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克長安

歷史字典解釋

李淵太原起兵之後,揮師南下,克霍邑(今山西霍縣)、平臨汾(今山西臨汾)、(今山西新絳),圍河東(今山西永濟)不克,乃渡黃河西向,直取關中。渡河之後,李淵派李建成、文靜將數萬人屯永豐倉,潼關以備東方兵;派李世民、劉弘基兵數萬進軍渭北。李淵軍所到之處,從者如流,隊伍迅速擴大。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十月四日,李淵軍二十餘萬,雲集長安城下,隊伍精壯,紀律嚴明。七日,李淵下令攻城。十一月九日,克長安。李淵立代王楊侑為帝,是為恭帝,改元義寧,尊煬帝為太上皇,李淵自為大丞相都督內外軍事,實掌軍政大權。

詞語分解

  • 長安的解釋 長安地名始於秦朝,西漢、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陝西西安一帶詳細解釋.古都城名。 漢高祖 七年公元前年定都於此。此後 東漢 獻帝 初、 西晉 愍帝 、 前趙 、 前秦 、 後秦 、 西魏 、 北周

歷史事件推薦:羽林

漢武帝時選拔隴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等六郡良家子,宿衛建章宮,稱建章營騎。後改稱羽林騎,取其為國羽翼,如林之盛的意思,屬光祿勛,為皇帝護衛。此後歷代禁衛軍常用羽林之名,又武帝將戰死軍士的子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李淵克長安歷史

相關歷史

李淵克長安_李淵克長安介紹_歷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