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事件>> 北洋海軍

北洋海軍

清末海軍之一。1874年(同治十三年)清政府籌辦海防,江蘇巡撫丁日昌建議設北洋、南洋、東洋三支水師。清廷命李鴻章督辦北洋海防事宜,是為北洋大臣負有海防責任、操有軍權之始。從此年起,向英、德訂購戰艦。次年起陸續派遣學生赴英、法學習海軍。1879年(光緒五年)在天津設立海軍營務處,管理海軍事務。次年建立天津水師學堂,培養海軍人才。1881年(光緒七年)起修築旅順、威海衛軍港。聘僱英海軍軍官琅威里任海軍總教習。1885年(光緒十一年)清廷設立海軍衙門,統轄全國海軍,以醇親王奕譞為總理大臣,慶郡王奕劻和李鴻章為會辦大臣。操有實權的李鴻章加緊擴充北洋海軍。1888年(光緒十四年)制定《北洋海軍章程》,編成北洋海軍,共有軍艦二十五艘,官兵四千餘人。擁有大型鐵甲艦“定遠”、“鎮遠”以及“經遠”、“來遠”、“致遠”、“靖遠”等快速艦隻。丁汝昌任北洋水師提督,於旅順、威海建有提督衙門,劉步蟾、林泰曾、鄧世昌等分任各艦管帶。但軍事訓練由英,德兩國教習操縱。經過中日甲午戰爭,北洋海軍全軍復沒。此後雖曾購置一些艦船,仍保留北洋水師名義,設有統領等官,但已不成軍。1909年(宣統元年)清廷成立籌辦海軍事務處,沿海各艦隊改為巡洋艦隊和長江水師,北洋海軍名義遂被取消。

北洋海軍字典分解

成語北洋海軍的解釋 清政府的主要新式海軍。1874年清政府籌劃海防。次年命李鴻章督辦海防,開辦水師學堂,購置外國軍艦,修築旅順和威海衛軍港。1885年設立海軍衙門。1888年制定《北洋海軍章程》,編成北洋海軍。計有大小軍艦二十五艘,官兵四千餘人。中日甲午戰爭中

北洋的解釋 [the Qing Danasty name for the coastal provinces of Liaoning,Hebei and Shandong]

海軍的解釋 [navy] 一個國家海上作戰的全部軍事組織,包括造船廠、修船廠、基地、人員、船隻、辦公機構及軍官

看一看:北京道監察御史【歷史官職】

官名。明永樂元年(1403)改北平道為北京道,員額品秩依舊,十八年罷。詳見“北平道監察御史”條。

北洋海軍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