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繁峙縣

繁峙縣

明洪武二年 (1369) 改堅州置,屬太原府。治所在今山西繁峙縣東南三里南關。八年(1375) 屬代州。成化三年 (1467) 移治東義村 (今繁峙縣西),萬曆十四年 (1586) 又移治石龍崗 (即今繁峙縣)。民國初屬山西雁門道。1928年直屬山西省。


在山西省東北部、太行山西麓,東南臨河北省。屬忻州市。面積2368平方千米。人口24.5萬。轄3鎮、10鄉。縣人民政府駐繁城鎮。“城于山麓,群山環而拱之,故曰繁峙”。春秋晉霍人邑。戰國屬趙,稱霍人。秦置霍人縣,屬太原郡。西漢改為葰人縣,仍屬太原郡;又置鹵城縣,屬代郡。東漢廢葰人縣,鹵城縣改屬雁門郡。東漢末廢鹵城縣。西晉復置葰人縣,永嘉後廢。隋開皇十八年(598年)移繁畤縣(西漢置,故治在今山西渾源縣西南)自今應縣東於大堡戍(今縣東代堡村),屬雁門郡,大業十二年(616年)又移治於武州城。武周聖歷二年(699年)縣治復東遷於滹沱河南岸杏園村東,屬代州。金貞祐三年(1215年)升繁畤縣為堅州,屬河東北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州為縣,並改為繁峙縣,初屬太原府,後屬代州;萬曆十四年(1586年)徙縣治於今址。清因之。1914年屬雁門道,1927年直屬山西省。1945年屬察哈爾省渾源專區。1949年屬山西省忻縣專區。1958年與代縣合併,屬晉北專署。1961年二縣復為原制,屬忻縣專區。1967年屬忻縣地區,1983年屬忻州地區。2000年屬忻州市。地處太行、五台、恆山三山之間。滹沱河、青羊河、雲霧河、羊眼河、雙井河、峨河流經境內。屬南溫帶半乾旱氣候。農產以高粱、玉米、莜麥、穀子、黍子、豆類、稻、油料作物為主。礦產有鐵、硫鐵、金、銀、銅、鉛、鉬、鋅、硫黃、磷、石英、長石、雲母、褐煤、泥炭、石灰石、藍晶石等。工業有採礦、冶金、機械、化工、建材、釀酒、塑膠等。京原鐵路和108國道經過縣境。名勝古蹟有平型關、岩山寺、公主寺、秘魔寺、圭峰寺、吉祥寺、古長城、南洪水王墓等。

繁峙縣字典分解

縣國語字典 縣 (縣) xiàn 中國省級以下的一種行政區劃。 縣 (縣) xuán 古同“懸”。 筆畫數:7; 部首:厶; 筆順編號:2511154

多學一學:繁川【歷史地名】

即“樊鄉”。

繁峙縣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