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知識>> 尺籍

尺籍

漢制,一般簡牘長度為一尺(約合今23厘米)。書寫軍令的簿籍,也用長一尺的木簡,故稱尺籍。《漢書·馮唐傳》:“士卒盡家人子,起田中從軍,安知尺籍伍符?”顏師古注引李奇曰:“尺籍所以書軍令。”又引如淳曰:“漢軍法曰:吏卒斬首,以尺籍書下縣移郡,令人故行,不行奪勞二歲。”

尺籍字典分解

尺籍的解釋 (1).書寫軍令、軍功等的簿籍。《史記·循吏列傳》:“﹝ 子產 為相﹞五年,士無尺籍,喪期不令而治。” 張守節 正義:“言士民無一尺方板之籍書。”參見“ 尺籍伍

尺的解釋 尺 chǐ 中國市制長度單位(亦稱“市尺”。一尺等於十寸。西漢時一尺等於0.231米,今三尺等於一米):尺素(a.一尺長的白絹,借指小畫幅;b.書信)。尺短寸長

籍的解釋 籍 jí 書,書冊:古籍。書籍。經籍。典籍。 登記隸屬關係的簿冊;隸屬關係:籍貫。戶籍。國籍。學籍。 登記:籍沒(m?)。籍吏民。 徵收:籍田。 〔籍籍〕a.形

多學一學:尺一【歷史知識】

漢制,一般簡牘長度為一尺(約合今23厘米),唯書寫詔令之木簡長一尺一寸,故皇帝詔書也稱尺一。《後漢書·陳蕃傳》:“尺一選舉,委尚書三公。”李賢註:“尺一謂板長尺一,以寫詔書也。”亦作為詔書代稱。

尺籍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