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知識>> 檢校

檢校

①查核察看之意。東晉、北朝有檢校御史。②官制用語。初謂代理,即尚未實授某官業已掌其職事之謂。隋及唐初已有此稱。中唐以後,使職、外官多帶中央台省官銜,其加三公、尚書僕射、尚書、丞郎等高級官銜者,稱檢校官,為寄銜之意,僅示官品高下,不掌職事。五代因之。北宋前期置檢校太師、太尉、太傅、太保司徒司空、尚書左僕射、尚書右僕射、吏部尚書、兵部尚書、戶部尚書、刑部尚書、禮部尚書、工部尚書、左散騎常侍、右散騎常侍、太子賓客、國子祭酒、水部外郎十九等,皆為由詔命除授而非正式任命的一種加官,多加授武臣、軍職、吏職、蕃官,文臣則樞密使、宣徽使、節度使、使相及前任宰相始加授,皇子及宗室近親亦得加授。元豐三年(1080)後,武臣承宣使以下所帶檢校官皆廢,唯留檢校三師、三公。政和以後,改三公為三少。遼代設,指詔除而非正命之加官。太祖九年(915)授齊行本為檢校尚書、左僕射。遼之檢校官名目繁多,有太師、太尉、太保、太傅、尚書、司徒、司空等。有時尚在檢校之前加特進等稱。③官名。唐玄宗開元六年(718)改乾元院為麗正修書院,曾置檢校官,掌校理書籍。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於中書省置檢校官四員,正七品,掌審核左右司、六部公事之程期、文牘稽失等事。明中央官署如戶部、刑部、都察院,地方官署如各省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各府皆置,隸照磨所,為辦理文書案卷的低級事務官員。中央諸官署、布政使司所置為正九品,按察使司所置為從九品,各府所置未入流。清初置於順天府,從九品,康熙六年(1667)省。後唯江蘇知府屬吏有之,未入流。

檢校字典分解

檢校的解釋 [check] 審查核對;核實

檢的解釋 檢 (檢) jiǎn 查:檢查。檢測。檢討。檢舉。檢校(ji刼 )。檢修。檢索。檢察。 注意約束(言行):檢點(a.注意約束言行,如“參加宴會時連吃帶拿,太不檢

校的解釋 校 xiào 學堂,專門進行教育的機構:校園。校長。 軍銜的一級,在“將”之下,“尉”之上。 古代軍隊編制單位:校尉(統帶一校的軍官)。 校 jiào 比較:

多看看:檢察署【歷史官職】

官署名。清末設與各級審判廳對峙的獨立的檢察廳,負責檢察糾正同級審判中的問題,監督下級檢察工作。民國初期沿用清制,後改為在最高法院配置檢察署,檢舉犯罪行為,設檢察長一人,檢察官若干人。參看“檢察廳”條。 官署名。國民黨政府於最高法院附設檢察署,主官有檢察長一人,指揮監督並分配該管檢察事務。下設檢察官七至九人。署內設書記室,以書記官長一人主管之。

檢校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