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液池

太液池怎么寫好看

太液池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西漢元封元年(前110)於建章宮北開鑿。在今陝西西安市西北,漢長安城內。《史記·封禪書》:建章宮“北治大池,漸台高二十餘丈,命曰太液池,中有蓬萊、方丈、瀛洲、壺梁,象海中神山龜魚之屬”。《漢書·昭帝紀》:“始元元年春二月,鵠下建章宮太液池中。”顏師古註:“太液池者,言其津潤所及廣也。”

②唐於大明宮北興建,在今陝西西安市北偏東。池分東、西兩部分,西部較大,中間以渠道相連。

③指今北京西城區南海、中海、北海。金始稱太液池,元名西華潭,相當今中海、北海。明初拓建南海,亦稱金海。清又稱西海子。《日下舊聞考》卷21:“西苑太液池,源出玉泉山,從德勝門水關流入,匯為巨池,周廣數里。自金盛時,即有西苑太液池之稱。名跡如瓊華島廣寒殿諸勝,曆元迄明,苑池之利相沿弗改。”民國時期,南海曾設總統府、大元帥府。今中南海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辦公地。


(1)又稱蓬萊池。在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北。漢元封元年(前110年)開鑿,在建章宮北。周回十頃,水源引自城北渭水。池中築漸台,高二十餘丈;起蓬萊、方丈、瀛州、壺梁,像海中神仙、龜、魚之屬。(2)在今陝西省西安市北偏東。唐鑿,在大明宮北。有東、西兩池,西部較大,中間有渠相連。水源來自大明宮以北,或引自當時禁苑中的漕渠。(3)即今北京市故宮西華門外北海、中海、南海三海。元時開鑿。一稱西華潭。明又稱金海、三海。清以後稱北海、中海、南海。(4)在北京市西城區北海園中。指北海的水面。水面廣闊,占全園面積一半以上。瓊華島聳立於水面南部,波光塔影。沿岸一帶建有濠濮澗、畫舫齋、靜心齋、五龍亭等,隱現於綠叢水色之間。

詞語分解

  • 太液的解釋 .古池名。 漢 太液池 ,在 陝西省 長安縣 西。 武帝 元封 元年公元前年開鑿,周回十頃。池中築 漸台 ,高二十餘丈;又起三山,以象 瀛洲 、 蓬萊 、 方丈 三神山,刻金石為魚龍奇禽異獸之屬
  • 池的字典解釋 池 í 水塘,多指人工挖的:池子。水池。池魚之殃(喻因牽連而受到的災禍。亦稱“池魚之禍”)。 湖:池鹽(從鹹水湖採取的鹽,成分和海鹽相同)。 像水池的:浴池。花池。樂(?)池。舞池。 護城河:城池。金

歷史地名推薦:晉沁縣

舊縣名。晉豫抗日根據地設。年由山西省晉城縣西部析置。先後治今晉城市西土河、衛山、黃磢、漏道底、李河等地。年晉城全縣解放後撤銷,仍併入晉城縣。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太液池歷史

相關歷史

太液池_太液池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