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知識>> 渭橋

渭橋

歷史字典解釋:

漢、唐時長安渭水上的橋樑,有三:(1)中渭橋。秦始皇建。本名橫橋,為通渭水南北離宮而造。漢名渭橋。《漢書·文帝紀》:呂后之亂,大臣迎立代王,“代王乃進至渭橋”,即此;又因與長安城橫門相對,而橋之北首壘石水中,故又名橫門橋、石柱橋。後增建東、西二橋,始有中渭橋之稱。址在秦鹹陽城南、漢長安城北稍西,約在今陝西陽市東北二十里。東漢末毀於董卓之亂。文帝時重建。後復毀。十六國苻生又重建。裕北伐入關中毀之。北魏重建。唐貞觀十年(636)東移約十里,當今西安市正北。《資治通鑑》:至德二載(757),安慶緒黨據長安,唐將王伯 * 中渭橋,殺橋千餘人,即此。唐末廢。(2)東渭橋。在今陝西西安市東北古霸水入渭處。西漢景帝五年(前152)建。北通陽陵路。唐鹹亨三年(672)於此置渭橋倉,關東所運漕糧先聚於此,然後轉運長安。《資治通鑑》:永泰元年(765)吐蕃、回紇逼京城,命李忠臣屯東渭橋,即此。唐後廢。(3)西渭橋。在今陝西鹹陽市南。西漢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建。以東南與漢長安城西門便門相對,故名便橋、便門橋。唐時亦名鹹陽橋。《資治通鑑》:至德二載,郭子儀西京,“與王思禮軍合於西渭橋”,即此。唐末廢。北宋乾德四年(966)重修,後為暴水所毀。淳化三年(992)徙置家灘。景德二年(1005)復徙舊址。時為漲水所壞。明嘉靖中改為浮橋。

詞語分解

  • 渭橋的解釋 . 漢 唐 時代 長安 附近 渭水 上的橋樑。東、中、西共有三座。 中渭橋 。 秦 時始置,本名 橫橋 。 秦 都 鹹陽 , 渭 南有 興樂宮 , 渭 北有 鹹陽宮 ,建此橋以通二宮。 漢 更名 渭
  • 渭的字典解釋 渭 è 〔渭河〕水名,源出中國甘肅省,流入陝西省,會涇水入黃河。 筆畫數:; 部首:氵; 筆順編號:
  • 橋的字典解釋 橋 (橋) á 架在水上或空中便於通行的建築物:橋樑。橋墩。橋涵。橋頭堡。吊橋。棧橋。引橋。立交橋。 形狀如橋樑的:心臟搭橋手術。 古同“喬”,高。 古同“矯”,正,整。 姓。 筆畫數:; 部首:木

歷史知識推薦:熱河廳

清康熙四十二年建避暑山莊於熱河西岸,此後皇帝經常至此避暑。五十二年築城,雍正元年置廳。治今河北承德市。十一年改為承德州,乾隆七年復舊,四十三年改置承德府。

渭橋_渭橋介紹_歷史知識
渭橋_渭橋介紹_歷史知識糾錯

猜你喜歡:


渭橋_渭橋介紹_歷史知識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if item.fback}}
管理員回覆:{{item.fback}}
{{/if}}
{{/e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