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官職>> 十五道

十五道

清朝都察院按省區劃分的十五個監察機構之總稱。即京畿道、河南道、江南道、浙江道、山西道、山東道陝西道、湖廣道、江西道、福建道、四川道、廣東道、廣西道、雲南道、貴州道。初制,僅河南、江南、浙江、山東、山西、陝西六道授給印信,湖廣以下八道均為坐道,不治事,由六道掌道兼理; 河南道列為首道,參治院事; 京畿道主管照刷京師衙署卷宗。乾隆十四年 (1749) 定,各道均給印,並按道確定御史名額和職掌。此後,每道設掌印監察御史滿、漢各一人,監察御史各道不等,屬官有筆帖式、經承等。各道除各自稽核本省刑名 (京畿道兼管直隸、盛京,陝西道兼管甘肅、新疆) 外,分工稽察在京各衙門事務。二十年,升京畿道為首道,參治院事,刷卷事改歸河南道。清末改革官制,分江南道為江蘇、安徽二道,湖廣道為湖北、湖南二道,增遼瀋、甘肅、新疆三道,共為二十道。十五道之名遂廢。


政區名。唐貞觀初分全國為十道,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7年),分關內道置京畿道,分河南道置都畿道,分山南道為山南東、西二道,分江南道為江南東、西和黔中三道,共為十五道,各道置採訪處置使,有固定治所,漸變為州以上的行政區劃。據新舊《唐書·地理志》記載,十五道所轄府州如下: (1)京畿道,治所在京兆府(今陝西西安市),轄京兆、鳳翔二府,華、同、商、邠四州。(2) 關內道,多以京官遙領,轄單于、安北二都護府,隴、涇、原、渭、武、寧、慶、鄜、坊、丹、延、靈、威、雄、警、會、鹽、夏、綏、銀、宥、麟、勝、豐二十四州。(3) 都畿道,治所在東都南府(今河南省洛陽市),轄河南府與汝州。(4) 河南道,治所在汴州(今河南省開封市),轄陝、虢、滑、鄭、潁、許、陳、蔡、汴、宋、亳、徐、泗、濠、宿、鄆、齊、曹、濮、青、淄、登、萊、棣、兗、海、沂、密二十八州。(5) 河東道,治所在蒲州(今山西省永濟縣西),轄河中、太原二府,晉、絳、慈、隰、汾、沁、遼、嵐、憲、石、忻、代、雲、朔、蔚、武、新、潞、渾十九州。(6)河北道,治所在魏州(今河北省大名縣東北),轄安東都護府,孟、懷、魏、博、相、衛、貝、澶、邢、洺、惠、鎮、冀、深、趙、滄、景、德、定、易、幽、涿、瀛、莫、平、媯、檀、薊、營二十九州。(7) 山南東道治所在襄州(今湖北省襄樊市)。轄江陵府,峽、歸、夔、澧、朗、忠、涪、萬、襄、泌、隋、鄧、均、房、復、郢、金。(8) 山南西道,治所在梁州(今陝西省漢中縣),轄興元府,洋、利、鳳、興、成、文、扶、集、壁、巴、蓬、通開、閬、果、渠十六州。(9) 隴右道,治鄯州 (今青海省樂都縣),轄北庭、安西二都護府,秦、河、渭、鄯、蘭、臨、階、洮、岷、廓、迭、宕、涼、沙、瓜、甘、肅、伊、西十九州。(10)淮南道,治所在揚州(今江蘇省揚州市),轄揚、楚、滁、和、壽、廬、舒、光、蘄、安、黃、申十二州。(11) 江南東道,治所在蘇州 (今江蘇省蘇州市),轄潤、昇、常、蘇、湖、杭、睦、越、明、衢、處、婺、溫、台、福、建、泉、汀、漳十九州。(12) 江南西道,治所在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市),轄宣、歙、池、洪、江、鄂、岳、饒、虔、吉、袁、信、撫、潭、衡、永、道、郴、邵十九州。(13) 黔中道,治所在黔州(今四川省彭水縣),轄黔、辰、錦、施、敘、獎、夷、播、思、費、南、溪、溱十三州。(14) 劍南道,治益州(今四川省成都市),轄成都府,保寧都護府,彭、蜀、漢、嘉、眉、邛、簡、資、嶲、雅、黎、茂、翼、維、戎、姚、松、當、悉、靜、柘、恭、保、真、霸、乾、梓、遂、綿、劍、合、龍、普、渝、陵、榮、昌、瀘三十八州。(15) 嶺南道,治所在廣州(今廣東省廣州市),轄安南都護府,廣、韶、循、潮、康、瀧、端、新、封、潘、春、勤、羅、辨、高、恩、雷崖、瓊、振、儋、萬安、邕、澄、賓、橫、潯、巒、欽、貴、龔、象、藤、岩、宜、瀼、籠、田、環、桂、梧、賀、連、柳、富、昭、蒙、嚴、融、思唐、古、容、牢、白、順、繡、鬱林、黨、竇、禺、廉、義、陸、峰、愛、驩、長、福錄、湯、芝、武莪、演、武安七十三州。

十五道字典分解

道國語字典 道 dào 路,方向,途徑:道路。鐵道。志同道合。 指法則、規律:道理。道德。道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學術或宗教的思想體系:道學。傳道。修道。 方法,辦法,

多學學:十里亭鎮【歷史地名】

(1)在河北省沙河市北部。面積65.2平方千米。人口2.2萬。鎮人民政府駐十里亭,人口2950。明初建有涼亭,且距周圍村莊均約十里,故名。1953年設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設鄉,1989年改置鎮。產小麥、玉米、棉花。煤炭資源豐富。有煤礦。邢都公路經此。(2)在廣東省韶關市曲江區北部、皇崗山南部。面積18平方千米。人口1.3萬。鎮人民政府駐十里亭,人口約1000。明崇禎年間在距韶關十里

十五道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