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部護軍

諸部護軍怎么寫好看

諸部護軍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官名。三國始置,其職為管理內附的少數民族。其名號見於《通典·職官十八》“魏官品”條,有安夷護軍、撫夷護軍與諸護軍。十六國時代西北諸國及北魏前期盛設護軍,以統治既非本族又非漢人的地區。如《八瓊室金石補正》卷十《能邈修鄧太尉祠碑》記苻秦時代的馮翊護軍,“統和(戎)、寧戎、城、洛川、定陽五部,屠各、上郡夫施、黑羌、白羌,高涼西羌盧水白虜、支胡、粟特、水,雜戶七千,夷類十二種。”此類護軍所統的諸部多分布在今陝西中部與肅地區,西及敦煌,東至晉西,自漢末以來少數民族多雜居在上述地區。諸部護軍的地位自魏晉以來與郡守約略相當,其所統一般以戶落為單位,不以土地為單位,其屬官司馬參軍、門下督、功曹主簿、錄事、功曹書佐等員。至北魏太安三年(公元457年)文成帝改諸部護軍各為太守,護軍制度自此廢除。東晉南朝雖亦有護軍之名,然僅加給其內有少數民族雜處的郡太,非為專職,與北朝的制度不同。

詞語分解

  • 諸的解釋 諸 (諸) ū 眾,許多:諸位。諸君。諸侯。 “之於”或“之乎”的合音:投諸渤海之尾。 猶“之”:“能事諸乎?”。 猶“於”:“宋人事資章甫適諸越”。 語助,無實在意義:“日居月諸,照臨下土”。 姓。
  • 護軍的解釋 . 秦 漢 時臨時設定護軍都尉或中尉,以調節各將領間的關係。 魏 晉 以後,設護軍將軍或中護軍,掌軍職的選用,亦與領軍將軍或中領軍同掌中央軍隊。 晉 陸機 《漢高祖功臣頌》:“護軍中尉 隨何 。

歷史官職推薦:總禮儀事

官名。遼代設敵烈麻都司,掌管禮儀,其官有總禮儀事。見《遼史·百官志一·敵烈麻都司》。 官名。遼置,為敵烈麻都司的佐官。見“敵烈麻都司”。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諸部護軍歷史

相關歷史

諸部護軍_諸部護軍介紹_歷史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