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祀

大祀怎么寫好看

大祀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古代最隆重之祭祀。帝王祭祀天地、宗廟、社稷等皆為大祀。《周禮·春官·肆師》:“立大祀用玉帛、牲牷,立次祀用牲幣,立小祀用牲。”玄註:“鄭農云:‘大祀,天地;次祀,日月星辰;小祀,司命以下。’玄謂,大祀又有宗廟,次祀又有社稷、五祀五嶽,小祀又有司中、風師、雨師、山川、百物。”歷代沿其制,所定略有不同。《隋書·禮儀志一》:“昊天上帝、五方上帝、日月、 * 地祇、神州社稷、宗廟等為大祀。”明清時屬吉禮。明初定以祭祀圜丘、方澤、宗廟、社稷、朝日、夕月、先農為大祀。嘉靖中,改先農、朝日、夕月為中祀,每年大祀十三次。皇帝親祀天地、宗廟、社稷時,文官五品以上、武官四品以上及六科都給事中陪祭。清初定為圜丘、方澤、祈谷、太廟、社稷為大祀。乾隆時改常雩為大祀。光緒末改為祭孔子為大祀。

詞語分解

  • 大祀的解釋 帝王最隆重的祭祀。指祭祀天地、宗廟等。《周禮·春官·肆師》:“立大祀用玉帛、牲牷,立次祀用牲幣,立小祀用牲。” 鄭玄 註:“ 鄭司農 曰:‘大祀,天地;次祀,日月星辰;小祀,司命以下。’ 玄 謂,大祀
  • 大的字典解釋 大 à 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 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眾
  • 祀的字典解釋 祀 ì 祭:祭祀。祀天。祀祖。 中國殷代指年:十有三祀。 筆畫數:; 部首:礻; 筆順編號:

歷史知識推薦:都大提舉榷茶司

官署名。北宋元豐六年,改茶馬司置,職掌如故,設都大提舉榷茶公事領之。後改稱茶事司。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大祀歷史

相關歷史

大祀_大祀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