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

外交部怎么寫好看

外交部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名。民國置,管國際交涉、在外僑民、居留外國人、及中外商業等事務。初設總務廳、政務、通商司、交際司、條約司;後改置總務、國際、亞洲、歐美、情報五司。其長官初稱總長、次長;後稱部長、政務次長常務次長


官署名。清末設外務部,南京臨時政府改稱外交部,管理外國交涉及關於外人事務,並在外僑民事,保護在外商業,監督外交官及事。以總長、次長為正副長官,下設參事、秘書長。部內除由秘書長主管的秘書處之外,分設外政、商務、編譯、庶務四司,各司除司長外有僉事主事、錄事各職。部的直轄單位有上海通商交涉使公署,捕獲裁所。北洋政府沿設,職掌同上,設總長、次長、參事。部內除總務廳外,民國元年(1912年)設交際、外政、通商、庶政四司,次年設政務、通商、交際三司,民國十一年(公元1921年)又增條約司,各司設司長一人,僉事多至八人,主事若干人。部的直轄機關有駐外公使館、領事館;各省交涉署;太平洋會議籌備處、太平洋會議善後委員會;督辦魯案善後事宜公署;關稅特別會議籌備處、關稅特別會議委員會;法權討論委員會、調查法權籌備委員會;中俄會議委員會。國民黨政府成立後,外交部初分局,後分科,最後分司辦事。其隸屬關係,初直隸國民政府,行政院成立後,改隸行政院。管理國際交涉及關於在外僑民、居留外人、中外商業之一切事務。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外交部分為總務、國際、亞洲、歐美、情報五司。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復更組織分為總務、亞東、亞西、歐州、美州、條約、情報七司。設部長一人,綜理部務; 政務次長、常務次長各一人,輔助部長處理部務;參事二至四人,撰擬、審核本部的法案、命令;秘書六至八人,分掌部務會議及長官交辦事務;司長七人,分掌各司事務;科長二十至三十五人,科員一百人至一百六十人,承長官之命,辦理各科事務;會計主任、統計主任各一人,分掌會計、統計事務;因事務上之必要時,得聘用顧問及專門人員。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又增設禮賓司。部的直屬機關有駐外各大使館等。

詞語分解

  • 外交部的解釋 外交部,一般是指在一個主權國家裡執行外交政策、主管外交事務的專門性機構。外交部貫徹執行國家總體外交方針和國家外交政策,維護國家最高利益,代表國家處理雙邊和多邊外交事務等。
  • 外交的解釋 一個國家在國際關係方面的活動。如互派使節、進行談判、會談等忘記了外交本身就是一門巧妙的藝術詳細解釋.古代指人臣私見諸侯。《穀梁傳·隱公元年》:“寰內諸侯,非有天子之命,不得出會諸侯;不正其外交,故弗
  • 部的字典解釋 部 ù 全體中的一份:部分(“分”讀輕聲)。外部。腹部。局部。全部。部件。部位(位置)。 機關企業按業務範圍分設的單位:外交部。編輯部。部隊(軍隊)。 具有統屬關係:所部五十人。部下。部將。部屬。部首

歷史官職推薦:州都

魏、晉、南朝州“大中正”的別稱,一說為州都大中正的省稱。亦稱“都士”。北魏為州牧的屬官。負責評定士族內部品第,職似“中正”。當時實行九品中正制度,依品第選任官吏,故其任頗重。北齊為州刺史屬官,視八品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外交部歷史

相關歷史

外交部_外交部介紹_歷史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