欄,憑欄下視,為百丈之懸崖峭壁,有壁聯稱:“仰笑宛離天尺五,憑臨恰在水中央。”整段工程始鑿於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止於鹹豐三年(1853年)。身臨其境,海天一色,視野廣闊,晨觀日出,煙霞變幻,氣象萬千,可稱滇中第一勝境。(2)區片名。在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西南、雁石溪上源。面積107平方千米。人口2.6萬。因境內龍門硿的龍靈山、溪尾山形勢扼要,形成跨進龍巖城必經之門,故名。1949年設龍門鄉,1956年改鎮,1958年改公社,1984年置鎮。1996年撤銷,改設街道辦事處。產稻、甘薯、花生、菸草、松、杉。有鐵、煤礦。工業有水泥、化肥、造紙、採煤等。福三、廈隘公路交會於此。名勝古蹟有紫金山、明建龍門塔。為郭滴人故里。(3)集鎮名。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大新縣東北部。龍門鄉人民政府駐地。唐為萬承州治,1929年為萬承縣治。人口 1400,壯族。為農貿集市,以糧食、竹筍、生薑、苦丁茶、龍眼、黃皮果等為大宗。公路通縣城和隆安縣

昆明龍門

龍門字典分解

龍門的解釋 [the east city gate of the capital of Chu State in Warring States Period of 475-

龍的解釋 龍 (龍) lóng 傳說中的一種長形、有鱗、有角的神異動物,能走,能飛,能游泳,能興雲作雨:龍舟。龍燈。龍宮。龍駒(駿馬,喻才華出眾的少年)。畫龍點睛。龍蟠虎

門的解釋 門 (門) mén 建築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裝在出入口能開關的裝置:門兒。門口。開門見山。 形狀或作用像門的東西:電門。 途徑,訣竅:門徑。門道兒。 舊時指封建家

多學學:龍威【歷史人物】

或作靈威。傳說中遠古仙人。吳王闔閭游包山,見一人,自言姓山,名隱居。闔閭問其有何異見,乃入洞庭深處取素書一卷出,時人不可識,孔子謂是“龍威丈人山隱居”。

龍門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